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语文 第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语文 第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习语文要培养语感,文章分析语感的生成,功能及局限。

关键词:理性直觉;语感;语感与语言智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98-01

学好语文要大力培养语言思维能力即语言智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你语言的水平。可是,就我们的语言经验看来,我们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似乎我们并没有经过上面的种种思维过程,这是为什么呀?别急,我们先看看人们一般活动规律。

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总是相伴而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起于表层粗糙的感知,随着实践的需要并与实践交互作用发展到合于实践需要的理性思考形态。可至此并没有终结。实践仍在发展进行,在人的活动达到近于自动化程度时,这种认知将凝固到人们的活动中去,这时人们的活动真有点像跟着感觉走一样了。事实上,这时人的思维活动仍然存在,只是发展到了一种另一种形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直觉(简称理性直觉)。

理性直觉是深思熟虑与大量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思维形式。如一些医学专家能据病人的表征准确判断病情,某些老农能依据作物表征准确判断其生长情况,而某些车修工人听听汽车的运行声音就能判断它的性能毛病。有些人觉得这挺神,可事实上都是理性直觉在发挥作用。

我们的语言活动也是如此。起于感觉,成于思维,凝于理性直觉。——这种语言直觉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

它并非语言的感觉,而是支持语言活动的高级思维形态。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言活动中的心理图式,它的下一级即是语感组块。在你有意或无意的积累生活过程中,语言信息与生活原始的刺激信息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并储存在你头脑中。它们处在可变状态(例如被分解重组)之中,随着你阅历见识的发展而它们不断重组生成不同形态的组合体,这时不仅你对生活的认识变广变深了,而且你接受的语言信息也随之发展起来了。这些语言信息与生活信息相结合的东西,就是潜在支持你在语言活动言与物的一体性组块——语感。我想,这或许是人们为什么会得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个人并不认可这种说法)这结论的理由吧。

当然,让肝病专家去诊治脑科疾病,那他势必不会感觉轻车熟路;让北方的老农去看南方的椰子橡胶的生长情况,他也将不明就里。同样,语感也不是万能的,往往在面临新的交流情境和任务时,它就无能为力了。这时,语言中的智力活动就变得非常活跃了,又将进行想象、概括和逻辑思考,直至构建出新的心理图式,语言活动才会顺利进行。鲁迅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中说“教师并不讲解,你去死读,自己记住,分析,比较去……到底弄不懂的也很多……”如果说“死读”是寻求于语感,而语感不能解决问题时就要求助于思维了,——于是“分析,比较去”。这一点不仅在儿童那是如此,就在语感很好的人那也会如此。如贾岛吟诗流传下来的“推敲”的故事即可说明,——我们谁也不会怀疑贾岛的语感水平吧,但在面临“推”与“敲”这种新情况时,也只得骑在毛驴上“推”呀“敲”去了。

在人们生活中,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新的交流情境和任务;也会有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语言活动都在重复进行(当然新与旧可以相互转化)。对前者我们不得不运用自己的语言智力,对后者语感总是为我们打开便利之门。

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语言智力,一是语感,前者是应变动力,后者是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