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方式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方式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由于规模小、资源相对匮乏等劣势,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这一问题在本轮次级贷金融危机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借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认为中小企业应以竟合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竟合对象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竞争 中小企业 竞合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四川省为例,从2006年到2009年,即使足在全球经济大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在全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接近50%(参见表1)。但是,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出口型中小企业主要集叶1在依赖传统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样以四川省为例,对外贸易出口的产品以服装、钢材和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为主,这些产品开发主要依靠仿制和引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多数企业对外贸易只能以低价取胜,极易遭受反倾销、出口配额、技术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其次,这类企业利润空间小,容易受到成本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都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压力,削弱其产品竞争力,降低其盈利空间,这些问题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照露无疑。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对中国沿海地区中小外贸样本企业的调研发现,本轮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影响极大,86%的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受到了较大或很大的冲击。如何摆脱这些不利因素,一方面进入国际市场,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竞争力,把握机会进一步扩大,是当前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演化博弈的思想,希望为此类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解决思路。

二、出口型中小企业竞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演化博弈论是将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是演化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手段。该理论一股以随着时间变化的某一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动态的演化过程,解释群体为何达到以及如何达到目前的一种状态。

当前演化博弈论没有标准分析范式,但总结相关理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行为主体有限理性假设。假定行为主体程序化地采用某一既定行为,它对于经济规律或某种成功的行为规则的认识是在演化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修正和改进,进而产生出一般的规则和制度作为行为主体的行动标准。在这些一般的规则下,行为主体获得“满意的”收益。对比博弈论,这一点与现实情况更相符合。二是强调不确定性的作用。演化博弈将演化过程看成是一种试错的过程,认为不确定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该理论认为在多数情况下不能用概率分布来描述不确定性,但是如果确定选择过程的适应性标准,仍然可以预测演化过程的长期趋势。三是时间的不可逆性。演化博弈认为时间不可逆,行为主体演化的状态和初始的时间状态密切联系。

下面,我们在中小企业有限理性的假设下,给出出口型中小企业竞争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

假定存在两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代表性中小企业:企业甲和企业乙,两家企业都是有限理性企业,面临着复杂的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存在着理性层次较低,学习速度较慢的特点。在同一市场上,二者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当两个企业都采取合作策略的时候,它们分别可以获得的收益VbV2,如果企业甲采取竞争策略,而企业乙采取合作策略,则企业甲获得额外的收益f2,而企业乙损失这笔收益f2,同样,如果企业甲采取合作策略,企业乙采取竞争策略,则企业乙获得企业甲损失的额外收益f1,如果两家企业同时采取竞争策略,则获得的收益低于合作时的收益,分别为v1-d,v2-d,其中d为双方的竞争损失。如果企业甲有x比例采取合作策略,则采取竞争策略的比例为1-x;企业乙采取合作策略的比例为y,竞争策略的比例为1-y。其中d>f1,d>f2,则有矩阵如表2。

则,企业甲采取合作策略时的收益为U1=y*v1+(1-y)(v1-f1),采取竞争策略时的收益为,U2=y(v1+f2)+(1-y)(v1-d)那么平均收益U=xU1+(1-x)U2,此时可以得到企业甲采用合作策略的动态变化,即复制动态微分方程:

dx(t)/dt=x(U1-U)=x(1-x)[(f1-f2-d)y+d-f1]

(1)

同理,可以得到企业乙的合作策略复制动态微分方程:

dy(t)/dt=y(U1-U)=y(1-y)[(f2-f1-d)x+d-f2]

(2)

这样,二者的合作竞争演化过程就可以由方程(1)和方程(2)描述,根据两个方程可以找到系统的平衡点为

(x,y):(0,0),(1,1),(0,1),(1,0),,(f2-d/f1-f2-d,f1-d/f2-f1-d)

这些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可由该系统相应的Jacobian矩阵的局部稳定性获得。对方程(1),(2)进行求导,则Jacobian矩阵为:

则该矩阵的行列式为:detJ=(1-2x)[(f1-f2-d)+d-f1](1-2y)[(f2-f1-d)x+d-f2]-x(1-x)y(1-y)

(3)

该矩阵的迹为

trJ=(1-2x)[(f1-f2-d)y+d-f1]+(1-2y)[(f2-f1-d)x+d-f2

(4)

