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面对金融危机后复杂经济金融环境的挑战以及金融脱媒显现和深化的趋势,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应吸取西方银行的经验教训,推动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控制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脱媒 资产负债管理 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8-025-05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后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总结西方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发展及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探讨完善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方向,对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资产负债管理演进及危机中的教训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按一定策略进行资金配置,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的一种全方位管理过程,其实质在于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各账户,包括各种资产、负债以及资本的余额、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组合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以实现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的目标。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资产负债管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方法,目前已成为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心,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从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来看,总体可以分为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三个阶段。

在资产管理阶段,商业银行强调资产管理,主要关注其资产业务,并根据流动性不同对资产业务进行划分,争取通过对资产的优化组合,来协调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这是与当时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相适应的,即资金来源渠道稳定,活期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不存在筹措方面的激烈竞争。

始于1960年代的负债管理的特征是,面对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银行从负债业务看待其流动性,希望通过扩大资金来源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只要能够及时、足额地从其他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融入资金,商业银行就不用担心流动性风险,进而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收益的中长期贷款等流动性较差但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中去。

第三个阶段是资产负债管理阶段。1970年代中期起,由于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商业银行意识到单纯依靠外部融资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并开始尝试从资产和负债两个角度同时解决流动性问题。商业银行借助于各种现代金融技术、工具和方法,分析、研究其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的内在特征,通过对两类业务的结构调整和内部优化,力求使其资产与负债的整体到期期限匹配起来。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已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和具体的管理方法。可以说,发展至今日,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工具和方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表1)。

向西方主流银行学习曾经是中国商业银行走向成熟的一条捷径。但在金融危机中,它们纷纷陷入困境,而我国银行则成功规避了金融危机的侵袭。这大大退却了原本围绕在西方商业银行头上的光环,质疑其管理水平的声音也此起彼伏。然而,与西方主要商业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管理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吸取其在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金融危机中西方商业银行遭遇重创的原因很多,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教训主要有:

(一)资产负债表过度杠杆化。美国金融机构过度追逐利润和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危机前,美国很多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高达40倍以上。但高杠杆、高资本收益率的经营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在金融机构盈利时会成倍放大股本盈利,但亏损时也会成倍地扩大股本亏损比率,资产的较小亏损可能会导致股东权益的巨额亏损,使其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二)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市场。银行资金来源有被动负债和主动负债之分,从客户吸收存款、同业存款及股东权益等被动负债是银行传统的主要资金来源。经由资本市场进行的主动负债可以更好的满足银行特殊的资金要求。二者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危机前,欧美商业银行,特别是非银行业务比重较高的银行,对资产证券化的依赖远远超过传统的存款吸收,无形中增大了其流动性风险。而金融机构又缺少流动性应急计划。于是,在评级被下调后,AIG无法在短期内筹措资金应对大量保证金的要求。这使得单一机构的问题快速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

(三)投资产品高度集中。危机前,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过度集中于次贷产品,单一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面临较高的风险。又由于在投资配置上的同质化,使整个金融体系面临较高的系统性风险,难以应对次贷产品违约带来的冲击。

(四)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这导致对结构性金融创新产品的不当使用和片面认知得以广泛推广,未能做到防微杜渐,金融体系的问题因未得到及时控制而不断扩大和扩散,金融风险不断累积,最终以一种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危机导致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增大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直接冲击虽然并不大,但实体经济的问题终究会对银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在经历了2003年-2007年持续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明显下滑。虽然在一系列刺激政策的作用下,GDP增速已止跌企稳并显示出较为强劲的势头,但未来经济增长的变数仍很多,持续的高增长或难持续,经济周期的变动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明显影响:

1.由于放贷行为的顺周期性,商业银行面临严重的信贷资产安全性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银行宽松的信贷供给往往会造成经济下行时期风险暴露和贷款损失的增加。而经济下行可能刺激银行降低贷款标准,进一步加大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2.增加对资本和贷款损失拨备的要求。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影响,银行必须补充资本以满足增加的信贷需求,这制约着银行业务的拓展。出于“利润平滑”等原因,在经济上升阶段银行可能推迟或减少拨备的提取,并可能导致风险拨备不足以覆盖经济衰退时期的信贷损失。

3.威胁银行的盈利能力。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通常与经济周期保持一致,即在经济高涨期,银行收益通常会增加;而在经济萧条期,银行的收益通常则下跌。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存在较大变数。

此外,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也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着现实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大规模信贷投放使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我国自2008年底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一政策刺激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经历了“井喷式”增长,2009年全年信贷投放高达9.59万亿元,远远超出年初确定的4万亿-5万亿的规模。银行新增信贷规模急剧膨胀虽然强化了银行在融资体系中的地位,但银行资产快速扩张并大量集中于中长期基础设施项目也存在同质化隐患。银行体系存在较大的潜在资产质量系统性风险。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凸显风险隐患。2009年地方政府纷纷大规模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剧增。但部分项目效益不高、偿债责任主体不明确,地方财政风险过大、对平台担保有名无实等现象并不少见,贷款银行面临较大的政府信用风险。此外,很多地方存在一个项目多头借款,违规挪用等情况,而贷款银行往往难以对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的监控,无法防范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的风险。

