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尔克马尔,AZ风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尔克马尔,AZ风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2009赛季激战正酣,但本赛季荷甲最出色的球队却与传统三大豪门无关。作为新兴的第四股力量――“阿尔克马尔”,这支来自荷兰奶酪之都阿尔克马尔市的球队,在联赛上半程表现出色,不仅以领先阿贾克斯三分的优势夺下半程冠军,还成为了半程防守最佳的球队,一改以往荷甲不顾及丢球、崇尚疯狂进攻的风格,向世人演绎了真正的全攻全守足球。

化学反应

去年12月28日,荷甲联赛结束了冬歇期前的最后一轮比赛,联赛领头羊阿尔克马尔主场以1∶0小胜实力不俗的奈梅亨队,连续六轮比赛一球未失,并成功夺得了本赛季荷甲半程冠军。第75分钟,意大利外援佩莱门前捡漏攻入了全场唯一进球,帮助球队拿到了极其重要的三分。对此,佩莱谦逊地归功给主教练范加尔,这位意大利U-21国家队主力中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球队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因为范加尔在本赛季对战术的细化产生了“化学反应”。

究竟是怎样的“化学反应”,让阿尔克马尔力压阿贾克斯、埃因霍温等豪门领跑荷甲联赛呢?翻开联赛的数据统计表,答案显而易见。联赛上半程,阿尔克马尔取得了37个进球,攻击力位居联赛第二,仅次于攻击手众多的阿贾克斯。目前联赛的最佳射手也来自于阿尔克马尔,哈姆达乌伊联赛出场16次取得15个运动战进球的出色表现,已经引起了包括巴塞罗那和国际米兰在内的豪门的关注。进攻端耀眼的数据在荷甲不足为奇,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范加尔在本赛季成功地将阿尔克马尔改造得攻守兼备,在保持了强大攻击力的同时,还破天荒地成为联赛半程的最佳防守球队(17轮联赛仅失11球,主场更是连续8场零失球)。要知道,荷甲一向被视为前锋的天堂,在前锋发挥自由度极高的土壤,范加尔能够将阿尔克马尔队的防守提升到如此高度,着实让人吃惊不小。

铁帅微调

作为本赛季“阿尔克马尔风暴”的发起者,现年57岁、昔日经常出入豪门的范加尔有着自己独到的执教理念。2005年7月4日,范加尔出人意料地宣布正式接替阿德里安塞成为阿尔克马尔队主教练。对此,许多球迷表示费解,认为在荷兰足坛声名显赫的范加尔委身于这样的小俱乐部多少有些屈才。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范加尔与阿尔克马尔渊源颇深,这里不但是他球员生涯的终点,也是其执教之路的起点。1986-1987赛季,范加尔在阿尔克马尔队挂靴后留在俱乐部担任助教,经过一年的磨练后,他前往阿贾克斯出任本哈克的助手。球员―助教―辞职―主教练,可以说阿尔克马尔就是范加尔的“轮回之地”,在这里取得成功并不为过。

作为“433”攻击阵型的忠实拥趸,范加尔强调全队都要参与进攻。和阿德里安塞的踢法略有区别的是,范加尔用更严谨的纪律和局部战术组合带领阿尔克马尔玩起了大开大阖的进攻。他在进攻中强调前、后点的跟进和接应,这种“全民进攻”的战术思想在2006-2007赛季帮助范加尔取得成功,球队获得了联赛季军和荷兰杯亚军。尽管无缘奖杯,但阿尔克马尔队出色的表现还是让他荣获了当年的“米歇尔斯奖”(荷兰足协年度最佳教练奖)。

不过上赛季球队成绩却出现滑坡,联赛第11名也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更让球迷无法接受的是,以进攻见长的他们在整个赛季只攻入了48球,从前几个赛季的联赛攻击榜三甲位置退居到第十。这一切如同梦魇般突然来袭,让范加尔陷入了反思。本赛季伊始,痛定思痛的范加尔在战术方面作出微调,“433”阵型为战术核心的王道不变,但范加尔比以往更注重细节。主力后腰德泽乌就是范加尔调整的重要“零件”之一,范加尔要求德泽乌在防守时必须协防到边后卫位置,这对于后者而言,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体能,还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他在进攻端的贡献。对此,德泽乌在赛季初接受《荷兰足球》采访时,还曾抱怨这样的战术设置不利于他的发挥。然而,在范加尔的铁腕调教下,德泽乌不仅多次出现在空虚的边路完成防守任务,还在联赛中送出六次助攻,成为欧洲各大豪门眼中的香饽饽。除了对后腰的功能性作出调整外,范加尔还对后防线作出变动,更加强调区域防守和越位陷阱的功用,以此来确保球队的防线能够前压,向对手持续施加压力。主力后卫莫雷诺便对范加尔表示认可:“球队的防守体系经过几个赛季的磨合,我们的默契足够弥补频繁造越位可能带来的隐患,主教练在本赛季所作出的变动让我们随时都能给对手形成压迫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了防守压力。”

在经历了上赛季的低迷之后、迅速带领球队走出困境,范加尔的执教能力再次得到了验证,他也在本赛季收获到了个人荣誉。联赛第13轮,阿尔克马尔客场以2∶0击败格罗宁根后,范加尔成为第五个在荷甲获胜场次达到200场的主教练,此前享有这项殊荣的是雅各布斯、赖费斯、博格和希丁克。其中,只有希丁克的胜率高于范加尔,他用了272场完成200胜,范加尔则是在执教312场后达到了这一里程碑。

另类标签

除了主教练发挥着主导作用外,俱乐部在球队建设方面也颇有见地。众所周知,荷甲一向以出口球星闻名,不过近年来最受欧洲豪门关注的俱乐部不是天才辈出的球星摇篮阿贾克斯,不是球星加工厂埃因霍温,也不是培养了古利特等人的费耶诺德,而是阿尔克马尔。在阿尔克马尔只能容纳一万七千多人的略显窘迫的主场里,常年坐着来自皇家马德里、曼联等队的球探,阿尔克马尔的球员也频频入选国家队。由此可见,该队在培养球员方面的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不过,俱乐部在球员选才上却一直饱受争议。当所有俱乐部都在打造本土魂时,阿尔克马尔队却另辟蹊径――尽量不使用本土球员。这样的经营之道让人吃惊,究竟是什么导致他们走上这样的道路?原因很简单,阿尔克马尔市位于阿姆斯特丹西北,这里并不具备良好的足球土壤,在近一个世纪的荷兰足球史上,阿尔克马尔当地鲜有知名球员诞生,他们的生存方法就是吸收其他地区的球员。特别是当1967年球队正式合并成为Alkmaar Zaanstreek67俱乐部(1986年再次更名,去掉“67”,简称az)时,俱乐部上至主席下至球员都没有本地区血统。

在随后近40年的时间里,阿尔克马尔成为了欧洲足坛著名的“Local club for non-locals”(不使用本土人的俱乐部),俱乐部在球队建设方面完全模糊本土球员的价值,尽可能地在荷兰其他地区挖掘球员,这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成功。1980-1981赛季,阿尔克马尔队在联赛和荷兰杯赛中自始至终保持着巨大的优势并夺得双冠王,当时的荷兰国家队中有六七人来自于该队。而在阿德里安塞时期和如今的范加尔时代,球队成绩光鲜的背后依然没有一名本地区球员。或许,这将成为阿尔克马尔永远的标志,就如同西甲的毕尔巴鄂竞技不使用非巴斯克血统的球员的传统一样,成为欧洲足坛的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