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游走在“虚实”之间的新类型电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游走在“虚实”之间的新类型电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伪纪录片虽然和纪录片一样都记录着真实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是虚构的,用虚构的故事展示事实和以纪录片手法虚构作品,以尊重纪录片的核心观念“真实”为前提,挑战着人们对于既定事实的认知。这一新的类型片从诞生之日起就游走于“真实”和“虚构”之间,成为了重要的新类型电影,改变了剧情片独霸天下的局面,而这类影片也被称为“真实的谎言”。

【关键词】真实;虚构;代入感;剧情

引 言

在讨论伪纪录片之前我们先来聊一部把低成本的学生片炒作成超级卖座片:《女巫布莱尔》(1999年)导演:丹尼尔.米瑞克,主演:哈兹.多纳休,国别:美国。这部低成本恐怖片,原本第一周只安排二十七家影院放映,想不到上映后反响热烈,戏院数由第二周的三十一家一下子扩充到一千一百家。两千一百四十二家戏院的拷贝让制作该片的电影公司与拷贝冲印公司忙到人仰马翻。影片以新颖的DV纪录手法来拍摄的,给每一个观看的观众以相当真实的感受,让观众相当自然地就把自己带入到这个“女巫布莱尔”的世界中,主人公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观众们的心弦。《女巫布莱尔》的第一人称拍摄手法可谓是相当成功,也为后来的同类型拍摄手法的影片(如《死亡录像》、《最后的恐怖电影》以至《科洛弗档案》这样的大制作)开创了先河。

伊文思说过:当代纪录片的趋势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于是,故事片与纪录片界限的日益模糊,成为当代电影的一大特征。越来越多的导演如中国的贾樟柯的写实风格电影《小武》、《三峡好人》及最新的《二十四城记》,阿巴斯为代表的伊朗电影,迈克・摩尔和埃罗尔・莫里斯都高举着“虚构”的大旗,运用诸如搬演、再现和虚构等若干剧情片创作手法不遗余力地为电影注入新鲜血液,而这种游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片种改变了传统剧情片雄霸天下的局面。

手持摄影机的摇移拍摄营造非专业的摇晃效果、演员夸张又真实的表演、运用纪录片的电影语言,透过剧中人物的视点将影片中“虚构”的既发事实合理的表现出来。观众的“代入感”一旦产生,影片的“真实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使观众体会到影片表达的深层意义和情感,创作者就成功的兑换出丰厚的商业价值。

一、与“真实电影”、“直接电影”的比较

1、“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

“真实电影”―由法国人让.鲁什创建的一个电影流派,这一流派的影片介于剧情电影和纪录电影之间,真实电影允许甚至鼓励导演与被拍摄主体互动,以此使摄影机的出现或的合理性,并使导演成为触媒,最重要的一点是真实电影认为导演有权去推动事件的发生,可挖掘事件中的“特殊时刻”,而不是被动的等待事件时刻的到来。

鲁什在拍完《夏日纪事》几年后接受采访时重申,他确信电影具有“揭示我们所有人的虚构部分的能力,尽管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对我而言这正是一个人的最真实的部分。”摄影机能够刺激人们展现他们自己的虚构面貌,以及他们作为想象、幻想和神话的创造物的能力,这一点被鲁什称为“真实电影”实践的试金石。在鲁什看来,《夏日纪事》绝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因为影片中的人们都被激发表现出了他们的虚构部分;同时,它又绝不仅仅是一部故事片,因为它所展现的虚构部分都是真实的。影片结尾处有一个简短场面,正是对电影通过“谎言”展现真实的实践的一个明确宣言。

“直接电影”是60年代初美国纪录电影制作中一次独具风格的运动,这一运动被后人称为“直接电影”,它“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利用同步声、无画外解说和无操纵剪辑尽可能忠实地呈现不加控制之事件的一种尝试。简言之,直接电影作品企望给予观众一种正当摄影机前的事件展开之时‘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北美,梅索斯兄弟、怀斯曼、艾伦.金和其他电影人支持直接电影理论。他们用观察的方法尽量不去干扰被摄对象,以捕捉生活中自然的、不被压抑的真实片段,他们强调拍摄前无须刻意准备,不特别打光及等待重大事件等做法。

“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之间的区别,关键在于对“记录”与“虚构”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前者认为纪录电影应该是对现实的纯粹纪录,在被动状态中捕捉真实,反对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手法;后者则认为纪录电影不应该纯粹地纪录现实,应该主动地去挖掘真实,不排斥在纪录电影中采用虚构策略。

2.与伪纪录片的比较

“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两者共同的特点是都信奉事件发生的顺其自然,因此都不能事先撰写剧本,所以电影剪辑师从剧本的制约中解脱出来可以创造更多的电影语言,可以运用不同的声轨对位手法及多变印象主义的剪辑连接时空,创建一个更自由、更接近直觉的形式。最终,所有的纪录片都会朝着尽其所能去探寻事物的精髓而不是表面的真实去发展,这也是纪录片最令人兴奋的地方,一部纪录片的真实性最终应该存在于它组织的想象力之中,而不是机械的忠实于生活。

如果说伪纪录片与“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有相似之处,也只是局限于形式上的模仿,比如“真实电影”中对当事人、权威人士的采访是伪纪录片追求的策略,同时许多作品大量的利用过去真实的影像、图片和文字素材,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感”。比如“直接电影”中的纪实镜头、模糊晃动的画面也是伪纪录片钟爱的风格。

