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好习惯历练强素质,强素质成就高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好习惯历练强素质,强素质成就高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420

时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为了广大的教育者最热衷的话题。许多走在教育前沿的学校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模式,成为了众多老师们追随效仿的目标。但是,我个人认为,高效的课堂不是体现在一招一式上,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高效的课堂需要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素质做后盾。

应该培养哪些语文学习的习惯呢?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从三年级起,语文教材的课文篇幅上开始加长,三年级往上课文篇幅越来越长,而有限的教学时间使我们必须要做到长文短教,省时高效,而课前预习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的观点是,课前预习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让学生知道预习时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学生就会认认真真地去做,就会有预习的效果;课前预习还要有可测性,老师能够通过检查评判出学生预习的态度和效果,一些学业不良的学生也就不能偷奸耍滑了,学生发展的不均衡也就可以避免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习惯,成为一种能力。通常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把课文读三遍,其中一遍读给父母听,家长签上评价意见。

设计这一步预习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为明天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其中一遍读给父母听,是为了培养学生出声朗读的能力,家长签上评价意见一方面是为了及时了解孩子的朗读水平,及时鼓励孩子,另一方面是配合老师检查落实这项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

第二步:圈字划词,识字过关。

这一步有两个内容:先是把本课生字用圆圈圈起来,再用横线画出与生字组成的词语,主要是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识记;再是看课后生字表,进行识字,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脱离语境识字,达到独立识字的目标。

第三步:查新词意思,理解造句。

这一步是让学生对于课文中不懂的词语或不理解的新词,查工具书弄懂意思,并且用最喜欢的词语练习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训练遣词造句的能力,达到积累内化。

第四步:主动思考,质疑问难。

这一步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了了解之后,进行主动地思考,进行质疑问难,第二天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二、 规范书写的习惯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书写规范,字迹干净整洁的孩子,学习成绩绝大多数是优秀的;而字迹潦草,作业脏乱的孩子普遍都是习惯不好,行为不端,成绩低劣的。因此,我每接一个班,都在规范书写方面要求甚严。这里的"规范",指的是把字写得合乎规则,遵循笔顺的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添笔漏画,还要美观大方。低年级要求学生在田字格里扎实地练好每一个字,到了中高年级,可以脱离田字格的时候,我在作业的书写格式上要求更严,甚至一行写几个词全班都是统一的。翻开学生的作业,横成行,竖成列,整整齐齐,大大方方,一笔一划中透露出学生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精批细改中,彰显学生积极上进的学习风范。

三、 背诵积累的习惯

背诵是积累词语、形成语感、学会表达的重要途径。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收入教材的课文,都是风格独特、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绝不是读上一遍,听老师讲上一遍就能领会的。在一、二年级时,由于课文篇幅比较短,我一般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给学生提供和创设许多的情境,提高朗读的兴趣,在一遍一遍地诵读中,每个学生每篇文章基本上达到了熟读成诵,这对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遣词造句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到了中高级,由于课文篇幅加长,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我总是在每篇课文中选裁一些精彩段落,让学生背诵,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教给学生一些背诵的方法,学生在每天的背诵中自己也能够摸索自创一些背诵的方法。现在我们学校又自编了《经典诵读教材》,我们继续发扬我们班级背诵的优势,孩子们对教材进行了诵读规划,每天背2句,每天有检查,孩子们背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中华语文的博大精深就在每天的一点一滴中融入孩子们的血液。

四、 课外阅读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课外书刊是语文学习的翅膀,只有多读才能自由翱翔于语文的天空。

一、 二年级,我要求家长每天睡前给孩子读一个童话故事,到了三年级,我要求每个家长给孩子至少订一种课外书刊,我自己每学期都在开学前给学生提供两本课外必读书目:《三国演义》《绿野仙踪》《雾都孤儿》《贝贝熊系列丛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达芬奇想飞》等等优秀的少儿读物会一本本的在孩子们的书桌前出现,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面宽了,思维开阔了,素养高了,语文考试成绩自然不会差。

除此之外,结合学校的"大阅读课",我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一周至少做2次,内容自定,可以是一篇文章,可以是一本书中的一个故事,甚至可以是一本书。形式上可以分层,能力差一点的可以以摘抄为主,有好词积累、精彩句段、词语解释等内容,能力强的可以写些句子赏析,读后感、小练笔等内容。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受益无穷的。

五、日记周记的习惯

日记周记,其实是一种自由地写作,长期坚持,学生会养成一种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习惯,并将有利于他们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可能引起思索或争议的事件,有利于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素材。

从一年级学生学完拼音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在拼音本上每天写一句话,意在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自由表达的能力,对句子的感受能力。到了三年级学生学了日记的格式以后,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凡是自己想的、看的、玩的、干的,觉得有意思就记。几十个字也可以,还可以写一两句话。总之,长短、内容、形式都由自己决定。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日记的格式,学习积累生活素材,摸索哪些事情是值得记的,有意义的。到了四年级,随着学习负担的增大,我不再强行要求学生写日记,有兴趣的可以继续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其他同学可以用写周记的形式记录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学生翻翻日记周记,记忆的闸门就会被打开,精彩的生活场景就会重现,学生也就不愁没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