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对小儿哮喘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对小儿哮喘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哮喘;中医;综述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临床以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中国古代医籍对哮喘的记载较多。金元之前,多列入喘门。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喘论》首先命名为“哮喘”,明代万全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哮喘门》中将“哮喘”之名首次引入儿科。

病 因

内因 中医认为,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皮肤腠理不致密,易感受外邪,肺宣发功能失常,肺气不利,津液聚而为痰,成为哮喘之夙根。如明代・薛铠《保婴撮要》说:“喘急之证,多因肺脾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为多。”而遗传因素亦不可忽视。《沈氏尊生书》曰:“哮证大都感于幼时,客犯咸酸,渗透气管,故有咸哮、酸哮,痰哮及幼天哮之证。” 清・叶桂明确提出“幼稚天哮”。强调了哮喘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

外因 与现代医学一样,中医学也认为外因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外因主要责之于感受外邪,以六淫为主,特别是风寒、风热,邪气乘虚而入,入肺经引动伏痰,痰气交阻于气道,气逆痰鸣发为哮喘。寒性哮喘表现为痰多白沫,形寒肢冷,恶寒无汗,而热性哮喘则以声高息涌,咳黄稠痰,身热面赤、尿黄便秘为特点。如今独生子女日渐增多,小儿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从而内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水液不化,聚而生湿,凝聚为痰,留而为饮,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痰粘色白、咳痰不爽、口渴不喜饮、大便不爽等以“湿”为重之征象。其他如接触异物、异味,例如辛辣食物、过咸过甜食物等均可引发或加剧病势。

病 机

肺脾肾三脏亏虚 肺为水之上源,脾胃乃水谷之海,肾主水、主一身津液,若三脏功能失调,则痰浊内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外邪犯肺,肺脏不能通调水道,则津液失于输布反为痰;脾胃失其运化,则聚湿为痰;肾气虚损,失于蒸化,则水湿上泛成痰。而痰为百病之源,百病皆为痰作祟,外邪引动伏痰,阻于气道,相互搏结,发为哮喘。

宿痰伏肺 《证治汇补・哮病》曰:“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使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故目前大多医家多趋向于认为,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其诱因多为外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壅塞气道,通畅不利,肺失宣降为其主要发病机制。

因瘀致喘 《血证论》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朱慧华等[1]认为,哮喘为患,单纯痰浊少见,多数兼有淤血,痰淤互结导致哮喘的反复发作,痰饮与瘀血同由津血所化,两者异形而同源,痰瘀本为一体。宿痰为哮喘发病之夙根,瘀血是哮喘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导致哮喘反复发作。

治疗

中医内治法

分期论治 小儿哮喘一般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时哮喘痰鸣,喘急倚息,以邪实为主,缓解期哮喘已平,出现肺、脾、肾三脏不足,以正虚为主,如反复感冒,则咳嗽无力,神疲懒言、形瘦纳差,面白少华等为表现的肺脾气虚证,以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脚软无力,大便溏泄为特点的脾肾阳虚证,久病不愈,肺肾阴虚,出现喘促乏力,面色潮红,夜间盗汗,消瘦气短,手足心热等。陈莹等[2]通过总结哮喘的常用中医药治法,认为急性期治当宣肺平喘化痰;缓解期以补脾、肺、肾为主,重在肺、脾。李敏等[3]运用祛风定喘汤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现代医学认可的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说明运用养阴祛风、润肺平喘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有效。

脏腑论治 汪受传教授[4] 认为, 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哮喘反复发作, 依据辨肺脾肾不足与辨气阴阳虚损相结合的辨证思路, 肺脾气虚证最多见。因此提出儿童哮喘长期控制的关键是补益肺脾。汪氏临床常以玉屏风散、六君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组方并随症加减。余惠平[5]观察自拟健脾补肺化痰方对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与发病的影响,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肺化痰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30例,并与西药吸入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两组证候积分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易感冒、神疲、食少、大便异常证候明显好转,并减少了小儿哮喘发病次数。

病因病机论治 易俊忠[6]将小儿变异性哮喘分为寒咳型、热咳型、寒热夹杂型。寒咳型治宜温肺止咳, 药用麻黄、干姜、细辛、杏仁、半夏、紫苏子、白僵蚕、甘草; 热咳型治宜清肺止咳, 药用麻黄、石膏、杏仁、葶苈子、青黛、细辛、甘草; 寒热夹杂型治宜温凉并进,药用麻黄、石膏、杏仁、干姜、细辛、蝉蜕、青黛、车前子。结果:总有效率93. 75%。胥丹桂[7]发现,小儿哮喘于盛夏之季也常发病,以温肺化饮之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每获良效,且可避免西药治疗的副作用。朱珊[9]教授针对哮喘反复发作的特点,认为临床除了按照发作期和缓解期辨证论治外,应特别注重平时的扶正治本,结合其发病机制,多采用补肺以护其表,方以玉屏风散加减;健脾以化其痰,方以六君子汤加减;益肾以固其本,方以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治疗小儿哮喘取得满意疗效。

中医外治法

根据中医“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冬病夏治, 夏病冬防”的原则,在每年的夏季三伏和冬季三九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以固本, 能取得远期疗效。穴位贴敷疗法是通过药物、俞穴、经络的综合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特别是以“冬病夏治”为依据的咳喘三伏贴,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化解体内寒气,达到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复发的目的。近年来,针灸治疗哮喘也已在临床发挥了一定的优势, 采用针灸疗法可起到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抗感染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穴位注射法、穴位埋线法、推拿疗法等外治法,具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安全、无痛苦、临床依从性好等优势。

(注:由于版面限制,参考文献已略,如有需求,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