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晓勃信仰在写实中凝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晓勃信仰在写实中凝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晓勃,70后油画家。他的作品唯美粗犷、内敛张扬、色调低沉情绪高涨,矛盾得十分和谐。就像宁静的湖面在阳光下,恍惚中,有了风吹水动的气质。画如其人,王晓勃的人生经历的确需要他在责任、义务、自由、随性中不断平衡。用写实油画呈现自己的艺术理想,也是他使命感的自然选择。

作为职业艺术家,必须与画廊进行合作。一方面看到有些同行在跟优秀画廊合作后,由于创作环境轻松,个人的风格慢慢趋于成熟。另一方面也能看到艺术与商业联系过密,王晓勃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功利化。谨慎研究后,他与合作的画廊达成共识,获得了自由独立的创作空间。

Q:您与画廊合作,所体会的这种自由独立的合作关系,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A:“所谓自由独立,是说不希望画被过分的投机。恨不得什么好卖画家就画什么。如果被这样的画廊,艺术上就失败了。艺术家干好自己的事情,不能功利地跟着市场走。高层次的画廊让艺术家感到舒服和自由,有这个勇气来跟你合作这么多年。我希望简简单单的,进入相对自主纯净的空间,不想牵扯那么多事儿。

同时,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被美术馆、真正好的艺术机构和藏家收藏。作品好肯定会碰到藏家,艺术家和藏家也会因为喜好相近成为朋友,这都是有可能的。好藏家会是知音。我有些藏家跟我说,不管我画什么,只要愿意卖给他,他就要,甚至我画个倒立的大胖子。这是对你人的信任和对你作品画面的信任。不会苛刻的要求你,这会很自在。”

Q:您的绘画中有很浓厚的俄罗斯画派的痕迹,这是一种情结么?

A: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情节。当年在美院接受的教育方式是苏式的,创作过程中会不经意带出这样的特点。其实从写实绘画的发展来看,肯定是欧洲的艺术传统更为纯正和悠长,而且逐渐发现,苏派的方法运用到艺术创新上,未必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现在,我的一个着眼点就是努力调整上学时期残留的习惯,弥补艺术语言上的不足,按照真正西方写实艺术来延续传承。

Q:您觉得西方写实艺术中最独到的是什么?

A:西方写实艺术是西方文化价值的承载,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和启蒙思想在文化传播上的一种表达,写实油画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审美追求都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奠定的,例如在造型上理性的态度,中世纪的艺术是一种神性的艺术,而文艺复兴以后的艺术可以称之为人性的艺术。

西方五百年的绘画传统其实是基于客观理性的表现自然,这是他最独特的审美气息。像镜子一样如实的反映自然,正是油画这种绘画工具的特性,可以把自然界中的色彩还原到非常丰富而微妙的程度,使观者产生一种极为饱满的视觉享受。古典艺术有一种瞬间的永恒感,给人一种纯净心灵的震撼,我对此非常欣赏。好的古典绘画,灰色的使用是一种修养。没有绝对的黑,也没有绝对的白,而是通过颜色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的高级的画面和谐感,看完之后,很受启发。

Q:写实绘画不可避免会遇到匠气的问题,是不是这种高级灰的运用,可以弥补?

A:是也不全是。写实绘画因为有明显的标准,有些画面层次弱、色彩语言修养不够、绘画没有灵性,就会形成人们所说的匠气。不是说只要画写实的人,画作水准就绝对一流,也因为领悟力、技巧训练等分成几个等级,必须要经过多年的训练积累才会有所成。反观当代绘画因为没有太明确的标准,所以画成什么都有可能是大师,另外,画写实画,还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才能做好架上绘画的传承,才能画好画。可能我一辈子还是在画写实,也有可能我的用笔感受到了抽象语言的趣味,自然而然有感而发地去改变,不会为某一固定的形式来限制自己,这样画出来的画才更有沉淀感。画面的感觉也更为凝重和沉静。

Q:现在国内很多艺术人士认为写实绘画不属于当代艺术,您怎么看?

