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图书馆环境育人功能与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缺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最主要的文化设施,不仅在学校教学活动、学术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而且在营造高校文化育人环境上更起着其它设施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因其特殊的环境育人职责,才使高校图书馆不同于社会图书馆。而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普遍推行的开放式管理模式,由于其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从而使乱象滋生损害了它的育人功能。而这些缺陷的存在则是因为它只考虑了“服务读者、方便读者”这单一目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环境育人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35-02
大学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场所,其本质更多地应该是代表着一种精神和理念。师生为了学习或传授知识而聚集在一起,一方面实现了知识的传承,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在探索与产生着新的知识。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的功能日趋多样化,但其主体功能却仍然是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场所与环境氛围,从而实现知识的薪火相传,并共同创造智慧之源。高校的这种场所与环境氛围我们通常称为育人环境。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内一切与人才培养活动相关的诸因素综合构成了高校的育人环境。育人环境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教学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等。就其关系来看,学校的文化环境在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方面起着更基础、更关键、更重要、更突出的作用。显而易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作为高校最主要的文化设施它不仅在提供教学环境、学术环境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而且在营造高校文化育人环境上更发挥着其它各类文化设施都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这种功能往往淹没在图书馆的主体功用――提供“知识的海洋”之中,变成一项隐,得不到应有的彰显而稍显忽略。
由于图书馆在高校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得任何关于“提升高校环境育人水平”的讨论都离不开对高校图书馆的关注与研究,离不开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运行模式的关注与研究,离不开对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与变革给整体环境育人水平带来的影响的关注与研究。
若干年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还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外借、阅览、咨询、检索相分离的服务模式为主,部门设置通常较多;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只有部分区域或服务功能的开放时间能达到或略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的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0小时,不能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全天候的工作节奏。近年来随着高校新馆的建立,普遍采用了全开放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开放性、兼容性、共享性、效益性和以人为本等为构建原则,集收藏、外借、阅览、咨询为一体。该模式实行以来业界对它好评如潮,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一体化模式实行后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工作强度加大,人力成本并不节省。众所周知全开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的最大优越性之一是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从而使高校图书馆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延长开馆时间,但事实上在全开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出借流通量并没有下降,而馆内阅览的量激剧上升,几乎与出借量相等,客观上大大增加了上架、整架的工作量。并且开放式的服务,虽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却因疏于管理和部分读者素质的低下及普遍的陋习,造成很多读者每次取书大大超过实际需要,这更加剧了上架、整架的工作量,使原本可以通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来保障延长开放时间的愿望成为泡影。书籍破损率、划痕率大幅增高。这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可自由携书出入馆内各个场所,并将可自带书籍与馆藏书籍混在一起阅读,学生在勾划时别说管理人员难以辩别,有时恐怕连读者自己都没辩清。另一方面借还处集中在服务台只配备少量人员处理全馆的书籍借还,等候的读者多,操作节奏快,无法细查细辩有无破损、划痕难以追究责任。由于大范围跨楼层任由读者自由取书阅读,管库工作人员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藏匿起来,以备下次阅读的现象愈演愈烈。存在着大量的占座位现象,造成虽有空座位但后来的同学却无座位可坐。偷书现象呈蔓延之势,手法各异,但以晚间将书扔出窗外和抽掉书内磁条将书堂而皇之带出者居多。为躲避超期罚款,趁可携书包入库之机,将超期书籍放回书架,谎称是服务台工作人员疏忽所至,如此造成学生与管理人员纠纷,或使图书馆因需核实取证而增加查处成本。图书馆内虽设有简餐、茶点与休闲专区,但学生仍将食品饮料、熟食、啤酒等装在书包中带入书库和阅览室,造成环境卫生打扫工作量增加,巡库人员管理劝止的工作负荷加重。
