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宁夏回族民间乐器口弦的传承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宁夏回族民间乐器口弦的传承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回族口弦是回族民间器乐的传播、发展的体现,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艺术交流、碰撞、演化的载体。目前回族口弦跟其它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境地。为了防止“回族口弦”的失传,它的传承保护工作十分急迫。挖掘研究其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对先祖的文化继承,也是民族精神的慰藉。同时将会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无疑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回族口弦;产生;构造;传承;思考

本论文为宁夏师范学院2009~2010年度青年科研项目结题论文

宁夏回族民间乐器口弦又称“口口”“口儿”“口扣”“口琴”“口簧”“口衔子”,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宁夏回族妇女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吹奏小乐器,主要流行于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回原一带的回族女性中间,也是世界上最小的乐器,又是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回族口弦是回族民间器乐的传播、发展的体现,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艺术交流、碰撞、演化的载体,它反映了回族民间艺术文化的特征,具有社会人文价值,尤其是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回族传统民间艺术,在自然与人文条件下所形成的独特的艺术表现更具个性魅力。

一、回族口弦的产生与构造

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口弦的产生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姑娘被毒蛇咬伤,再也不能说话,她为了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便用小刀将梳头的竹篦刻成一支灵巧的口弦,用美妙的音乐倾吐心声。后来,口弦就被回族妇女用来作为爱情的信物。还有一种传说,某年,六盘山区遭遇了大旱灾,草木干枯禽兽灭绝,人们也奄奄一息。这时有一个回族姑娘闯进深山去找泉水,寻找了七天七夜,终于找到一丛翠竹,竹丛下是一眼甘泉,姑娘随即折了一杆竹子回村报信,待赶回林里,已渴得张不开口,便用竹片弹出一曲“口弦语”,指点乡亲们找到了救命的水源。

以前,回族妇女所受礼教的束缚很深,看不见也听不到外边的情况,有心思也不得任意诉说,不许出门,不许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谈情说爱,她们经常被关在家里,心情压抑、烦闷。据民俗专家介绍,在过去“家女不见外男,青丝不见青天”,妇女只好用梳头用的破篦子背做成简单的乐器来消闷解忧,有的姑娘婚事不如意,或者思念情人,有的年轻媳妇受了婆婆的气,一时难以用语言诉说,往往依门靠窗,用这种乐器来自叙心中的苦衷或在亲近的女伴中互相倾诉,取得慰藉,这就是后来的口弦。“三寸竹片片,两头扯线线;一端衔口中,消愁解麻缠(烦恼)”,这是当地民谣对口弦的描述,意思是说,三寸的小小口弦,它能够帮助人们消除生活的烦恼和忧愁。而现在,回族妇女们每当夜晚或空闲时围拢一起,以欢乐的心情,用口弦弹歌谣或斗嘴开心,有时一个领弹,众声附和,有时相互对弹,既像是对歌,喃喃如燕语,叮叮似山泉,悠扬清远,煞是好听。女人弹口弦也不是为了登台表演,她们利用农闲时做针线纳鞋底的间隙,弹一阵子,像是谈心,如在冬夜或夏令的黄昏,围暖或歇凉时,她们往往拨动口弦自然起舞,以抒发喜怒哀乐之情。女人的心里常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伤痛,所以口弦的曲调总是缠绵的、忧伤的。

回族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铁口弦多以黄钢、红铜或白银制成,形似当今妇女们常用的钢发卡,中间安有一根极其细薄的铜片,是发声器,约二寸长,以手拨勾簧,里外颤动,用口腔作共鸣箱并利用口腔的变化,气息的呼出与吸进,来调节声音的变化。铁口弦在其他民族当中也有,但竹口弦却是回族姑娘所独有的。回族姑娘制作的竹口弦,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削的,看起来简单,但做时颇讲究工艺。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大,一头小,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选来,切成长三寸左右,可切若干根,放到油锅里炸一炸,然后才拿出来用刀精心去削。这样做出的口弦,从颜色上看,好像涂了一层清漆,锃亮光滑;从质量上看结实耐用,不宜破裂;从效果上看,音量适中,清脆柔和,弹奏时左手捏住弦夹,将音舌部位轻轻含在嘴里,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音舌一条丝绳,一拽丝绳就里外颤动,利用口腔做共鸣箱,通过口型的变化和呼出吸进气流来控制音色,随着花哨的手指姿势和丝穗的跳动,发出一连串音韵动人的乐声。成年妇女喜欢弹竹口弦,姑娘们一般喜欢铁口弦。口弦的装饰也很讲究,往往系挂色彩缤纷的丝穗和五色珠子。因此,有些年轻妇女将它拴在纽扣或领口中间成为一种独特点缀。