由此,可以得到Jacobian矩阵在这五个平衡点的行列式的值和符号,以及迹的值和符号。由此判断这五个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由表3可见,在五个局部平

衡点中仅有两个平衡点具有局部稳定性,也就是企业在竞争和合作博弈中的进化稳定,它们分别对于与企业分别采取竞争策略和合作策略。另外,在该系统中还存在着两个不稳定的平衡点和一个鞍点。

根据演化模型发现,双方采取竞争行为,以及双方采取合作行为,都是不稳定情况,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们总是倾向于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情况,这就是一种竞合行为。Hamel,Doz,Prahalad(1989)等人认为,所谓竞合是指与直接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美国耶鲁管理学院拜瑞・J・内勒巴夫和哈佛商学院亚当・M・布兰登勃格认为:“创造价值是一个合作过程,而攫取价值自然要通过竞争,这一过程不能孤军奋战,必须要相互依靠,企业就是要与顾客、供应商、雇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两位学者酋次将competition和cooper~ion组合成为co-operation,是指竞争中求合作,合作中有竞争。他们还认为:竞争与合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实现共存共荣,一起发展,这是企业竞争所追求的最高境界。Brandenburger,Nalebuff(1996)将这一概念发展,认为“当共同创建一个市场时,商业运作的表现是合作而当进行市场分配的时候,商业运作的表现即为竞争”,“合作竞争是一种超越厂过去的合作以及竞争的规则,并且结合了两者优势的一种方法”(群瑞・内勒巴夫、亚当・布兰登勃格,2000)。Loebbecke(1997)等研究了基于合作竞争的知识转移以及合作竞争组织间知识分配理论;Kenneth Preiss,Steven LlGoldman和Roger N.省略h Preiss,1998)。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将企业的合作竞争者视为创新.组织学习、互补性产品、核心资源、学习和能力等的关键来源,并指出了企业与合作竞争者之间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成思危,1998;黄少安,2000等)。

根据如上的分析,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其竞争行为的演化规律,即从侧重个体竞争行为演变成为侧重竞合行为,选择合适的竞合对象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机遇和空间。

三、出口型中小企业竞合对象分析

(一)生产同质产品的中小企业

与这类企业竞合通常形成中小企业集群,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借助集群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当前众多国家中小企业集群参与国际贸易均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以“中小企业王国”意大利为例,该国平均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仅为4.3人,但其中小企业集群,如集中在伦巴第的科莫丝织品小企业群,集中在贝尔加莫的家具业小企业群等在该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做的贡献超过一半。在欧洲服务业中,平均每个中小型跨国公司的关联企业就有四家,每个制造业企业平均有三个关联企业(晏雄,2003)。在我国大陆,除浙江等传统中小企业集聚省份的中小企业集群效益明显外,四川等内陆省份的中小企业集群也为各自省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成都武侯鞋业集群为例,该集群已拥有制鞋业及配套行业企业3000余家,年产值100亿元,其中有近80%产品出口,主要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中亚以及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出口量保守估计已达3000万双/每年(周红芳,2008)。

相比单个企业,中小企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有利于出口产品成本的降低。首先,集群可以使企业降低投入要素的成本及相关费用。由于集群的集聚优势,企业往往能够获得大量的廉价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也可以低成本享用一些基础设施和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此外,集群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邢孝兵、徐洁香,2004)。交易费用具体包括事前的搜寻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拟订契约的费用以及事后的监督费用和违约的风险等。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可以限制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这样,我国中小企业就可以跳出劳动力成本低的单一优势,借助集群作用,多方面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创造更多的出口成本优势。

第二,有利于企业应变能力的提高。中小企业集群能够创建获取专门信息和知识外溢的便利条件。在集群内,众多小企业与服务单位和政府机构群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蔡宁、杨旭,2002),以帮助企业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以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避免或降低因市场变动造成的损失。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这一快捷反应能力具有竞争上的独特优势。

