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跨文化背景下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跨文化背景下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人们通常把语言迁移视为一种跨语言影响,即目的语与习得语之间的语言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从跨文化背景出发,分析汉语母语思维及习惯用法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尤其是母语负迁移导致学生写作中出现各种错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避免和有效地克服母语影响。

关键词: 跨文化背景 母语负迁移 英语写作

1.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母语迁移研究历经行为主义、生成语法等语言流派,始终是二语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后,许多学者提出了与之相关的“迁移理论”。“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Robert Lado在他的著作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s中提出与外语学习有关的语言迁移理论。Robert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者广泛地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学习中去。正如Rod Ellis所说:“没有对母语迁移的叙述,任何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都是不完全的。”母语的迁移效果有正负之分,当母语对第二语的习得有促进作用时便是正迁移,反之称为母语负迁移。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两种语言的差异程度。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者属于截然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差异性相对较大,因此发生母语负迁移的概率相对较高。语言负迁移涉及语音、拼写、语法、词汇、形态、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而在英语学习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因为英语写作不仅反映学生对语言学习和掌握的综合能力,而且全面地反映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认知情况,以及灵活运用能力,其中还投射出文化、习俗、宗教、价值观等多重社会因素。英语写作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同时更是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转化的过程,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及习得者自身的本土文化熏陶和自我价值理念的约束,很多学生都困惑自己无法写出一篇地道的英语文章。本文试从跨文化背景的角度出发,阐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母语负迁移的表象和原因,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2.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表现形式

(1)词汇负迁移

英汉语言词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两种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词义及用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英汉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对等。

例1:Tom was born in an intellectual family.His father and mother are college professors.

例2:When I was ill,my mother always took me to watch the doctor.

这两个实例都是词义的不准确表达。在例1中,“intellectual”一词特指如科学家等具有专业知识的脑力工作者。但在汉语中,我们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统称为“知识分子”。这个句子表达的错误在于不同语言对某一概念的包含范围不一样。例2中,中国人习惯讲“生病了要看医生”。“watch”有看的意思,但其概念特指观看,看医生则使用“see”。虽然英汉文化中有一样的表达概念,由于词汇本身的限制或特定用法使得句子意思相同却用词不当。一个典型的实例,学生一看到“high school(高中)”就认为是“高校”,甚至写作中也有如此的表达,我们把这种错误视为“望文生义”。

(2)语法负迁移

母语对英语的语法负迁移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词序、动词时态、成分省略、句子衔接、语法一致等。我们就高频出错的五种情况加以举例分析。

①句子结构负迁移

英汉属不同的语系,在句子结构安排上有极大的差异。学生往往受母语的影响,用汉语的句子结构表达英语概念,犯句子结构负迁移的错误。如汉语可以省略主语,英语则不能;汉语习惯用一系列动词表达施动者的动作,体现一种时间和动作的连贯性,而英语多采用名词。

例3:In the evening,he took part in the banquets,attend the concerts,watched the football game,at last he went home.例3中学生采用了汉语句子结构习惯,在英语中一般不会采用一系列动词来表达,因此,更为贴切的英语表达是:“In the evening,after the banquets,the concerts and the football game,he went home.”

②省略谓语

在谓语省略方面,英语句子主谓结构严谨,主语不可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中心,二者协调一致。英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搭配形成句子的核心。而汉语句法结构相对灵活,五种基本模式中就含有省略谓语动词的结构,即“名形”结构。例如句子“We should(pay)attention(to)some points.”汉语表达转换成英语句子时,将汉语“注意”直译成“attention”。然而,汉语“注意”并不等同于英语“attrntion”,汉语中的“注意”是动词,如“注意安全”,可以单独充当谓语动词;英语“attention”是名词,无法独立充当谓语,在遣词造句上应搭配相关动词“pay”或“give”与介词“to”共同构成谓语动词短语结构,充当谓语。

③定语从句中的负迁移现象

中国人擅长辩证思维,西方人注重形式逻辑。因此,汉语句子重意合,体现的是以零聚整的开放性结构和“意合”的语言特征。英语句子重形合,注重形式上的接应,以层层套叠的语法结构形态贯穿语篇。具体来讲,汉语表达中很少或几乎不用形式连接手段,且少用虚词。表面看起来汉语只是简单的罗列,但由于民族文化的积淀,读者很容易理解其内在关系。英语语言则通常以各种连接词或关系词将语言连接整合。以定语从句为例,学生在使用定语从句时经常缺失连接词,如句子“That is the stone dropped onto his head.”显而易见句子中缺失了关系代词that/ which,这正是受到母语思维模式影响的体现。

④中式英语的错误表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语表达”,即生搬硬套的将中国语言翻译成英语,例如:“I’ll give you color to see see.”“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e”,以及将流行网络与“你懂得”翻译为“you know”后随意插入句中,如“Later,you know,we enjoyed a delicious lunch.”中式英语的产生并非偶然现象,正是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和影响,生搬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产生这种不合西方语言规则和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急于表达自己的中文思想,因此在习文中存在大量的中式表达。

⑤词义感彩的负迁移

英汉语言中的词汇是带有感彩的,但其褒贬的感彩并不是一一对等的。一些词在汉语中常含有贬义,在英语中却没有贬义或只是一个中性词,反之亦然。在写作中对词义的感彩解读不够,很容易造成错误。

例4:Hitler was an ambitious man./My uncle is a government official and politician.例4中的两个句子就犯了褒贬不分的错误。“ambitious”是褒义词,往往形容人有雄心,有抱负,但作者造句的初衷是想表达希特勒野心勃勃。“politician”并非造句者所认为的“他的舅舅是政治家”,而是指“耍手腕,搞阴谋的政客”,显然是一个贬义词。

(3)文化负迁移

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其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自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文化带有各自的民族色彩和社会色彩,中国学生往往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将中式的习惯表达、中式哲学理念、中式价值观念迁移至英语语言中。例如“Civil servant is a kind of decent jobs,just like a piece of meat.”在汉语表达中我们将“一块肥肉”用来比喻“令人向往并垂涎的事物”,在英语中却没有“一块肥肉”的说法。再如中国谚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英语正确的表达是:“When the cat is away,the mice will play.”此外,汉语历来受儒家思想熏陶,崇尚历史和传统文化,并视名人典籍或语录为权威,因此,在写英语文章时,常常引经论据,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大放异彩。但有些语录在英语中并无踪影,例如,一谈到“教师或教育”这个话题,学生就喜欢提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殊不知在英语中没有此种表达,这正是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因此在写作中要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尤其是了解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尽量用英语思维模式写作,而不是简单的汉译英,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3.结语

母语负迁移是英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对于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应该端正心态,正视其存在,教师在讲解和纠正的同时,帮助学生纠正一些常见的负迁移错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在课程中将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时尚等多种社会元素通过音频、视频等模式生动地展现出来,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并鼓励学生尝试在日常交流中用英语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克服母语负迁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仔细观察,及时纠正,培养习惯,利用学生的写作练习,相互找错纠错,从而避免类似错误发生。

参考文献:

[1]陈伟红.大学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现象的顺应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9).

[2]李凤兰.以实际分析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句子写作的影响与对策[J].大家,2012(14).

[3]寒冰,娄奇.语境与生活世界:语用学发展新探[J].外语学刊,2011(1).

[4]李守坤.母语负迁移对中学英语写作句法的影响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1(9).

[5]杨中华.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9(3).

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编号:YK1206)之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