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私塾教育与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私塾教育与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从五岁进入私塾,一学就是五年。

私塾和后来出现的小学虽然性质上是相近的,但课程和学习方法都有极大的不同。前者只学一种课程:古书,学习方法主要是背诵;后者却要分成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等科目。进入私塾之初,首先要学的是《百家姓》和《千字文》,待这两种蒙童读物读烂、背熟之后,接着就进入了《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等著作的学习。对于古书的学习都是要求做到从头至尾背得烂熟之后,才可以丢掉不读,开始一种新古书的诵读的。比如说,你认为《诗经》你已经学好了,不必再读了,你就要将它放在老师的面前,行个礼,然后转身背诵,从第一篇《关睢》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背起,一直背到最后一篇《殷武》的最后一句“旅楹有闲,寝成孔安”为止,老师认为你背熟了,才同意你不再读此书,而另读新书。

除了学习并背诵上述那类古书之外,还读了《古文观止》《千家诗》等等著作。我感到的是,以一个儿童来学习古书,譬如说《唐诗三百首》中的部分诗篇,以及《论语》《孟子》由于接近口语,较为浅近,且取譬生动(如《孟子》),因而不是基本上能够理解,还多少可以引起学习兴致。我认为,有些书,像《周礼》《礼记》,特别是《尚书》这样古奥难懂的书,要一个年龄只有几岁的儿童来读它,背诵它,索然无味,盲昧不解,苦不堪言!

但有些书,如《古文观止》之类,由于学习时间较晚一些,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再加上它所记录的记叙文、论说文等等,大都写得很生动,形象,读起来也津津有味,令人回味无穷。至于一些抒情性散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之类,读来更是令人回肠荡气,兴致盎然,其乐无穷。与诵读《尚书》的篇章感受有霄壤之别。

这就是我在童蒙期所受的语文教育,这是全部教育。既是关于语文的、文学的,也是关于文化的和历史的。传统教育本来是经史子集、文史哲浑然一体,不可条分缕析的。

这五年私塾所学到的东西,说实在的,比后来的正规大学中文系四年所学的东西都要多。前几年在一次学术座谈会上,听到北大的费振纲先生谈:现在大学学生中认真读书的风气很令人忧虑,他带了一个博士生,指定那个学生在一年之内必须将《诗经》通读一遍,不想一年之后问他,他竟然基本上没有读,真令人不胜感慨!

传统的私塾教育并非是没有缺陷或局限的,不必无保留地赞美它,但它的强调背诵的方法,确实是很有其可取之处的。童蒙时期的心灵,像一张纯净无尘的白纸。他在此时的所习所学,常常永生地刻在他的心灵上,与他的生命相始终。所谓“器成彩定,难可翻易”。尽管早年我所背诵的东西,并不都是我能够理解的;但这些背诵过的东西到后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理解力的提高,渐渐都理解了,并且像刻在心上一样忘不了,这对于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工作,真可以说是受用无穷。凡我幼时读过的古书,几乎都可以招之即来,想到就用,不必临时一一去查书,哪句话出自哪本书,以及哪本书的哪一章等等,真是方便无比。成年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有些看过的东西也很想把它们背诵并记下来的,却常常力不从心,当时即使背过了,很快又会忘掉,远远无法达到像儿时背诵过的东西那样记得牢靠。

(选自《名家谈语文学习》)

美文点读:

作者首先介绍了自己五年私塾背诵的内容以及背诵的方式,并指出通过背诵已经学习了“文史哲”诸多方面的知识;接着不无遗憾地举了北大博士的例子,这事实上暗中批评了现行的语文教学方式――背得实在太少了;最后,作者以自己的理解和经历总结了私塾教育的可取之处。近年来,“读经典”成了争议的话题,诚如作者所说的,“私塾教育并非是没有缺陷或局限的”,但那种背诵方法实在值得我们借鉴。

阅读思考:

1.请分点概述私塾和现今的小学的不同之处。

2.第六段作者为什么要举北大博士生不读《诗经》的例子?

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以哪些亲身经历证明了私塾教育的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