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程是怎么回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丰田汽车的启发
《丰田汽车案例》一书,给我开启了另一扇大门。日本人在汽车规模生产与营销方面并没有优势,但他们将“生产操作流程”无限上纲,竟变成丰田的战略性武器,并在美国本土市场奇迹般地打败了师傅――福特汽车。
类似奇迹能不能在中小企业的营销上发生?现在企业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产品本身上面。他们研发新的功能、找概念和包装上的差异、在广告语上标新立异……他们天真地认为,这些差异是自己所独有的东西,别人无法模仿,最终会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他们将这种努力称之为“创品牌”,并划归专门的部门来负责。
但是,每年一次的交易会(如糖酒会),对经销商来说已经成了一场审美疲劳运动。全民差异化的最后,就是没有差异。创了多年品牌,企业最后还是招不到商,一切又回归“原点”,什么都没有。
企业的老板,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为什么不能像丰田佐吉那样,独辟蹊径,将自己的销售方法无限上纲,变成一种战略性武器呢?
我感觉到,销售流程变革将是一个好的方向。向生产总监学什么
流程变革,营销总监要向生产总监学习。到底学什么?
也许该学习生产的班会制度,大多营销中心没有定期的例会制度!
也许该学习生产的报表制度,很少有营销总监能在半小时内回答财务总监,社会库存有多大、经销商的平均出货量是多少。
也许该学习生产的团队精神。销售员总是单打独斗,讲得好听是一群美国牛仔,讲得不好听是一群野猫。应导入“全面客户”的观点,认清下游伙伴就是我的客户,我要做好服务。要知道,营销中心与财务部、物流部、行政部从来就没有真正合作过。
生产上有质量体系认证(ISO),也许销售也要做一个,请LEAN(精益)专家给销售员上堂课,比如讲销售是“一个流”,如何减少销售的“浪费”……
这些问题当然都是“问题”。但是把这些问题标准、规范与完善后,究竟会影响损益表的哪几行?为了规范而规范,为了标准而标准,这个方向肯定不对!
从营销总监每天苦恼的问题切入
从那些让营销总监每天苦恼的问题切入,也许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1.不容易找到高素质的销售人员(指销售员、销售主管、销售经理等);
2.不容易留住高素质的销售人员;
3.发展区域商所需要的时间太长;
4.留住高质量的经销商所需要的代价太高;
5.竞争对手模仿我们产品、包装、广告创意的能力很强;
6.市场对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总是很急迫;
7.每天都要面对下属“促销”与“降价”的要求
8.营销中心各部门间(尤其是销售部与市场部)的配合非常困难;
9.销售费用增长太快;
10.各销区的日常管理要牵涉很多时间与精力;
11.各部门对营销中心的投诉越来越多。
每一个问题都很棘手!而你还要上新品、换包装、开新市场、换广告片、做培训……每项都需要时间与精力的投资,这些努力不是添乱吗?能有回报吗?
找不到根问题
问题是列出来了,但下一步该做什么,我的脑中还是一片空白。
高特德拉博士(Dr.Goldratt)讲,问题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讲,这些问题都起源于一个“根问题或核心问题”。如果这个“根问题”解决好,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我尝试着寻找这些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的,有几个问题间的逻辑关系非常明显,但有些比较牵强,有些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我没有能力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
“根问题”找不到,看来我又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晚上,强打精神与我的朋友吃晚饭,我非常痛苦!对以前所熟悉的做事方式产生了怀疑,隐隐约约有了一个新方向,却又不知如何到达那里。
产量是由蒸煮机决定的
晚饭的时候,朋友吹了吹他彻底赢得老板信任的“三板斧”。
这是一家著名的民营企业,年销售额超12亿元,年增长维持在20%左右。现有3家生产分厂,20家销售分公司。8个月前,我的朋友被聘为“总裁助理”,任务是在集团导入“可口可乐先进的管理经验”。最近,3个生产厂的产能已近饱和,董事会一致同意尽快开建第四、第五分厂。
“我没有搞过生产,不过,我们以前每天都要去跑市场。因此在这里,我每天都巡视厂房。
操作工一见我下来巡视,就忙开了。我发现他们都在忙着不相干的事。比如抢着搞卫生、抢着整理塑料口袋,实在找不到事做,就整理自己的胸牌、工作服与领带。我注意到包装机器总是停着,每次都一样。
顺藤摸瓜,我问他们:为什么生产线会停下来?原来,包装机停下来的原因是没有瓜子可包;烘干机停下来的原因是没有瓜子可烘。要知道,烘干机是全厂最先进、最贵的设备,从国外引进来的,是2006年技改的标志性成果!
