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漫谈港币“被边缘化”之真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漫谈港币“被边缘化”之真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在《第一财经日报》的朋友把“港币边缘化”列为头版标题的时候,扮心里暗笑: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港币给内地同胞留下“边缘化”的印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自2004年笔者首度踏上香港这个东方之珠以来,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已经倒了个个。原来每一港元可以换1.15个人民币的,现在换过来,每个人民币可以换到1.2港元以上了。

有意思的是,首先“抛弃”港币的是在深圳口岸那些拿港币小费收入的按摩师或是服务员。在1997年之前,他们得到香港客人派发的港元小费时满心欢喜。但是近几年来,他们经不再希望得到港币,一些师傅甚至拒绝港人支付港币小费,以免他们还要承担汇兑的损失。

伴随港币贬值的,是人民币的不断走强,以及在境外市场上的更多运用。短短数年时间,香港的人民币已经取得与其他外币几乎同等的地位――人们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可以设置人民币账户,可以在不同的银行户口间进行人民币转账划款,还可以买卖人民币债券、基金以及股票(虽然目前仅有一只)等。

随着人民币在2005年的汇改后不断升值,以及人民币近年来在香港的进一步国际化,加上美元在金融海啸之后的衰弱,香港人对人民币有越来越青睐的倾向。笔者认为,总有一天,人们会高喊:港币时代已过。

其实在香港,几乎隔三差五,便会有人向港府提出港币与美元脱钩,跟人民币靠拢的建议,但是港府一直坚持,港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是维持香港经济稳定的基础。

这种经济稳定的代价便是,港币深受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和澳大利亚元等其他兑美元升值的货币不同,由于香港经济严重依靠内地,因此大陆的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对香港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影响,例如推高了香港的生活成本,以及香港居民赴内地消费的成本等。

但这是否可以视为港币被边缘化的理由?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可能下得有点早。港币的地位虽然对某些内地同胞来说在弱化,但还不至于“被边缘化”那么严重。正如我们可以说美元不断贬值,但不应该认为,美元已经被边缘化一样。

老实说,在香港,人民币与港币的这种汇率差异变化给港人带来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当然间接的影响还是深远的,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拿着人民币冲到香港来,大手笔地换汇买房、批量买奶粉、不计价格地买那些奢侈品,以及他们认为质量比内地优秀又比内地便宜的东西时,港人发现过去对内地“乡下表哥”的认识需要重新审识。

不过这种调整更多仅仅只是一种心态上的,而不需要放弃港币本身。

如果一定要指出深受港币贬值影响的人群的话,可能是那些经常靠港币收入,同时又希望在内地生活或是置业的人,他们对这种汇率的差异就会异常敏感。所以如果说港币被边缘化,我想真心赞成这一观点者,估计是那些希望来中国大陆消费的港币收入者。

除了前文提及的深圳关口的按摩师,近年来,以港币为收入的内地人群在香港也在扩大,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内地专才进入香港,他们的公司显然更乐于拿出港币来发薪水――这也是《第一财经日报》那篇文章在开头介绍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廖群在一个公开场合希望拿人民币工资的背后原因。正是由于这一人群的扩大,他们的声音被媒体捕捉,因此才有港币在香港会不会被人民币所替代,成就“港币边缘化”这个命题。

但是客观来看,即使对这些暂且受影响的人群来说,港币也不是边缘化货币――笔者相信廖群的工资不低,所以他才有上述体会。但试想一下,他是否会愿意把所有的货币兑换成人民币?谁能保证人民币一路上扬?就像任何资产价格一样,人民币的汇率也会有起落,如果发生1994年至1997年的人民币贬值趋势时,他难道可以再要求公司换回用港币发薪?即使人民币一路上扬,以目前中国政府对于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态度,笔者还看不到海外的个人可以大规模地把人民币运回境内进行交易与消费的可能。而如果一直停留于境外,人民币在本质上与近年来不断升值的澳元及加拿大元一样,也只能当作一种投资“资产”。

让我们换个角度,从更学术的观点来认识一下这个问题。从货币角度来看,学术界的确提出过“货币替代”这种观点,它指的是在开放经济与货币可兑换条件下,本币的货币职能部分或全部被外国货币所替代的一种经济现象。

但是如果套用上述定义,我们看不到人民币有替代港币的“货币职能”的情况。正如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所说,香港作为购物天堂,大量游客来港消费和购物,商户自然会为游客提供方便,不光是人民币,其它外币如美元、英镑、欧元、日圆及澳洲元等,一般都会被接受作为支付之用。当然内地游客越多,人民币在市面的使用和流通,也就越普遍。但这不是说香港的商户对港元失去信心,也没有港人会要求交易时不用港币而以人民币作为支付。

需要承认的是,人民币在境外的地位日益增强。这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中国央行等机构在推动海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分不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已经拥有了有成熟市场经济体等同的国际货币职能。

实际上,直到2010年的上半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仍然处于刚起步阶段,透过香港清算的交易量和人民币存款都增长得较慢。当时还有人担心,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会发展不起来。还有人批评,香港金管局在推广香港人民币业务方面太过保守,不够进取。在央行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2010年下半年明显加速,进入香港的速度在提升。但严格来说,它目前还达不到投资货币的标准。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许多基金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还不敢单纯以人民币为基金计价单位,就是担心海外客户不容易获得人民币而影响了基金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流回大陆市场仍然受到严格控制,一些需要在境内使用资金的企业宁可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却以美元结算的债券,以便将资金以美元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内地市场,这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币的国际化仍然长路漫漫。

香港人民币存款的急剧增长也可能被外界视为人民币有望替代港币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陈德霖介绍说,香港在去年人民币的存款增长大部份只是企业存款增加,其主要来源是内地企业为支付进口货品或服务而将人民币汇至香港的银行体系,并非香港企业将港元存款兑换成人民币而得来。至于个人的人民币存款,不排除有部份是将港元兑换成为人民币作为支付、储蓄或投资之用,但有这更多只能看作是一种正常的资产配置行为,而并非对港币失去信心。

我们不要忘记,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会无止境延续,这既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也不符合资产价格的运行规律。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中止甚至在美元经济好转时逆转为贬值趋势,届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人民币?

最后,中国正面临巨大的通胀威胁,不排除中国居民可能会更多地将人民币资产移出境外,转为价值更为稳定的外币资产――当前不断有内地富豪涌入香港置业或是将资产置换成为港币资产,正是这种趋势的反映一一这些也说明了,港币的被边缘化仍然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