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有效培训教师课堂观察能力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有效培训教师课堂观察能力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技能,也是各类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对课堂观察技能的培训,一般的作法,是设置专题讲座,由专家来介绍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培训时间短的只有半天,长的不过两天。对课堂观察能力的培训,如果只停留在讲座层面,通常只能让教师对课堂观察形成一种初浅的印象,有所了解,并不能真正掌握。如果对课堂观察的培训,用到太多的时间,如2~3天,往往又因为时间限制,环节众多,难以组织,也不太现实。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对课堂观察能力的培训,必须把握好培训设计的针对性,培训中的实践性,培训后的持续性。

一、培训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具有针对性

这里所指的课堂观察,区别于教师日常的课堂自我观察,主要有四个的不同之处:一是以专门的技术作为手段,借以诊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它必须借助于专用的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技术设备等)完成。二是有特定的研究方向,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往往要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等维度中选取若干个观察点来加以观察。三是课堂观察的结论,要用以诠释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分析课堂教学的优点、特色、不足,提出问题改进的建议。四是常常会以一个团队来进行,除了授课者外,至少3~5人。

显而易见,课堂观察能力培训的内容,包括:能够全面理解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了解课堂观察的技术手段,能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观察量表,能够从课堂教学中获取所需要的事实和数据,能够用观察数据来进行分析、归纳、诠释和改进。如此众多的目标,仅花三两天时间,仅靠一两个讲座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对课堂观察能力的培训,在培训的设计方面,必须进行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地开展相关活动。

首先,要对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进行培训。可通过专题讲座来进行。必须对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的理念培训,全面地向学员介绍常见的课堂观察的技术手段,让学员了解课堂观察的本义、实质和基本要求,形成整体认知。当然,还可以提供阅读书目,通过学员自学完成。

其次,要让学员有机会运用课堂观察的基本技术手段。至少要安排1~2次集体观察活动。应设置专门的集体观察环节,让学员在一起实施观察,设计课堂观察量表,获取观察数据,撰写课堂观察报告,让教师在参与和实践中获得体验和提升。还可设计独立的教师自主完成的录像观察环节,让学员通过亲身参与,掌握基本的观察技术。

第三,要让学员有机会组织课堂观察活动,引领课堂观察。可设计岗位实践环节,让教师亲身组织、实施至少一次课堂观察活动。要让学员结合自身的学习体验,回本单位组织课堂观察活动,在与团队的合作中,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观察,改进教学。

二、培训中加强实际运用,注重实践性

课堂观察能力的培训,必须是聚焦课堂,基于实践的培训。培训中,应多提供学员自我练习的时机。既可以的现场教学观察,也可以录像课观察,还可以组织有主题的学员自主完成的录像课观察。

一般而言,对于集中培训,公开课的现场观摩比录像课的间接观察要直观。在无法进行现场观察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进行录像课观察。观察活动,关键在于通过全体学员参与,实战演练,在专家的引领和同伴的合作下,完成课堂观察的流程,完成对一堂课的具体观察和诊断。

组织录像课的观察,必须提供具体案例,让学员在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下,进行自我练习。一类方法是,让学员就培训中实际参加过的集体性的课堂观摩进行录像观察,调换观察维度,变换技术手段,自行设计观察量表,自行得出观察数据,解释课堂。另一类方法是,提供一堂以住培训中集体观察与研究过的课堂录像,或观察,或学员自主独立观察,让学员自行制订观察方案,得出观察结论,和已形成的观察与研究结论进行对照分析,比照提高。

在实际培训环节,对课堂观察能力的培训,必须突破三个方面的难点:

一是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主要是解决观察什么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三条:①根据观察者自身研究的需要。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兴趣和专长,根据自我解决问题的需求,设置自我认可的观察量表;②基于被观察者的要求。可以根据执教老师自身的教学特色,或实际的教学困惑与需要,或必须通过观察来解决、提炼的问题等设计观察量表;③观察小组协商讨论形成,或基于本堂课的重难点,或本类课的教学方法,或某一教改特色,观察小组通过交流研讨再决定。

二是课堂观察组织程序的完备性。以集体组织开展的课堂观察,基本环节有三个: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课前会议,主要是授课教师与观察教师的沟通,交流,确立观察的内容,设计出课堂观察的量表。课中观察,是执教教师授课,观察小组实施观察,获取观察数据的过程。课后会议,旨在通过执教教师的课后反思,观察小组数据汇报,各小组提出观察的基本结论,分析教学中的实践问题。课堂观察的三次会议,因时机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各有侧重点。在组织时,必须全面兼顾,不能因时间紧、人员难以集中等各种客观原因而忽视甚至省略。

三是课堂观察数据的获取与结论分析。刚开始进行课堂观察,由于技能的缺乏,在课堂上,往往会手足无措,手忙脚乱,不知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观察前,应提前熟悉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使观察量表尽量与教学环节相联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便于记录。在观察中,应抓住关键信息记录,万一有个别信息记录不全,应继续进行观察,通过课后与教师、学生沟通或录像分析来弥补现场观察的不足。在汇报观察结论前,应通过小组合议,在基本事实明晰的前提下,独立得出观察结论和观察建议,应避免个人的主观意见和受其他组观察结论的影响。

三、培训后加以应用指导,保持持续性

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不仅在于培训组织进行中的有效,更在于培训后的实际应用。对课堂观察的有效培训,应尝试建立培训后的指导机制,对培训学员进行定期的后续指导,以避免培训过程与效果两张皮、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民主、合作、交流、共享的团队文化。在学校层面进行课堂观,一般应以备课组、教研组的形式来开展。因此,要指导学员,重构教研文化,争取备课组、教研组的支持,避免孤军作战,孤立无助。如果是以跨校、区域的课堂观察,更需要建设包容、理解、共享的教研文化。

二是适时争取专家的专业支持和引领。课堂观察作为一项专门的技能,有基本的理论作支撑,涉及教学论、课程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哲学等多个层面的知识。课堂观察的实施,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在实施之初,往往由于经验不足、理论上的模糊,导致难以起到应有的成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争取专家的支持和专业引领,组织好观察前的培训和观察活动设计,避免由于基本技能的缺失,既不能设计出针对课堂教学的观察量表,也不能有效的从课堂中获取有用的数据,更不能有效的分析和运用数据。既便经历若干次实践,可以独立设计、组织实施后,在课堂教学的建议方面,专家的适时指导,也是必要且有益的。

三是以课堂观察为突破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课堂观察,是一个分析课堂,研究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理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的过程。观察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特别是,课堂观察报告的撰写,是一次规范的科学研究过程。在报告时,要从执教者的现有水平、学生的实际状况、课堂中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入手,实事求是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建议,既避免过多的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否定或建议,又要避免从纯理论的角度来重构甚至课堂。课堂观察,表面上要运用技术手段,依赖技术手段,本质上,是要回归到学科教学本身,回归到教育教学理论本身来研究课堂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是高质量观察的前提。因此,应以观察为突破口,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研究水平。

四是尝试通过课堂观察,开展课例研究,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课堂观察是一种技术,通过多次实施,教师基本都能理解和掌握。课堂观察的目的,是通过量化的、可观测、可记录、可推论的数据来分析课堂,提出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课例研究是一个课堂改进的实例,要求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寻找自身教学与他人经验的不足,寻找实践课堂与教育理论的不足,在改进教学中学会研究课堂,提升自我素质。课例研究的价值取向、团体研究的方法与课堂观察一脉相承,因此,将课堂观察作为课例研究的手段,能有效提升课例研究的实效性,也能让课堂观察获得持续开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