A:我觉得,并没有一个特殊的定义,区分写实和当代。现在在中国给演绎了,慢慢变为群体之分,人们理解的当代也就成了群体的当代。其实在欧洲,只要你还活着,就应该叫当代。很多被归为写实绘画的艺术家,其作品中也有很强烈的观念性,比如有些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就是按照自己想的去画了,跟传统意义上的写实并不相同。同时,也有很多公认为当代的艺术家,作品中的具象成分越来越多,甚至当年狂野挥洒的情绪也在收敛。我曾去过某位著名当代画家的画室,看他近期作品反而比从前的更为具象。我理解的观念,就是艺术家投入自己的观念色彩在画面里,做到极致,就是观念的。只不过可能每个人在画面的把握上,稍微带着一种表现主义的情绪在里面,给人的感觉,就是多数人定义中的更当代吧。

Q:当代的评判标准是否也跟创作技巧有关?

A: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巧和当代可以划等号,也可以不划等号,没有矛盾之分。记得杨飞云老师曾说过绘画中的“难能可贵”,画面里难才有可贵的地方。有的时候制作过于简单,你所追求的很容易没有一个更深的探索性。我想追求的是画面情绪感,这种情绪感通过写实绘画带出一种当代性的思想。从具象里面看到抽象,是不是也属于当代?伦勃朗的作品,抽象的东西很有意思。安德鲁-怀斯,他就不认为自己是写实艺术家,而是抽象艺术家,因为他一直在研究画面中的抽象语言,可表现出来的被认为是很写实的绘画。包括看很多德国表现主义的画,看似很张狂的,但其中的粗糙无序实际上也是精心安排的,是一种逻辑关系。

Q:能否具体解释一下画面的情绪感?

A:可能画面上的对象未必是很漂亮的,但我想把他们高尚的性情抓住并表现出来。比如这幅《困》,是画身穿蕾丝的模特。蕾丝会让人联想到古典高贵的气质,模特本人身体宽胖并不适合,宫廷的蕾丝和那种窘困就形成了反差。同时,我采取的绘画姿态也不是正常站立或端坐,而是倒立和半倒立。当时模特的儿子在得知我要让他母亲倒立时,极力反对,怕妈妈身体支撑不了。但模特一方面是遵守职业道德,一方面也的确是生活的需要,还是坚持着完成了。我在见到她之前没有想好要表现什么,直到她来,我才明白,我就想表现一个劳动女性艰辛而顽强的生存状态。

包括《伤逝》也是带有伤感的情绪。画面给人感觉很悲伤,男人的倒立和男女之间的依靠。一个是自己颠倒的生活,一个是找一个不爱自己的女孩来寄托情感。我原先还是觉得这只是一个小众群体的小情绪,但后来很多观后的朋友却说这很具有当今时代的代表性。

另外,之前的作品是两张画一组,慢慢我觉得还不够。现在是在摸索着将三四幅画串成一个故事,用片段浓缩成电影。比如正在创作的题材:女孩和爱情,每张画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有分离、有相爱、有智慧的眼神,看完后会感受到女孩在婚姻中面临的社会关系。如果摸索得理想,这几年,我打算一年就画一个故事,每个故事表现得更深刻一些。

Q:一年五六幅作品,这样创作速度会不会稍显缓慢?毕竟作为职业艺术家,创作量也是比较重要的。

A:写实油画对于画面精益求精的要求,决定了我的作品产量不会太高,其实有些时候作品的数量和作品的质量是呈反比的,与其大量制造些不成熟的作品,不如塌下心来创作些高水准的作品出来,我们举个例子,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画画就很慢,画一张小尺幅的画,可以画半天甚至一天。这种方式,虽然画面简单,但对绘画的理解很深。有时候用笔和心态成正比,极简的东西,还要用很慢的时间去体会的话,画面自然就能凝聚成一种气场,这也是我想尽量追求的。我希望我的画面有沉静内敛的感觉,我认为画面的停留度很重要,作品的沉静内敛,会让观者驻足思考。如果是过于浮躁轻飘的,可能人几秒钟就晃过去了。画家不辞辛苦的工作,几秒钟就被一闪而过,我觉得不是我想要的。

Q:您有没有想过未来自己会改变?

A:架上绘画是你血液中流淌出来的能量。就像书法,最初是一笔一划很规矩,到最后就会出现行草狂草。我觉得我给自己的设定将越来越松,只是这种松不会说现在的状态就需要松,还是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可能我一辈子还是在画写实,也有可能我的用笔感受到了抽象语言的趣味,我希望这些都会有感而发地去改变。

不过,现在都说,当代的人画当代的,写实的人没有出路。我就不认可,现在没人画了,我反而更想去研究,想走出一条区别于同代画家的创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