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企业转型战略的智慧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企业转型战略的智慧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脱困”的唯一出路

仍面临多重困境

2月18日,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天,也是很多单位恢复生产、开始营业的日子。然而面对工作日的到来,很多民营企业却选择了推迟开工,对SMEIF记者的现场采访也大吐苦水。通过调查发现,经历了两三年经济寒冬后,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走出来,不少中小企业本以为能暂时松口气,却发现形势似乎变得更严峻了。

虽然“国九条”(2011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提高小型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适当提高对小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等等)、减税后又减费(同年11月18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宣布自2012年起至2014年底,对小微企业免征22项行政收费项目)、民间投资新36条等一项项扶助政策迅速出台,但许多中小企业仍然没有摆脱融资难的困境,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也依旧存在。

而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目前的困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人工、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紧缩政策导致财务成本提高等;其次,政府的限制政策(如下调出口退税率);其三,美欧等市场需求回落。可以看出,导致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并非融资问题,而是涉及成本与市场、技术等一揽子问题。尤让中小企业感到无助的是成本的居高连涨与市场不振堪忧。

成本居高连涨――持续数年的“招工难”后,各地迎来了劳动力价格的普遍上涨。这让大量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格外纠结,不涨工资招不来人,工资涨多了又可能没什么钱赚。尤其是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人口红利拐点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的招工问题又成了老大难,劳动力成本持续升高将成为常态。SMEIF记者粗略调查显示,高达99%的中小企业主感到人工成本明显增加。此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市场不振堪忧――从行业看,纺织、塑料、轻工等行业盈利状况整体不佳,而中小企业恰恰集中在这些行业。国际市场的波动也使东南沿海长期从事出口加工的中小企业订单大量减少。

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

仔细分析,中小企业面临困境,既有来自国际国内外部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从企业自身来看,一些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长期来不重视创新、科学管理、人才培养,依然走粗放型生产的老路,在扩大再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在经济大环境向好的时候,这些问题都被掩盖了,经济大环境恶化时就凸显出来了。中小企业出现问题,反映的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劳动力供求已到拐点,经济亟须转型。当前中小企业出现的危机与2008年有本质的不同,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比较突出,反映的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转型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这是大势所趋。企业如果不正视这些变化,及时转型升级,还是走低成本扩张的老路,空间肯定会越来越小。依靠资源、劳动力、高耗能、高污染、盲目扩张的企业,在宏观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中,必然受到挤压,处于不利位置,最终要么走向转型,要么难以为继。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困难比较突出,其深层次原因正是没有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传统经营模式盈利空间缩小的情况下,反而偏离主业,大量进入投机性领域。

中小企业要长期健康成长,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时机转型升级。一句话,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加快创新和转型升级步伐,才是唯一出路。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这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而中小企业该如何转型,往哪里转,又该如何摆脱困境呢?

近日在广州成功启动的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培训(活动)项目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了众多中小企业的一致好评。该项目主要围绕“中小企业慧智讲坛巡回培训”和“企业转型战略模拟实践体验活动工程”开展活动。而“企业转型战略模拟实践体验活动工程”则是在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SMEIF)专家、著名经济和管理学家,中小企业研究泰斗陈乃醒教授主持下,由他和他的专家团队为使中小企业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轨、企业整体转型的形势而专门设计的。可以说,这一项目最精准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制定转型战略、摆脱困境的需求。

对于企业转型战略,陈乃醒教授有着自己怎样独到的观点?与陈乃醒教授打过多年交道的记者,有幸聆听到了他方方面面的精彩观点。相信,听听长期研究中小企业的著名专家和大师的智慧,一定可以让企业在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转型发展:

提升企业素质是关键

“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很多方面是转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SMEIF)专家、著名经济学家陈乃醒在接受SMEIF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小小微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仔细分析起来,这既有欧美市场萎缩、出口下滑,也有生产成本上涨、经济增长放缓等国内外经济大环境恶化的原因,其实也有中小微企业自身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比如:

