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职业素养教育环境的变化、专业实践暴露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等职业素养培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育高职生职业理想;构筑职业环境,全面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推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等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素养 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蒋小明(1981-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05-02

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教育工作又提出了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技术理论水平及较高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术和良好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要把学生的职业发展作为核心内容,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使之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一、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对于个人来说,能否顺利就业且在岗位上取得一定成就,跟个人的职业素养有很大关系。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人们在开展某项工作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品质,是从事这个职业所具备的条件,主要表现为职业能力和职业兴趣等。就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素质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素质,二是职业素养。基本素质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是社会人都应具备的个性特征,包括社会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重要基础。职业素养是作为“职业人”所具备的、不断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素养,除了有共性,还有个性,共性是所有职业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解决矛盾的能力、合作能力、团队工作能力等;个性素质主要是特殊工作岗位的某些特殊素质要求,如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审美意识等。

1.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在生产、管理等方面有专门技术。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岗位变迁能力。

2.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一批新型劳动者。这种新型劳动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新型劳动者应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要能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只有适应市场、企业需求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高等院校才能发展壮大。如若培养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1.职业素养教育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课内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来学习、锻炼。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生源除一些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有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直接升学的学生。普通高中生源与中职院校生源在职业素养教育模式的偏好上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普通高中生源较喜欢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中职院校生源则较喜欢课外实践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就会面临着不同的接受程度。学校举行课外专业实践活动,班级之间的参与热情存在一定的差别。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际的校外实践时,一些学生参与时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不明确自己参加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因为大家都参加而加入活动。这导致了他们在参加工作岗位后,工作、学习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会对职业素养提高产生影响。新时期,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基本素质,还要有专门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环境的大转变给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专业实践暴露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在传统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理论环节的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教学有很大程度的脱节,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很难落实到实处,影响了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同时也对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产生了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企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思想道德素养缺陷,如不能吃苦耐劳、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认识不到位、不能良好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就会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学生专业实践,进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活动,加大培养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力度,切实把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教育实效性。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育高职生职业理想。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很多时候,院校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局限在新生开学时和毕业生毕业之际,这样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内容。学生突然从原有的、单纯的校园生活加入到社会激烈的工作竞争中,从原来的在实验室不太要求实验质量到对企业产品质量负责的角色转变中,除了要承受心理方面的落差之外,还要承受工作压力。再加上面临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作为心智不是特别成熟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紧张心理,甚至部分学生还会有恐惧心理。因此,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他们的学习动机。

首先,要对新生进行认真的入学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性格以及做事能力等,还要对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而后根据自己的性格进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职业发展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时很快适应角色。如长春工业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分阶段职业素养教育系列讲座,讲座人员认真解答了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帮助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顺利完成大学生活。

其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处在人生中思想比较活跃的阶段,在新生入学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必然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当他们适应了校园生活之后,会对其中的一些事物和问题产生茫然的思想。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教育,这是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高职院校需要给学生灌输就业意识,让学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通过一系列座谈或者心理辅导的形式,帮助学生走出学习中的迷茫和困惑,不断强化职业能力的宣传、教育。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养课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宿舍中,很多学生都会在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来体验职场生活。同学们分别扮演公司“猎头”与应聘者,演绎自己设计的公司面试脚本,台词均用英文。据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介绍,短片将作为大学英语课程口语考核的内容提交给英语老师。从2010年以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种新颖的考核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中启用以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学校在2009年9月成立了专业的素质教育部,要求教师除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之外,还要特别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用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让学生们“爱上课、不逃课、找课上”。

最后,在学生即将毕业时,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就业指导。为避免高职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上文所提及的问题,需要学生在毕业之前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进行自我剖析,认识就业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自我定位。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职业素养训练专业社团,近年来,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以“三个一”(一项大赛、一个社团、一项学生科研立项)为主的学生职业素养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东省内同类兄弟院校的关注。

2.构筑职业环境,全面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第一,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要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要通过企业先进人物的表彰、典型事例的推荐等投入到学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优化高职学生对于企业和社会的认识,鼓励他们学习先进、奋发图强。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适应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如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要举行大学生职业素养拓展活动,建立了职业素养拓展中心,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建设有“高空断桥”“天梯”等10多个高空拓展项目,通过“万里长城永不倒”“团队合作”“时刻准备着”等活动,创立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并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二,加强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课堂教学中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新时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除了要拓展课堂之外的教育空间和资源,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的基础地位。在新形势下,高职思政教育要不断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堂教学素材,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现教育管理向教育服务的转变,重视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除要包含基础的理论教育之外,还要有为人处世、社会品德等方面的内容。思政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运用实践化的教学手段,推进新时期教学活动的开展。

3.推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社会互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鼓励学生去企业中进行专业的实习和锻炼。在新时期,不断利用高职教育开展专业实习的机会与企业开展的教学合作起来,充分围绕新时期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这是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新尝试,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高职院校中,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办学,这个举措对高职院校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外,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使高职院校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地谋求与企业间的合作。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逐步完善的阶段,学校的文化氛围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大影响。校企合作办学为学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带来一股新的文化气息。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选取个别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走产学结合道路,主要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拓展了课外教学空间资源,与诚信经营、有深厚企业文化的企业进行沟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树立的“质量至上”“信誉为本”等思想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企业在发展中注重质量和效益,培养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工作态度上认真负责等,给学生增加了社会认同感,增加了学生工作和生活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不断地加深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树立效率与公平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等。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认清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找出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措施,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2]杨金石.基于职业成熟度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运行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