我查了查记录,计算了一下,现在这套设备利用率不足30%。为什么不足30%?这又有两个原因:第一,上游的蒸煮瓜子机器产量太小。第二,蒸煮瓜子要晾干一段时间再加香料,蒸煮机到烘干机之间的操作场地太小。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分厂的产出是由蒸煮机的产出决定的。因此,提高蒸煮机的产量,就能提高全厂的产量。”
“那不一定!”我反驳道,“你不是讲晾干与加料的面积也很重要吗? ‘晾干操作场地面积’与‘蒸煮机’谁最重要、谁最迫切,谁才决定全厂的产量。
我朋友一愣。突然,他莫名其妙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我毛骨悚然。他恭恭敬敬地敬我一杯酒,“老常,你帮了我的大忙了!”我好奇地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讲。
“那就继续你的‘三板斧’吧!”我不再纠缠。
“三板斧”招招见血
“于是我主动对老板讲,让我分管生产吧!我能在一年内将一分厂的产量提高一半,基本上不要你额外投资。老板足足看了我有半分钟,然后就答应了。民营企业的好处就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第一步,我召开会议,让蒸煮机的人告诉我,怎样才能提高每天煮的瓜子量。工人们围绕‘蒸煮机不能停’想了不少主意。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轮班吃中餐,人停机不停。这一步,我每天赚得30分钟,产量提高了8%左右。
第二步,我提出‘蒸煮机一切优先’的口号。开蒸煮机的优先吃饭与洗澡;蒸汽房专为‘蒸煮机’
开一绿色通道,保证‘蒸煮机’一天13小时不停气。‘绿色通道’让我一天可开两个短班。两个短班,每天6小时,我的产量就增加了50%。一次,一个女工在意见箱中提出,让瓜子在蒸煮前先泡上一个小时,这样煮得快,又可将不饱满的2%~3%去掉。这个建议将质检提前一道工序,等于让我提高2%~3%的产量。
第三步,请回老机器。一个老保管员告诉我说,上次技改中,有台蒸煮机要报废。机器虽有年头了,产量小,但小修一下还能用。我就把老机器请回来,专做茶瓜子等特色瓜子。茶瓜子的批量小,但品种特多,大机器不合适,小机器正好。老机器回来了,减少了对大蒸煮机的压力,这下我赚了25%左右。
三个步骤,我小估了一下,产量提高了80%~90%左右,特色瓜子的产量提高了300%。原先,制造部最头痛特色瓜子,现在他们总催技术中心,要求开发新产品(协助研发新产品成功,制造部有研发补助费)――你不知道特色瓜子的利润有多高!现在,老板天天往销售分公司跑,好长时间都没提建分厂的事了。”
瓶颈是个纲。其余都是目
“老常,我越来越觉得的话千真万确。讲,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管生产就要抓住瓶颈,瓶颈是个纲,其余都是目。还说过,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生产管理的阶级斗争就是与瓶颈的斗争,瓶颈斗争一抓就灵。”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干部有一个特点:他们总能从语录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
“你刚才提到了‘晾干操作场地的面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以前都是将‘晾干加料’当成一道工序,我们称为‘加料’。你提到‘晾干操作场地面积’,马上提醒我,要将‘晾干’与‘加料’一分为二。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怎么没有想到?”
“你看,现在瓶颈已转移到‘晾干’工序上,我们只要建一个‘晾干台’不就解决问题了?多谢,多谢!”
我迷迷糊糊的,搞不清什么时候、什么方式,竟然帮了人家大忙。
六个步骤
我的朋友从未搞过生产,为什么他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当然,这肯定与语录没有必然的关系,否则空降兵只要带套《选集》到工厂就行了。这背后肯定隐藏了某些共性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是符合逻辑的。
第一,他有一个目标,他清楚自己做什么。他的目标就是提高一分厂的产量。每一个企业都有各种问题,他不是为解决各种问题来的。作为生产总监,他只关心那些与产量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其他的都不是他的重点。他时刻记着这一点!
有多少优秀的总监,在未进入企业之前,与老板沟通时思路清晰;介入后,却陷于问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脱身,终难有所作为。半年过去,老板对他也失去了耐心。
第二,他的“流程”概念特别强。他就围绕着“提高产量”这个目标,从流程的末端向前推,一环推一环,他找到了最薄弱的一环。他坚信“最薄弱环节的产量决定整个车间的产量”。这听起来有点像木桶的“短板”。
第三,最薄弱的一环(蒸煮机)必须不停工作,将它的潜力发挥到极限。做到这一点,一线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最了解情况。其实,我朋友的所有点子都是下属免费给的。
第四,瓶颈是个纲,其余都是目。生产的一切要围绕“蒸煮机”而转。两班制(加班制度)、绿色蒸汽通道(其他部门配合)、优先吃饭与洗澡(其他部门配合),这些都是为了蒸煮机这个纲。离开了“纲”,“目”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不自觉地将的“路线是个纲,其余都是目”写进日记。我太喜欢这句话了。
第五,想方设法增加瓶颈产能。他将一台旧设备引进来,在特色瓜子生产上取得了突破,并减少了大“蒸煮机”的压力。
第六,挑战自我,再找瓶颈,持续改进。朋友受我启发,将“晾干”与“加料”分开,就是挑战了传统的模式,他开始专攻新“瓶颈”――晾干工序。
“晾干”搞好之后,下一个“瓶颈”又在什么地方?我有点好奇。我在日记中做了标志――追踪瓜子集团的下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