3.资本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资本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础。2009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面临越来越大挑战,主要是信贷投放激增稀释了银行资本金,银行盈利能力降低使得内源融资能力不足,拨备覆盖率普遍提高挤占资本金,同时审慎监管的加强进一步提高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建立起更加持续、稳定、多远的资本管理机制更显紧迫性。

(二)金融脱媒趋势要求建立更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取得显著进展,金融脱媒趋势日渐明显,商业银行以资产扩张和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较大挑战。而且,金融脱媒是金融业发展的长期趋势,金融危机对金融脱媒所带来的缓和将很快过去,金融脱媒将会得到延续和深化。

资产负债管理以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为基本功能,以对资产、负债以及资产与负债间的协调匹配为手段,因而金融脱媒将对其产生明显影响,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导致业务结构的变化。负债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基本上以存款为主要的负债来源,平均占比都在80%以上,但资本市场发展对存款的分流越来越显著,这要求商业银行多管齐下构建全方位的负债来源体系,以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其中,主动负债应成为主要努力方向。资产方面,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形式,占比大多在50%以上,而融资渠道多元化也会带来贷款业务比重的下滑,这同样要求商业银行形成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结构,贷款、证券化资产等需要齐头并进,与综合化经营相配套的并购,尤其是混业并购将为此提供有利条件。这种变化必然要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做出调整,包括:首先,面对业务结构的变化,需要在定价管理方面进行改革,赋予业务部门更多的灵活性;其次,需要改变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取消分行自求平衡的压力,赋予分行在扩大负债、增加资产方面更大的业务空间,同时,也藉此增强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在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方面的职责,以便利主动负债业务的发展,并通过强化与总行其他部门的配合拓展资产多元化空间。

二是带来风险属性的变化。伴随业务结构的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属性将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盈利模式下,信用风险是主要的业务风险来源,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深化,风险属性会逐渐发生很大变化,信用风险的来源中,小企业占比将会提高,而信用风险整体的重要性则会逐步降低,市场风险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风险来源,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更显重要。同时,还会出现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的情形。风险属性的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实现更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而在目前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下,分行在主要承担信用风险的同时,实际上也承担了部分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能,这显然不利于风险的专业化管理。因此,应该将分行大部分产品的市场风险逐步集中到总行层面实行统一管理,使总、分行的风险管理职能分工更加明确,风险管理更趋专业化。

三是扩大价值创造的空间。金融脱媒的本质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多元化。资本市场将会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金融工具也将更加丰富,金融机构的种类也会更加多元化,金融服务将日趋多样化。这无疑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非传统业务领域,如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各种业务,以及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的机会。业务领域的扩展将大大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价值创造功能的发挥。但要实现这一要求,资产负债管理应该内容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全面。比如,需要提升总行在资金筹集和运用中的地位,同时赋予总行在经营管理中更加有力的经济调节手段,以便可以将经营管理的策略和理念直接定位到需重点扶持的某类业务、某个行业、某类客户上。对应的,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应该成为相关业务的核心,并能够实施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

总之,面对金融危机蔓延和金融脱媒趋势的深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同时管理多业务领域和多个市场的风险,同时必须实现理想的短期收益与优异的长期价值,藉此应对后危机时代的各种挑战,达到控制风险并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亟需转型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演变

表2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演变的过程做了简要概括。根据表中所示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94年前的简单资产负债管理阶段、1994年 -2004年资产负债管理比例阶段和2004年之后的资产负债管理相对成熟阶段。2004年初,银监会先后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运用监管的力量将国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风险评级指标和资本充足率指标从监管的角度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基准目标。

(二)现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特点与不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属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并存的模式,本质上仍未跳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框架。这一模式在推动银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实践的不断推进,其缺陷也日渐显现,表现为:

一是,现行资产负债管理难以有效处理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这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以及保持“三性”最佳组合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被动适应监管要求的意味较为明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约束体现的是宏观管理思维,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手段之一,将适合监管需要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作为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标准,难以适应银行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的需要。

二是,现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本质上属于静态资产负债指标管理。无论是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还是2004年以后银监会实施的新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都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指标体系进行相关业务的规划、日常管理和监管。指标体系的制定中虽然已综合考虑了监管要求、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等因素,但经济环境剧烈变化时,商业银行无法适时调整这些指标进行应对。

