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每个民族因为其地理位置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也就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同时,文化具有本民族化优越感的倾向,任何一个民族都倾向于讲自己的文化置于中心地位,常常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一切,这种文化差异也就造成了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产生了语言障碍。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从文化角度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使学生在加强英语学习的同时,也能提高其语言文化意识。

关键词: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08-02

1 引言

就高职院校来说,它追求的不是与对手的激烈竞争,而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核心发展力的提升。核心发展力源于高职院校的内在需求,其本质是坚守质量本位,彰显发展特色,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

2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而高职英语在高职教育中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高职科目应用性相比,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因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高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2]而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有其独特的学习特点。

2.1英语学习能力上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淡漠。当今高职学生,与录入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录入高职院校的统招生的英语成绩明显低得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很多统招生在参加高考时英语基础差,底子薄,成绩低,导致缺乏兴趣、上进心,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其次,英语学习属于文科专业,相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由于学生学习的懒惰性更是造成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无兴趣性。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中就普遍存在着英语学习兴趣淡漠,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的现象。

2.2英语学习动机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成绩较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属于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群体。大多数学生忽视作为公共必修课的英语课,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课上。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英语等级证书,为今后能够参加专科升本科的考试和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提供条件和硬件基础;单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为了将来能使用英语的学生只占少数。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和将来要承受的就业压力,学生们产生这样的动机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学生们的这种学习动机会阻碍英语学习的进步。

3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必要性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3]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例如“爱人”这个词,如果不清楚他的特定含义,那么在与英美人交际时就可能被他们误解为英语里的“lover”,即“情人”的意思,这就是由于缺乏交际文化知识从而导致的交际失误。胡文仲先生说过:“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抓住外壳而不会领会其精神”。[4]

另外,文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发他们语言学习的求知欲,对英语语言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才能谈如何学习,才能寻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高职英语教材选材丰富,内容涉及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在讲解课文之前,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领略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要求,进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4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途径

首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课件中引入相关背景知识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图文并茂的给学生讲解国外的相关文化背景。另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富含英语文化的报刊杂志、新闻故事、文学作 品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觉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有关风土人情、宗教、价值观等内容。

其次,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多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运用多媒体设备活化教材,给学习播放中西文化对比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影视资料中深刻的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对

比和差异,从而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学习。

另外,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生活,比如说学校图书馆,口语角等日常生活交流的场所。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中西文化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且要注意积累,自己发掘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比如中西方国家对同种颜色的含义或者对同种动物所蕴含的意义有所差别。例如,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旧时还把白虎视为凶神等等;然而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

white wedding新娘穿白礼服的婚礼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交流中多积累和记忆。

5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语言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等方式相互交流而使用的。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

快,对外交流变得越来越广泛,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英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词汇各个方面,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大幅度地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J].2008年7月24日第三版.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3]Edward 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2.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董晓娜,女,1986年2月出生,山东烟台人,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