第三,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实现,并形成创新与出口的良性互动。首先,集群内同类企业的聚集,使其竞争激烈程度远超过分散的个体,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在集群内得到充分展现。相互间的竞争压力,要求集群内的企业必须边干边学,并将竞争的压力进而转化为创新的动力,所以每个企业都设法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其次,由于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存在,中小企业集群不仅降低了创新在技术上的难度,也增大了创新发生的几率及其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并且又能共享各种创新资源和服务;最后,中小企业集群内的技术扩散和知识传播的速度要明显快于非集群化的企业。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企业具有空间的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这都促进了技术的扩散和知识的流动。

第四,有利于形成品牌优势。中小企业集群克服了中小企业自创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和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的限制,可以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方式创造集群品牌,谋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

(二)占支配地位的跨国企业

与占支配地位的跨国企业竞合通常形成战略联盟。中小企业参与战略联盟可以为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提供难得的机遇和空间。如在美国的汽车业产值中,30%来自韩国的组装,17.5%来自日本的零件和高级技术,7.5%来自德国的设计,4%来自我国台湾和新加坡的非关键零部件,美国本土的制造产值只占36%(黄泰岩、金铁鹰,2008)。通过参加战略联盟,中小企业可以增强自身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我国江苏昆山市配套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

现状(胡明,2007)也论证了这一观点。

相比单个企业,参加战略联盟的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有如下优点:

一是有利于中小企业进入目标市场。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源相对匮乏,难以和跨国公司直接竞争,从而很难进人目标市场。实力的悬殊也决定了其在对外贸易的早期不可能采取新建、兼并、收购等方式兼并对方企业,进而追寻国际竞争优势。参加战略联盟,利用对方在市场开拓、产品营销、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有效解决不熟悉当地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不易控制等难题。

二是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从而增强进入国际市场的实力。同时,由于存在技术溢出现象,参加配套的中小企业在外生性创新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台州市、温州市等众多生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群,通过为福特、德尔福、依维柯等跨国公司生产配套汽车零部件的方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内分工体系,逐步掌握了较为先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占领了部分汽车零部件的国际OEM市场和售后维修市场(俞毅,2004)。浙江的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不仅从跨国公司的产业内分工中收获了技术溢出,具备了开展国际竞争的实力,而且也在这一领域里孵化出了诸如万向集团之类的大型企业。

三是有利于中小企业规避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国际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同时中小企业国际化经验匮乏,单靠自身实力很难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借助战略联盟方式,与跨国公司合作,借鉴学习相关经验,可以帮助我国中小企业绕过有关壁垒,大大降低各方面风险。

(三)竞合对象的选择基准

选择合适的竞合对象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强其国际竞争实力,根据上文的分析,除有利于企业创新等共同优点外,选择不同的竞合对象的优势稍有不同:中小企业与生产同质产品的中小企业竞合,主要是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追求协同能力,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只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资源的限制,要直接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存在着一定的难处。而中小企业参加战略联盟,多来自企业规避直接竞争和国际市场风险,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服务来实现国际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竞合对象的选择标准是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而不应拘泥于某种具体形式。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遵循其行为演化的一般规则,即从单一的竞争行为演变为和其他企业的竞合行为,以中小企业集群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规避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劣势。做到这一点需要中小企业自身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说,应当把握竞合本质,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首先,中小企业应转变自身观点,认识合作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积极参与和竞争对手的合作,把握机会提升自身实力,其次,中小企业应慎重选择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的一般原则是有利于双方开发并占领新的市场,降低各自进入和退出风险,即能实现双赢或多赢,所选择的竞合伙伴必须要有合作诚意,具有互求互补的核心专长或优势,并且这种专长或优势还要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点对构建战略联盟尤其重要。再次,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积极将信息技术导人传统工业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最后,中小企业应注重创新,将增加产品的差异性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立足点。

从政府的方面来说,政府应扮演好公共服务的角色,为中小企业集群和战略联盟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降低企业交易及创新成本。同时,政府应该采取优惠措施,积极推动相关中介服务体系与科技服务体系的发育发展,包括建立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测试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竞争行为的有效开展提供外部条件保障。其次,政府还应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旨在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标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严格产品性能要求、产品安全标准以及环境标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要适时建立或帮助建立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创造条件。最后,政府应加快金融制度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资金瓶颈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及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身资金积累来扩大生产,银行贷款较难。我国新建立的三板市场还相对初级,融资的有限性和困难性要求政府提供适量金融服务,如政府出资设立种子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