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本文论述内部控制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指出内部环境是企业经营绩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关键环节;控制活动是实现企业经营绩效操作层面的有效保证;信息与沟通扮演着串联内部控制各要素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间接影响;控制活动是控制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操作层面的有效保证;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的反馈。并从管理活动流程划分的角度,提出强化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17日

一、引言

鉴于各国企业的发展与竞争都面临着种种风险,越来越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发展与竞争重要手段的企业经营活动,也应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进行的一系列投资活动是为了达到扩张规模、获取资源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都需以企业经营绩效的实现为前提。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价值的实现。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如何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企业经营环节中产生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这条主线,综合运用内部控制和公司金融理论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中的最新成果,分析研究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路径选择,从理论上探讨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展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出内部控制及其各要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差异。

二、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根据COSO委员会有关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和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总体框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部分构成,简称内部控制五要素。这五部分构成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体,对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1、内部环境与企业经营绩效。在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中,内部环境居于首位。内部环境的基本含义是指董事会、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风险偏好、企业文化等影响内部控制运行的各种因素。包括:员工诚实性和道德观;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当局的管理哲学及经营风格;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授予权力和责任的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方面。

由基本含义可知,内部环境是其他内控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内控各要素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基础。首先,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手段。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商品交易的完成以及各种投资活动都包涵于内部环境的范畴之中。内部环境的设计与运作,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经营运作的方式,而且对经营目标的制定,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内部环境中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战略性的指导作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执行是要通过包括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员工共同执行的,这其中管理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人格特质对内部控制成效有显著影响。管理者的风险认知能力、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对相关法规的态度都直接关系到经营活动中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而影响到企业经营绩效能否实现。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内部环境是企业经营战略得以执行,企业经营绩效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2、风险评估与企业经营绩效。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第二个要素,也是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对经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将风险降低到一定水平,进而保证企业经营绩效的实现。风险评估的含义是指识别、分析与实现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决定如何管理这些风险。具体说来,风险评估的范畴涉及到风险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事项识别,是指对影响企业风险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进行分析和识别,并对各种事项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期。风险评估要素的功能包括以下三项:一是发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有利机会和威胁,并对各项威胁进行排列,以分清其中的轻与重。二是将经营过程中的各项威胁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该项功能的效果因事项识别的好坏而不同。如果在事项识别阶段能够将所有威胁因素全部找出来,而风险评估的对象又不发生遗漏,那么风险评估的良好效果将是可以预期的。三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论,设计相应的经营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实践证明,企业加强经营风险评估,有助于管理层做出重要的经营决策;且能够及时地防范和规避风险,这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风险评估这个环节有助于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避免或者降低风险,有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

3、控制活动与企业经营绩效。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动态观”最直接的体现,在各要素中涉及范围最广,也是内部控制控制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绩效操作层面的有效保证。控制活动的含义是指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管理当局的政策能够得以执行,它是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所采用的实际控制行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通过以上这些涉及各交易流程的控制活动,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是控制活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途径。

4、信息与沟通与企业经营绩效。信息与沟通扮演着串联内部控制各要素的重要作用,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经营的风险控制,但是仍然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企业所有的控制活动都以相关的信息为基础,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信息与沟通要素在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搜集、提取与经营相关信息并将之传递到相应的岗位和人员。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管理当局及时掌握经营状况和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促使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5、内部监督与企业经营绩效。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五要素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的反馈。内部监督要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方式主要是将预期的控制目标和要素与实际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认差异、解释差异并根据差异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主要体现在对经营活动的监控和反馈两方面。监控包括持续的监控和专项的监督。持续的监控行为发生在控制活动进行过程当中,它主要是指对经营日常事项的持续性监督。专项监督的范围和频率应当根据经营风险的评估结果及日常监督的有效性予以确定。反馈方面指对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涉及缺陷报告的内容、渠道和人员。内部监督通过确认企业经营的风险管理行为是否持续有效,来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进而保证企业经营绩效的实现。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提高企业内控制度作用意识。要想发挥企业内控制度的作用,就要首先增强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全体职工的内控制度意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很高的忠诚度,并且有不断学习提高职业水平的动力,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有效保证实施企业内部的控制措施。

2、实行职务相分离,提高内部控制效率。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的各个组成部分依据职责的不同来划分各自的管理区域,每一岗位将各自的职责落实到位,同时明确自己的管理目标,相互之间形成制约的局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依据授权的批准和业务之间的经办分离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会计记录与企业财产之间的分离关系,最终实现财务内部有效控制的目的。这一管理过程实质上是将企业的财产记录业务与财产保管业务分离开来,达到一种相互制衡的效果。

3、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方便信息准确高效的传达。各部门按照实际情况,通过制度或规定的形式,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同时,各信息收集单位应当对收集的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核对、整合,提高信息的有用性。建立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机制。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

4、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职能,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内审机构的权威和职能,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使内部审计与监督不应仅仅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进行审计与监督,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经营计划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使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事事受程序制度制约。通过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以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资金流动状况、财务变化状况等实时跟踪与监控,及时反映经营活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川,沈红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J].审计研究,2009.6.

[2]王凡林,杨周南.IT治理、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财政研究,2012.6.

[3]张双鹏,胡本源,陈利军,刘婧.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