――要素依赖。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低廉,中小微型企业习惯以低价战略赢得利润。但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劳动者工资也水涨船高,而产品销售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能大幅提高,导致企业利润很难维持,经营陷入困境。

――创新不足。中小微型企业本钱小、实力弱,往往不能在研发创新上投入过多资金,加之生存问题紧迫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仅仅做贴牌或低层次产品的生产,处于生产链的低端,不能摆脱“低端制造”的影子,这使得企业竞争力不强。

――管理粗放。从发展历程看,中小微型企业往往带有小作坊式个体经营的烙印,在形式上具备了一个企业的架构,但在经营决策中容易出现随机性强、随意性大的情况,而且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用人制度等不健全。这导致了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稳定和脆弱性。

――人才匮乏。由于中小微型企业不能解决人才在城镇的落户、职务晋升、子女入学、未来发展等问题,高级人才不愿意到这类企业来工作,即使来了也很难留住。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要解决当前中小企业遇到的困境,除了提升企业素质,加速企业转型,没有更好的办法”,陈乃醒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一直呈上升趋势。熬过2008年寒冬期的中小企业,面对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用工成本刚性上升。同时存在着类似2008年的原材料上涨、工业品出口价格不涨的尴尬局面。过去单纯增加员工、铺新摊子就能增加利润的方式今天完全失灵了。企业要获得较高利润,只剩下一条路:在提高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型的本质就是提高企业素质,它包括企业管理模式、内部结构、分配方式、人事制度、协调劳动力等等方面的提升。

陈乃醒表示,在我国30多年的改革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实目前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转变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问题,就是要全面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素质,因此要引导中小企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夯实管理基础,推进管理创新,全面改善企业素质,提高发展水平。

“具体而言,中小企业转型主要就是要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提升”,陈乃醒说,一是要从主要依靠数量扩张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提高。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千方百计提升发展水平,引导企业依靠质量求生存,依靠管理求效益,依靠创新求发展。二是要从主要依靠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严格排污治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三是要从主要依靠单打独斗转变为更加注重专业化协作配合。要更多地发展专业化分工,更好地体现企业特色和地域特色。四是要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企业要遵纪守法、讲求诚信、规范经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塑造和谐向上、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

此外,中小企业转型虽然涉及到的问题相当多,但创新是必经之路。对于中小企业如何创新,陈乃醒强调了三点:一理管理创新。要全面创新,不光生产技术创新的创新,还要有管理创新。在这二者中,管理创新更重要。因为没有好的管理,即使有了好的技术,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全员的创新。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考虑到怎样利用新的理念,怎样应用新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全过程的创新。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时时刻刻都要考虑到创新的问题,特别是从小企业到中型企业、到大企业,都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创新,这几个阶段也是比较跃进式的,从中型企业进到大型企业更是会有一种爆发性的创新,这期间也都要有管理的创新。

战略转型:

海外拓展助推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与国内投资相比,国际化经营风险大、成本高,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生存并得以发展呢?陈乃醒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是要培养全球化思维方式和国际化经营的勇气。培养全球化思维方式是中小企业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国际化未必需要庞大的规模,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只要在价值链条的某些环节拥有相对优势,都可能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从大量成功的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案例可以发现:是否参与国际化经营,是否能够跨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最关键的是拥有全球化经营的思维,拥有跨出国门的勇气。

二是要及时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实施信息化战略。与国内经营相比,国际化经营面临着全球的市场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了解环境威胁,把握市场机会,是任何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前提,为保证国际化经营的顺利开展,准时、及时、全面地把握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国际业务的经验缺乏和专业人才的不足,业务信息网络资源缺乏,不能及时与海外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中小企业要依托自身的信息系统,依托政府、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分析目标市场的动态,了解海外市场环境信息。作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加强信息整理工作,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增加海外经营成功的可能性。