口弦的音调柔美深沉,节奏多变。有的欢乐明快,如“雀舌头”,似枝头鸟雀,欢躁晨晖;有的压抑沉郁,如“檐滴水”,似秋雨连绵,如泣如诉i有的朴实无华如驼铃在运货路上作响……回族口弦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乐器,它的音质给人以亲切感,有流行器乐无可比拟的特色和优势,民族好的东西应该保留下来。

二、回族口弦的传承思考

目前回族口弦跟其它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境地。一些年轻人对口弦不感兴趣,认为演奏时声音微小,没有撼震人心的力量。一些年纪大的回族妇女将其当作娱乐工具,闲来无事时拨弄一番。早年会制作口弦乐器的老人也一个个相继去世,年轻一代又着迷于狂劲的流行音乐,没有几个人学吹口弦,致使传统的口弦表演与制作工艺在民间几近失传。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思潮日益迫切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回族口弦引起了中外社会各界的关注,回族口弦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防止“回族口弦”的失传,它的传承保护工作十分急迫。如果对其不进行保护传承的研究,回族口弦就有逐渐消失的危险。

由于回族口弦体积小、乐声不大,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现在的年轻人不弹口弦了,对其不感兴趣,更不知口弦为何物。10岁左右的孩子主要时间都在学校接受教育,没有机会和会弹口弦的大人一起劳动,失去了学弹口弦的环境,学校音乐课也听不到学不到,他们自然也就远离了口弦。宁夏知名的几位弹口弦的老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这就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跟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口弦也存在着保护和传承的难题。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传承方法:有人建议通过改进口弦本身,使之发出的音调更高些,更明确些,以便适合演奏;也有人认为应该整理出一些曲谱来;还有人认为应该改变演奏技巧,加速合奏等形式……

笔者认为回族口弦的传承首先得要培养传承人,必须从培养娃娃抓起。让回族口弦走进学校,与当地学校联合,建立“回族口弦”特别的传承机制,开设专门的课程,有专题讲座、示范表演。聘请一些老民间艺人当场授课和演奏,传授孩子们口弦的演奏方法等,使回族口弦在少年儿童的心里扎根,对其个别有潜力的娃娃重点培养。

其次,传承回族口弦必须考虑地方性的传承。宁夏回族口弦弹奏艺人都是当地农民,只能在农间的时候弹一弹,很难集中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且由于受众面小,回族口弦的传承如果突破不了家族式传承,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窄。笔者认为可以与当地政府联合,发现挖掘流散于民间的具有弹奏回族口弦特长的年轻人,给他们提供培养受教育的机会和有利条件,让他们担负起传承回族口弦的重任。

结 语

总之,回族口弦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一行列后,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宁夏音乐界人士认为,为了防止“口弦”的失传,宁夏回族自治区群艺馆的工作人员深入六盘山区四处寻找会制作“回族口弦”的民间艺人,并到回族妇女中间征集资料、寻找样品,争取在短时间内,让“口弦”在人们生活中重放异彩。2007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四)19时30分,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世界》播出的春节特别节目一《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第3场《掀起你的盖头来》中,播出了宁夏唯一入选《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的展示节目一《尕妹子弹的是口弦子》。《尕妹子弹的是口弦子》的节目形态是宁夏回族器乐与民歌演唱,表演者之一的赛里麦・索菲娅・安宇歌,被誉为回族民间“口弦皇后”,她同时也是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回族器乐之宁夏回族口弦的传承人之一。回族口弦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仅仅是山野娱乐,而是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的殿堂,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回族口弦己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继承优秀民族遗产的价值凸显。挖掘研究其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对先祖的文化继承,也是民族精神的慰藉,同时将会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无疑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把握机遇,肩负起传承回族口弦的使命,让回族口弦琴丝流得更浓、更久。

参考文献

[1]李树江:《回族民间文学史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2]都苏民、戚晓萍,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宁夏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