以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为例,贾樟柯实地考察成都四二零厂,采访笔记达十万字,片中所有的四二零厂场景都是实景拍摄,部分演员也是真实存在的职工,影片中提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大家庭、子弟学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观众的“代入感”能够快速的建立起来。我们不能否定它的真实性,因为这些事件是真实发生过的,只是贾樟柯用了典型的手法抽象出来放在几个主人公身上,是真实事件的再现。

《总统之死》由英国电视四台出品,导演是布里埃尔.兰格。兰格在芝加哥拍摄了《总统之死》,演员全部起用美国人。影片用纪录片的形式展开,虚构了采访前美国联邦调查局有关人士以及布什被杀后采访英国政府人士的情节,是一次对美国外交政策如何限制民权、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以及美国安全保障系统的清醒观察。导演在布什到达芝加哥的真实影像资料基础上,加上演员对布什不同侧面的诠释,虚构了布什二零零七年到芝加哥演讲的画面。影片用电脑技术将布什的头“嫁接”到演员身上,演出了布什被两颗子弹射中脑袋的一幕。对于这一英国电影人惯用的“伪纪录片”模式,四频道的一个发言人坚持,如果电影人选择表现一个完全虚构的总统,就不会达到电影如今具有的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二、伪纪录片的现状

1.伪纪录片的定义

“伪纪录片”,又称“仿纪录片”英文名称是mockumentary,也就是mock和documentary的结合,它常被归类为一种纪录片或电视节目类型,通常带有喜剧的嬉闹性格,但也有非常严肃的伪纪录片。虽然它和纪录片一样都记录着真实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是虚构的,运用讽刺或仿拟的方式来分析社会上的大事件或问题,挑战着人们对于既定事实的认知,以及对于纪录片里的核心命题“真实”的观念。

在伪纪录片里,常常使用历史资料画面或者人物访谈来讨论过去的事件,要不然就是以真实电影的方式(干涉、介入)去跟拍事件里的当事人。

这种电影中最常用的拍摄手法就是摆拍,所谓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摄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还往往充当导演的角色。很显然,摆拍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更好的用光,构图,更优美的背景,更漂亮的模特,更戏剧性。所以伪纪录片带个“伪”字,因为它只是模仿纪录片的一些特征来制作完成,实际上它是属于故事片的范畴的。

2.伪纪录片的发展

无论用纪录片的方式表现虚构的事件,还是用“虚构”的元素还原“真实”。伪纪录片这几年一直在用票房和口碑两条腿走路。从著名的《女巫布莱尔》、《科洛弗档案》到现在的《鬼影实录》,包括2008年戛纳金棕榈奖的获得者《课室风云》,伪纪录片的低投入换来的不是高回报就是好口碑。

敢用伪纪录片这种形式的大都不是泛泛之辈。1983年伍迪.艾伦拍摄了《西力传》,表面上是人物传记,其实是用他自己的方式把美国社会恶搞了一番。1994年约翰尼.德普主演的《艾德・伍德》是蒂姆.波顿向B级片之王、“史上最烂导演”?艾德.伍德致敬。吴彦祖在2006年自导自演了《四大天王》,通过记录他自组Alive乐团的过程来扬起香港娱乐圈的尘埃。张学友、黄贯中、莫文蔚、谢霆锋等等都以真身接受采访,很猛很暴力。虽然吴彦祖声称很多情节都是虚构,但影片还是让观众有无限遐想;2007年台湾导演钮承泽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则是直接“记录”了钮承泽是如何拍摄一部叫《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电影的过程,伪纪录片中的钮承泽直言,拍这部电影,就是叫它“真真假假...台湾的现状,政客的嘴脸,媒体的荒谬,平常它消费我们,现在我们消费它”。

伪纪录片的过人之处在于以小博大的票房奇迹,和题材与手法怪异。成本小收益大,反差才强烈。听说别人遇到鬼不可怕,可怕的是相信了自己所处的世界真如别人口中的那个样子。伪纪录片所营造的氛围就是要让我们相信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世界,它做了一场圆满却虚假的报告。

就我们所熟知的类型电影来讲,伪纪录片确实是新鲜的血液,它的美学诉求、拍摄方式、剪辑处理、人物视点、电影语言都是我们在其他类型电影里看不到的,伪纪录片将“记录”和“情节”完美的融合到一起,跨越“真实”与“虚构”,将两个极端统一起来。伪纪录片的出现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及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下的必然。

3.伪纪录片的哲学分析

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

当人类进入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后现代时代,社会的生产结构、文化形态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必将引起人类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化,哲学这种转向的特点是反对普遍化、总体化、同一性、等级体系、本质论、基础论和表象论,肯定多元性、多样性、差异、非中心、零散化、机遇、混沌、不确定性、流动和生成。

深受这种的哲学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精英知识分子们认为“真实”是偶然的、零散的、不确定的,甚至可以以游戏的态度对待“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伪纪录片的出现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必然。

这使得伪纪录片此时此刻的“真实”更加的戏剧化、情节化。而戏剧化、情节化的“真实”更加符合观众的胃口,更能满足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消费需求,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创作者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影像所提供的真实未必是真实”的哲学观念,这也是创作者们背离传统观念的文化追求和美学诉求。

伪纪录片亦庄亦谐的态度和风格,游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创作手法,用事实证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厚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