三是要选择合适的海外投资方式、实施合作联盟战略。对于“走出去”的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有独资和合资两种形式可供选择,在选择独资还是合资方式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独资和合资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一般而言,作为合资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外合作双方资源的互补、整合和优化,多数合资企业往往利用外方的资金、技术优势和中方的销售渠道、熟练工人的优势,从而实现强强联合;由于有东道国投资方的参与,使得合资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作为国外投资者,容易跨越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各种壁垒。

四是要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本土化战略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人才、资金、物资缺乏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通过利用当地的人才、资金、材料等本土化策略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选择的一般战略。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本土化策略是以企业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合产品、文化、品牌、管理、人才、融资等方面为基础,以培育竞争优势为导向,从而增强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策略,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五是要打造自主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名牌作为企业技术力量和经济素质、商品内在质量与外在形式的综合反映,既是竞争的结果,又是竞争的手段。谁拥有了名牌,就意味着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利润和信誉,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培育“中国出口名牌”极为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如原外经贸部和商务部自1999年以来先后确定了出口名牌为“外经贸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出口名牌”,虽然申报的门槛对中小企业而言比较高,但是这对中小企业的品牌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六是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因知识产权问题而产生的贸易摩擦,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提高创新力度,加大知识产权的投入。

此外,要注意开发海外人脉资源、实施关系营销战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通过留学、海外投资、经贸文化往来等活动,海外华人和了解中国的海外人士日益增多,开展多种方式利用海外人脉资源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海外人脉资源不仅可以给我们的企业提供资讯、市场等信息,同时可以提供智力、技术等无形资源。

投资升级:

避开误区打造“百年基业”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有些阶段,企业的平均成活率只有2.9年!这些是如何造成的呢?“客观地说,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续存抑或被淘汰,是由很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但由于投融资决策失误而造成的企业经营失败也屡见不鲜。”陈乃醒向SMEIF记者表示,只有避开企业常见的错误投资行为,才能让企业生存得更长久一些,乃至打造“百年基业”。

创业期投资如何“走好第一步”?

“第一是量力而行。”陈乃醒谈到,所谓量力而行是就最初的创业者所能筹集到的资金而言的,就是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这些成功企业的最初创业者,其初始资本大都是自己积蓄和向亲友借贷而来的,资金额度很小,有的几千元、几百元,少的只有几十元。如何用好这笔极有限的资金,需要大动脑筋。

“第二是做自己熟悉的事。”陈乃醒说。他指出,一般来说,小型创业者都是自己既当老板,又是主要业务人员,因此创业最好是从自己熟悉的事开始做,具备基本的业务知识,又了解一些市场行情,做起来就相对容易,成功的机率较大。反之,贸然进入自己十分生疏行业,又无资金大量招聘业务人员,失败的机率就大。

“第三是尽快淘得第一桶金。”陈乃醒说。由于小型创业者资金有限,不可能持久地投资产品销售前的市场开拓活动,必须以直销的方式尽快将第一批产品销出去,以淘得第一桶金。

“第四是要选择畅销产品,切记不要创业之初就上新产品。”等经营一段时间,积累了资金,积累了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再上新产品,成功的机率就大得多。同时要开源与节流并重。

企业如果是走在扩张道路上,则宜“少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传统的企业扩张方式,就是先融资,再购土地,造厂房,买设备和原材料,招人员等,进而生产出产品供应市场。这种方式,中间环节多,耗费时间长,因而风险大。在这里,融资――将资金融通搞活为我所用是关键的一步。当然,除融通资金以外,还可以直接融通其他生产要素,倒如用专业化协作(如外包)的方式融通现存的社会生产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融生产资料、融市场、融人才、融品牌和技术等实现转型扩张。在目前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条件下,这些创新的转型扩张更容易实现。

当然,中小企业要能长久生存,除了在投融资行为方面要尽量避免失误外,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其它方面也要尽量少走弯路,而对中小企业而言最应该避免的就是诚信的缺失。陈乃醒强调指出,对于所有经营者来说最基本的三大诚信原则底线是不能突破的。其一是内外部客户一致性原则,即假定企业职工是内部客户,那么在诚信问题上内外部客户要遵循相同的诚信标准,千万不要以为外部客户比内部客户重要,因而采取双重标准;其二是“说话”(契约)算数原则。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契约经济,这就要求企业遵守包括口头契约在内的所有承诺,做到说话算数。其三是社会评价原则(接受社会检验)。只有坚守诚信本份,童叟无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扩大生产:

