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路在脚下 第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棱角分明的黝黑脸庞上,流露出果敢与刚毅;随和亲切的爽朗笑容里,洋溢着自信与乐观,尽管步履还略显蹒跚,但每一个脚印都是那么坚实而有力。
袁殿华――特等伤残军人、二等功臣,这位山东省东明县走出的钢铁硬汉扛住了厄运的打击,扛住了生存的压力,凭着一副残躯书写着生命的奇迹。
时光回溯到1985年的春天,在执行一次战斗任务时,袁殿华为救战友不幸踩到了地雷。截肢,二度截肢!剧痛,无法忍受的剧痛!由此,袁殿华失去了关于腿的记忆,充满挑战和艰辛的漫长岁月,从这一刻开始。
淬火的骨头比钢硬。袁殿华不惧怕挫折,因为他对人生抱有更美好的期待。在跌倒与爬起中收获勇气,在自立与自强中磨砺意志,靠着顽强的毅力,一年后,他终于可以丢掉双拐重新站立。
1991年,袁殿华只身来到上海,为一家企业推销劳保用品。夏季天气炎热,他的伤腿经常被假肢磨出一层血泡,每天回到住处,他就把血泡挑开,挤上牙膏,在外面裹几层棉纱布,第二天照常工作。冬季天气寒冷,腿部血液循环不畅,痛痒难忍,但袁殿华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很多人劝他不要勉强,以他的情况完全可以到民政部门申请救济。袁殿华却说啥也不肯:“向组织伸手,我张不开这个口。”
壮哉昔日戎马生涯,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而今于逆境中启程,言必行,行必果,无愧于道德楷模。袁殿华让我们看到激情燃烧的高大背影,为后来人留下永不干涸的精神世界。只要肉体和灵魂融入时代的洪流,一撇一捺,便是一声浩歌。
曾经,为了给一位到家中做客被意外烧伤的战友治病,袁殿华关掉了生意红火的酱菜店,几乎变卖了所有家当,那段日子饭桌上唯一的“菜”就是自家种的山莨姜;曾经,为了帮助下岗后生活困难的伤残战友,他撇下刚刚起步的苗木绿化公司,返乡筹建福利厂,给附近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与大家共度患难。
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袁殿华在取舍之间塑造着高尚的品格。2008年12月,山东省政府、省军区决定授予袁殿华“优秀伤残退伍军人”荣誉称号,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他是一个真正的战士,虽然已经脱下军装,但却从未丢失信仰的方向;他是一个可信的战友,面对困境中的伤残军人,总是无私地伸出援手同舟共济。双腿被地雷无情夺去,心灵却谱出强者的旋律,与命运搏击的战场上,他始终昂首保持冲锋的雄姿。
(封面摄影/郑闯)
(袁殿华为电视专题片《路在脚下》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