三是,现行资产负债管理脱胎于信贷资金管理,管理内容上虽有一定的变化和扩充,但与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仍然主要是存贷款业务管理。反映在资产负债比例指标体系和组织结构上,都主要是围绕存款、贷款、票据业务展开的,对于中间业务、国际业务以及日益丰富的表外业务等虽有涉及,但重视程度仍嫌不够。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为应对金融危机后复杂经济环境的挑战,适应金融脱媒趋势,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有效的战略转型、丰富的产品创新、较快的业务增长,更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以解决业务发展中风险范围扩大,风险类别更加复杂以及不同业务领域风险交织、风险管理难度不断提高的困难,并满足更高的资产收益率和加强市值管理的要求。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更灵活的手段、更丰富的内容以及更主动的策略,可以同时管理多业务领域和多个市场的风险,同时必须实现理想的短期收益与优异的长期价值。具体来说,从管理目标来看,资产负债管理要既达到银行净利息收入的预期水平,也达到银行市场价值的预期水平,更好的实现银行的短期盈利目标与长期市值目标。从管理内容来看,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全面和全过程的管理,要能够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和全过程的管理。

然而,现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适应经济形势变化,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应积极转型,藉此推动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高。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目标与路径

(一)成功资产负债管理的四个关键要素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效率及其管理水平高低,受到以下四个关键要素的影响:一是治理结构。成功的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完善的治理结构,而完善的治理结构应能够清晰地定义银行中各个ALM相关部门的角色与职责。二是政策流程。完整、稳定的政策流程有助于自上而下地传达银行的业务目标及风险偏好。这不仅可以为业务发展提供指导,还可以加强管理层对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体控制。在制定政策及程序时,要特别注意资产负债管理对银行业务战略的反应、支持及加强作用。三是管理工具。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框架必须包括能够支持资产负债管理的各种工具与流程。四是内外审计。独立的内外部审计可以发现并有助于弥补ALM管理中的不足,从而确保整个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二)转型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所谓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是针对传统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而言的,可视为西方主流银行ALM体系的一个缩影。其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二、三、三、二”,既两个基本内涵、三个基本内容、三个管理技术和两个主要管理手段。具体来说,现代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风险限额下的协调式管理和前瞻性的策略选择管理,以计量和管理各类市场风险、实现科学的预期获利以及优化经济资本配置为基本管理内容,依赖以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和情景模拟为代表的管理技术,借助于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与RAROC(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两个主要管理工具,分离业务经营中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引导产品合理定价、准确切分不同业务单位的利润贡献,战略性、前瞻性地引导各条业务线的收缩和扩张,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

(三)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路径

转型路径的选择对最终目标的实现及其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资产负债管理转型宜遵循“渐进性制度变迁”策略,根据管理体系、组织和水平的现状选择实施的路径。

1.资产负债相关性是决定资产负债管理转型路径的依据。如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满足MM定理1的某些要求,比如资产账户对负债账户的依赖较小,那么商业银行在运用资产时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摆脱负债的限制,并拥有更大的风险与收益权衡空间。从中国主要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之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资产账户对负债业务的依赖性仍然很强。这一相关性近年来有一定的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决定了资产负债管理转型必须立足于负债与资产账户的改善。

2.改善负债结构,扩大主动负债比重,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主动性是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主动负债,通过发行CDS、金融债券、回购协议等债务工具,主动从金融市场借入资金,形成具有可自主控制的资金来源,实现负债与资产的主动匹配,是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以及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主动负债的力度,形成具有可自主确定的资金来源,实现负债与资产的主动匹配。在加强主动负债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被动负债的管理能力。根据储蓄倾向、支付偏好等特征对存款人进行细分,藉此加强对被动负债的分类管理,提高对被动资金利用的主动性,从整体上改善资金来源的可控性。

3.着力提高资产的多样性,强化资产配置的能力是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重要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资产结构仍较为单一,投资和交易类资产收益率偏低,非利息收入占比偏低。这集中体现在分支机构的业务抉择和资源配置上,并直接导致了资产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的快速扩张,增加了收益的脆弱性,客观上也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战略转型的实施。就目前来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已出现松动。商业银行应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努力改善资产结构,增强资产配置能力。

4.构建和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实行资金全额集中管理是推动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核心环节。作为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核心环节,商业银行应着力构建和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实施全额资金管理,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构建和实施FTP体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组织模式、定价依据以及定价模式。由于不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管理方式不同,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适合的组织模式、定价模式和依据也会有明显差异,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分支机构的业务规模、资金流量等情况加以合理选择。

当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是一个长期而根本的过程,在推动转型的同时,应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及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保持业绩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DeYoung,Robert and Chiwon Yom “On the independence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evidence from U.S. commercial banks,19902005”,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4 (2008) 275-303.

2. Modigliani,F.; Miller,M. (1958). “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 (3): 261-297.

3.陈小宪,“加速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证券时报,2002.12.31。

4.冯鹏熙,“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

5.傅德印,黄健,2008,“典型相关分析中的统计检验问题”,《统计研究》,第7期。

6.何浩,2009,“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第6期。

7.孟艳,2010,“金融危机冲击下资产负债管理的再审视”,《金融论坛》,第2期。

8.彭建刚,2001,《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1月第1版。

9.徐宝林,2010,“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中型银行的发展思路”,《当代银行家》,第2期。

作者简介:

孙兆斌 交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流动站

陈建斌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