“增人扩张”要转向“技术拉动”

企业如何投资扩张?怎样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如何引进人才?……1月11日,宁夏中宁县召开的中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座谈会上,10多位民营企业家频频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陈乃醒请教。他是应中宁县政府邀请前来考察调研,并为当地民营企业“过冬”、发展支招的。陈乃醒认为,要摆脱现有的发展制约瓶颈,民营企业要从过去靠人力扩张的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提升科技转化率,要克服拓展能力弱,眼界不够开阔的劣势,大胆引进专业人才。

“毋庸置疑,我国大陆中小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正处于转型期,一些中小企业家心情比较纠结,主要是对眼下的转型认识模糊。”陈乃醒在座谈会上表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转型就是全面提高包括管理水平在内的技术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更具有迫切意义。

陈乃醒表示,过去的三十年,我国大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能说没有技术推动的因素,但是不占主要,而主要是走了一条增人扩张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十年,增人扩张,路走得很顺,虽然人民币升值在2005年前后幅度最大,其他各种物质价格不断上升,但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抵消,照样利润可观。

他介绍,“增人扩张型”是由于我国的整个特点和资源禀赋决定的,我国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多,表现在最重要的方面是就业:70%―80%的劳动力由中小企业解决,60%以上的GDP靠中小企业贡献。但“增人扩张”这条路现在不行了。陈乃醒说,一方面招不到工;另一方面工资上涨幅度较大,经营成本上升;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利润骤减,利润率较低的企业还存在倒闭的危险。“我认为,中小企业5%的淘汰率是正常的,今年明年可能会达到10%,甚至超过10%。”

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陈乃醒认为,走出困境只有一条路:由过去增人扩张型转到提高技术扩张型的模式。但靠提高技术扩张,短时间又难以奏效,陈乃醒建议企业家要做好心理准备,转型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需要5―10年,也可能是三十年。对此,陈乃醒表示,对中小企业而言,一是要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向管理要效益。特别是思维方式要改变,再不能依靠过去粗放的管理来进行企业的生产。二是加大投入,对落后技术进行改造。在5―1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逐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最后达到以机械化、半自动化为主的水平。

增进管理:

财散人聚,要知人善任

对于中小企业如何增强管理、尤其是智慧用人,陈乃醒教授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2011年2月举行的中国中小企业大巡诊安庆高峰论坛上提出,老板要用人不疑,懂得分享财富,做到知人善任。

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才不断增长,不断利用的问题,也是人才的发现和利用的过程,那么怎么才能够用好人才,把人才融通搞活为企业所用呢?

“第一个就是我们老祖宗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陈乃醒教授指出,“我以为这是在封建社会下那种小农生产基地条件下所提出的一种概念,这种概念和我们今朝的大市场大竞争、大生产条件下,是不相容的。所以我提出来,叫做疑人也用、用人也疑,广泛地说‘疑’就是我不了解的人。不了解的人你就不用,那好了,你能了解几个人呢?那么如果要是只有了解的人我才用,那只会造成用人危机。所以疑人要用,我现在是大生产了,要全球招聘人才,但是疑人也用、用人也疑,我的话就是要增强监视,人人都要监视,包括老板本人也要受监视。不说是别的东西,就是进入这个企业之后,生产规律本身对你就是一种约束,是一种监视,你都要遵守这个规律,老板本身也要受监视。”

