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生姜姜瘟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生姜姜瘟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介绍了生姜瘟病发生原因及基本防治方法。包括姜种及地块的选择、种植方式、肥料选用、药物防治等内容。供山区、丘陵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生姜;姜瘟病;发生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四川阆中市把生姜产业发展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重头戏,确立了打造“川东北第一市”的奋斗目标,力争种植面积超过6666.67hm2。随着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市已由2007年的2000hm2扩展到如今5333.3hm2,随着面积的扩大,生产季节中暴雨次数的增加,姜瘟病的防治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笔者通过近8a对生姜技术指导中的经验加一总结及阐述,供广大生姜种植者参考。

姜瘟病又称“烂姜病”,是生姜生产中无法避免的一种病害,在姜农有生姜癌症病的说法,可导致减产30%~70%,甚至绝产。该病属于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青枯假单胞杆菌,随着生姜种植历史的延长和种植面积扩大,姜瘟病会不断加重。

1 发生症状

姜瘟病主要发生于地下果实部分,也可发生于叶面和根部,一般为靠近地面姜杆部分,初期症状为生姜姜杆转变为黄褐色,失去正常的生理光泽,姜杆内部腐烂变质,挤压后形成白色腐烂状,有一定臭味,姜叶因缺水养分供给自然发黄,直到枯萎垂死。姜瘟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一致,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中上旬有零星发生,不仔细观察难以发现,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姜瘟病高发期,10月下中旬也有发生记录现象,特别是姜田因排水不利被淹达2~3d以上为必发。姜瘟病发病期贯穿生姜苗期全过程,达4个月。

2 发病原因

2.1 带菌姜种是主要初侵染源

姜瘟成活时间长,可以借助姜种调运远距离传播,如果姜种带菌,长出的姜苗自然就会就会发病。

2.2 土壤是有效传播条件

生姜种植必须选择未发过病的土壤,姜瘟一般可以在姜田保留1~2a以上,如果进行重茬种植,结果是病菌连年增加,即使将无病种姜种在带菌土壤里,也会引起发,所以病土也是姜腐烂病的有效传播条件。

2.3 水源是有效传播媒介

病菌会随水而流,引发病害,严重者导致病害四处扩散,使病害四处蔓延。最为严重者为低洼田块,特别是排灌不好的田块,发病率高达80%。

2.4 姜瘟病的发生与蔓延,还受到受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气温高,空气湿度大,姜瘟发生几率就高,并且蔓延速度快,反之气温低,空气干燥姜瘟发病几率就低,并且传播速度慢,南方一般发生在7月中下旬暴雨集中期。

3 防治措施

3.1 实行水旱轮作

病菌可在土中存活2a以上,采取水旱轮作是切断病源的主要有效途径,特别对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3a以上才可种姜。种姜前茬地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特别是种植过水稻田块为最佳,种过辣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特别是发过青枯,立枯病的地块不宜种姜。实践证明,实行4a以上轮作的,并使用无病姜种,结合精细管理,对控制姜瘟病的发生有显著效果。在选地上应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特别是姜田排水沟渠必须做到雨注田干,不留积水。

3.2 防治姜瘟传播,挑选优质姜种

在留种时,必须在无病姜田中选种,在贮姜窖内单独贮藏,来年下种前再进行选种,去除弱姜,挑选优良姜种,消除带菌隐患。

3.3 精选土地,做好排灌沟渠

姜田必须选择土地肥沃,土层较厚,通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在做姜沟时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5m为宜,特别时沟渠必须做到沟沟想通,做到水到能排,雨住沟干。

3.4 挑选肥料

生姜生产必须使用农家肥为底肥,配方肥为追肥的模式。切记偏施氮素肥料,对于农家肥在施用前必须进行堆沤至腐熟。

3.5 合理灌溉

生姜生产中可以合理用清粪水进行出苗及提苗管理,在遭遇干旱时进行浇水时应控制水量,切不可大水漫灌。

3.6 消除病株,切断传染源

发现病株后应该立即挖掉,并将周围0.5m以内的健株一并去掉,并尽量挖去带菌土壤。在病区内撒生石灰用于消毒,切记不可以有侥幸心理。

3.7 药物防治

在晒姜种时用高锰酸钾和农用链霉素进行杀菌。生姜播种之前用50%敌克松对田块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出苗幼苗在3~4叶期,用姜瘟灵300倍液或金消康1000~1500倍液喷雾,促进提高姜苗的抗病性。或用25%多菌灵1000倍液,每半月喷洒1次。发病后,先剔除病株,用生石灰对发病土进行消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未发病株进行喷雾,7~10d喷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