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莓”超限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这个案例中,最应当被大家所铭记的,是一个新兴企业从利用差异化。对市场重新细分和定位,到与强敌展开攻防。以至最后扩大胜果。成为强势品牌的策略和方法。
在全球手机群雄榜上,“黑莓”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上世纪90年代末,手机市场进入井喷期,各大巨头加紧瓜分市场。在这场盛宴上,“黑莓”姗姗来迟、却带走了最丰厚的一块蛋糕――如今,80%的“黑莓”用户都是CEO、企业高管,华尔街金融巨子更是人手一台。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它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惊人一跃”,打造出迄今无人超越的智能手机帝国。2007年7月13日下午4点,纳斯达克市场上,“黑莓”股价大涨5.6%,至227.52美元,市值突破423亿美元:与此同时。摩托罗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则下跌1%,降至17.90美元,市值仅为414亿美元。
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营销模式,在巨头林立的手机市场上导演了一出以弱胜强、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
最“革命”的手机
至今,拉扎尔里迪斯仍然清晰地记得十年前的RIM是如何狼狈。公司一年的销售额不足10万美元,产品也从来没跑出过国境线,全公司8个人倒有一半想跳槽。这家1984年正式领到营业执照的小公司,只是全球无数不景气的IT企业之一。
举目四望,公司前途一片茫然。于是,拉扎尔里迪斯把目光移向了日益红火的手机市场。
彼时,全球手机市场开始进入井喷期。各个品牌市场竞争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渠道战、广告战全面开花,宁肯自损八百,也要杀敌一千。结果市场份额逐渐向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几大品牌集中。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RIM宣布进军手机市场。
所有人都认为,等待它的是一片血淋淋的“红海”。拉扎尔里迪斯却不这样看,他认为手机市场刚起步,需求依然很大。很多品牌生存艰难,只是因为缺乏差异化的产品,一味跟风摹仿。他相信,只要能拿出革命性的产品,就能突出重围!
具体做法则是,绕开常规竞争的正面冲突,找到一个目标细分人群,将产品功能做深、做透。
明确了目标,拉扎尔里迪斯迅速圈定了靶心――政府官员及商务人群。国外互联网产业相当成熟,他们早已习惯于使用电子邮件相互沟通,很多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新邮件。如果手机也能收发邮件,那会怎样?
首先,它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平时人们机不离身,第一时间就能接收到新邮件,了解到新信息。“黑莓”便捷的特点,就可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来。
其次,它是对手机行业现有赢利模式的一次革命性颠覆。以前,生产厂家只能靠卖手机赚钱,现在用户每发送一封邮件,RIM的荷包就鼓了一分。这种“手机终端+运营服务”的捆绑销售模式,将使公司的收益以几何级数增长。
再者,以“收发邮件”作为卖点,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发挥其IT技术的优势,而且能够避免手机行业盛行的拼配置、拼造型的“红海”。
1999年,拉扎尔里迪斯开始了行动。
同年,RIM公司推出收发电子邮件的手机,它像笔记本电脑一样配备了标准键盘,小小的黑色按键挤在一起,仿佛草莓表面一粒粒的籽儿,于是得名“黑莓”。
在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黑莓”的独特之处――
它照搬电脑标准键盘设计,用户无须重新适应就能很快上手,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安全可靠是它的另一大卖点。对商务人士而言,手机内部信息的泄漏、被窃取,后果尤其严重。“黑莓”手机收发的电子邮件由专有技术全程加密,其安全性唯有北约组织的电脑系统可与之媲美。
它还具有独特的“邮件推送”功能。当收到新邮件时,服务器就会直接将它推送到手机屏幕上,用户不用再频繁上网登录邮箱。
同时,“黑莓”还整合了即时通信以及因特网相关服务,可进行Excel文档、PowerPoint.pDF文件的阅读,以及XHTML页面浏览等,使商务人士及时获得重要数据和信息。
可以想象,视方便和安全为最高需求的商业人士,看到这样的产品会不会觉得相见恨晚?
借腹生子。打开市场
“黑莓”面世,一无所有。面前,纷杂的市场;身后,强大的对手。如何下手?
手机业素有“得渠道者得天下”之说。然而,当时的销售渠道几乎被大企业完全掌控。自建渠道,直控终端,没有两三年时间根本不可能,更不要提所需的资金。
如果按部就班,在强大对手的围追堵截下,肯定难逃“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无数个不眠之夜和群策群力之后,拉扎尔里迪斯决定跳出“先建渠道,后建市场”的传统思维,创造性地提出“借腹生子,打开市场”的战略。
于是,“虚拟联合”诞生了。
2000年6月,RIM宣布不再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而是和电信运营商合作销售――黑莓用户每月向无线电话运营商缴纳120~130美元的费用,RIM则每月向运营商索取其中的8~9美元。“黑莓”无疑是运营商的黄金客户,而对于RIM公司来说,以500万用户计,一年收取的服务费分成就达5亿美元,占2005年总收入的1/4。于是,RIM和电信运营商结成了无线电邮业务推广的黄金组合。 从此,“黑莓”将“虚拟联合”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后,“黑莓”在自建渠道方面不断收缩,在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却进一步延伸。截至2006年,“黑莓”和数十家电信运营商进行了合作,在全球拥有了上百个销售终端和数干名销售人员,却几乎没花一分钱,均是电信运营商掏钱做的。
这就是拉扎尔里迪斯为跳出“三无”窘境而采取的革命性创举!
事后,他在回忆这一仗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火热的当年:富人调动财富,穷人调动智慧。当时,自己销售,没人没钱:找经销商,没时间。只有这种整合资源的做法,只有用自己的产品“乘以”运营商的渠道,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架起通向市场的桥梁……
事实上,在“黑莓”的推广过程中,还有数不清的类似智慧闪现。例如,在“黑莓”发出的邮件上,会自动加上一句话:由我的无线手持式“黑莓”传送。这则强制的广告语,使得每一个“黑莓”用户,成为向还在用电脑收发邮件的人士宣传的基站。
“9.11”因它而改变
2001年的“黑莓”,钱少,名小,势薄。更为残酷的是,“黑莓”与手机巨头摩托罗拉比邻而居。在狮子的鼻子下游走,行吗?
幸运的是,机遇偏偏选中了“黑莓”,给了它一个灿烂的瞬间。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2001年9月11日绝对是一个永远不愿提及的灰暗日子,拉扎尔里迪斯却不在此列。当时美国国内通信全线瘫痪,白宫上下乱成一团。而美国副总统切尼使用黑莓手机,成功进行了无线互联,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关于灾
难现场的实时信息,救援指令。
事后,美国媒体评价:“9.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