“第二个就叫做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夫妻店想了很多措施,总是留不住人,怎么办呢?搞期权奖励,就是把利润的一部分拿出来,奖励哪些对企业有贡献的,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的人,给他奖励,而且条件非常宽松。我给你了期权以后(一般的期权是比较不易套现的,而且也不能带走的),我让你可以套现,也可以换成现金,可以卖掉,可以卖给我,你走的时候我也让你带走。这样,老板的利润虽然削减了,但是企业成长了,总量照旧大了,所以留住人了。”陈乃醒教授说,那些有了期权、有了股份的人,他感到我也是老板了,我要对自身负责,所以他就有留下来的心,他就好好干了――过去我为别人干,现在我为自己干。花别人的钱办自身的事,花自身的钱办自身的事,哪一个最好呢?外国人总结了,最好就是花自身的钱办自身的事。你要是花别人的钱办自身的事,那你随便花多少都无所谓。所以你给骨干股份了,让他花自身的钱干自身的事,骨干就都留下来了。”

“第三个概念叫做知人善任,你要了解你的员工,你老总可以到第一线去了解这些人的长处,让他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用。”陈乃醒教授说,如果企业再大了,就要通过人事部门来了解一下,把人用到最能够发挥效用的岗位。有的人善于经营,有的人善于管理,有的人善于管财务,总而言之要知人善用。很多创新都不一定是专业人员提出来的,但是只要用心了,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措施。

“第四个就是要注意培养人。培养人是要花成本的,花完了成本培养了以后,不说别的,从感恩这个角度,他就会觉得我是老板培养的,我要好好做。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是讲诚信嘛,诚信的第一原则就是内外一致性原则,我们把内部员工也作为一种客户的话,他就是内部客户,你对外部客户的诚信和内部人的诚信要有一致性,所以你答应给他的约定待遇,都要给他兑现,要诚信看待他,特别是你不要利用通过你的员工去欺骗外面的客户,你要通过内部员工去欺骗外部客户,你这个老板在员工中的威信就会一点都没有了,他们会觉得你说什么都是假的,所以内外一致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用人,当然还有很多原则。”陈乃醒教授还以自身调研时遇到的经历举例说,只要懂得分享受财富,就能凝聚员工一起把企业做大做强。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培训项目

在广州启动

1月8日,围绕工信部《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中“转型升级服务”活动内容要求,开展知名专家走进中小企业活动,由中小企业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广东盛世财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原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陈乃醒等有关中小企业研究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双方合作开展的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培训(活动)项目已在广州成功启动。

据SMEIF记者了解,项目主要围绕“中小企业慧智讲坛巡回培训”和“企业转型战略模拟实践体验活动工程”进行开展。通过“专业培训+咨询顾问+资源匹配+跟踪服务”的模式,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的路径、策略及具体实施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辅导,补充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方式,切实帮助企业持续发展。

据记者了解,“中小企业慧智讲坛巡回培训”项目授课的内容十分丰富,主题包括了企业转型的逻辑发展与目标模式定位;三全创新的思维变革与路径选择;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自觉自为者永存(论全球市场萎缩条件下的企业风险控制);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与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广义融资论与商业模式变革;市场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扩张(兼论“走出去”与国际贸易策略);“刘易斯拐点”与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家族企业与家长式的管理(论民营企业现代制度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略论企业优秀团队的形成);零和机制条件下的非零和策略探索;企业转型与商业模式变革等等广大中小企业当前十分关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而“企业转型战略模拟实践体验活动工程”是在著名经济和管理学家,中小企业研究泰斗陈乃醒教授主持下,由他和他的专家团队集体设计的。这一活动方案,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转轨,企业整体转型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为了促进企业转型,陈乃醒教授和他的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和转型辅导咨询,效果十分显著。但是,由于我国新一轮企业转型的特殊性(即大面积整体转型),以往的一对一辅导咨询,无论如何也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改变方式,打包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则是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的不二选择。该活动是一次运用社会各种资源聚焦企业转型的综合试验,是政研银企对转型的大会商。活动为政府促进企业转型确定抓手,使相关行政部门知道劲往何处使,增加了政策的有效性;活动为金融部门研判投资机会,从而避开风眼点,增加了投资的安全性;至于企业本身更是受惠良多,能以较少的周折取得更大的效果。

实践表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培训(活动)项目具备高效率、综合性、实践性、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区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与培训的最佳选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