高校图书馆由于推行了全开放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确实现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管理目标,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质量,但由于新模式的应用,确实也造成了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群中一些原本在封闭模式时代不存在或很少发生的乱象不可避免地大量发生。在片面追求满足“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信条的同时,悄悄地削弱甚至放弃了高校图书馆环境育人的职责与功能。学生到了图书馆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没有游戏规则的球场。虽然产生这些乱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自身素质修养与道德品质不高。但以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些“乱象”的出现与高校图书馆恶化了的环境诱因是有关系的。高校图书馆全开放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对此“乱象”出现与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认为由于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主要文化设施在为读者服务的同时还担负着环境育人的作用。这一点是有别于社会图书馆的,至少其“环境育人”的责任远远重于社会图书馆。我们知道就育人的内涵而言含有两个方面的成效评价标志,一是内在成效,即将育人的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身的思想、品德、信仰、价值观来提升学生的“自律性”,二是通过教育引导、约束、鼓励、禁止、惩处、制度规定及硬环境的制约(如围墙,大门,作息制度等)让学生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范、纪律条文(如不得偷盗等)来提升学生“他律性”。当然这二者之间无论哪一个的提升与削弱都会影响另一面。但不能不承认,人的素质、品德总是需要这二者的共同作用才有实际的收效。而现代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也向我们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类行为影响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尤其表现在环境对人类心理行为的制约性和规范性。所以在高校无论哪个环节上削弱了这两者之一,都会对整个育人成效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以往对于学生个人整体素质的培育与提高,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于思想教育层面,过多地将其归属于思想品质或道德素养方面。这正是我们多少年来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问题上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主导观点带来的后果。其实构成一个人的品行素养的有各个方面的因素,并不是都能归属于思想、品德、觉悟等范畴。比如一个人的卫生习惯就应该与他的卫生知识和从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物质条件等因素相关。我们不能说一个卫生习惯不好的人就是思想品德有问题的人。同样“靠右行驶”,“先下后上(乘车与坐电梯时)”等虽也可勉强引伸到社会公德上去,但究其本质也不过就是公众社会生活中需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而已,它的道理也就跟踢足球不能用手击球的规定一样简单,根本就不干思想品德的事。而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效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体现在营造和提升学生“他律性”的育人环境上的。
正是在这一点上全开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存在制度设计层面的缺陷。在考虑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以使服务时间延长的时候,未充分估计到监管力度的下降会带来学生读者外部约束力的同步下降,从而诱使乱象发生。其缺陷在于未同步以其它方式、手段来弥补监管力度的缺失。在设计所有馆内场所对学生自由开放,并可携带书包等物品进入的做法时,未同步设计新的借阅管理方式,仍沿用原封闭管理模式时的运行方式,造成日常运行出现许多管理漏洞,诱发学生行为失范。对全开放模式下学生读者自由取书阅读和自主寻找需借书籍时,带来的上架、整架工作量的成倍增长估计不足,既使内部环境变糟也使人力资源成本的节省变成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对全开放后事实上存在的学生将图书馆当成社交、聚会场所的要求视而不见,未对图书馆内部布局和功能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未对实行全开放一体化的高校图书馆在安防、监控、信息化等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造成偷窃与毁损图书行为的实施成本降低。未对实行全开放一体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具体工作岗位性质的变化,提出相应的岗位设置条件、任职条件与岗位职责方面的配套要求来弥补新出现的薄弱环节。
当然,全开放一体化模式本身可能仅是一个管理的理念,而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案,需各高校图书馆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变通实施。但即便是一个理念也应充分考虑到该模式实施后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它担负着更多的育人功能,这种功能的任何削弱与损害,其后果都是灾难性的。而高校图书馆在从封闭管理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变过程中,较多地考虑了“服务读者、方便读者”的原则,未考虑其对环境育人功能的影响,故而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正是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了全开放一体化模式实行后带来诸多乱象。这些乱象的发生损害了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育人功能,因此有必要对该模式进行修正。限于篇幅,笔者将另行撰文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本文系金陵科技学院科研基金(党建思政及学生教育重点专项)“高校图书馆运行模式与环境育人水平提升的关系与方法研究”(项目号:jit-xsgl-201002)资助]
参考文献:
1.周筱,李嘉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行为与空间要素的相关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12)
2.向来生,诸葛福民,郭加书.高校育人环境分析与优化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12)
3.夏有根,徐一忠,潘继进.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服务管理模式几点问题的探讨[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8(4)
4.周红卫.财经院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及其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09(11)
5.陈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05(25)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1169)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