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包班教学背景下美国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及其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中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带有鲜明的文化烙印,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教育观念。美国小学普遍实行包班教学,教师对学生实行基于尊重、理解和等待的纪律。相比较而言,中国小学班级管理注重服从与竞争,强调行为训练。美国小学的做法对我国创新小学德育与班级的管理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包班教学;班级管理;中美比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2-0017-04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德育、班级管理都是一种文化存在,形形的教育现象折射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文化差异。在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努力提升和改善学校德育实效性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开展比较研究,借鉴他山之石,为中国德育增添活力。本论文拟结合笔者在美国纽约访学过程中的学校观察,对中美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进行初步比较。
一、美国小学的包班教学
美国公立小学比较普遍的教育安排是教师包班上课制:每班设一或两名主任老师(一般为一名),负责本班三十名学生的主干课程。主干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社会学习、科学四个学习领域,音乐、美术、体育、外语则由本校专业老师在专用功能室里进行教学。主任老师在教学中也会组织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但基本上不进行这一方面的专业教导。
主任老师每天的工作是这样的:早上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做好上课之前的准备,给提前到校的学生布置一些活动或者任务;组织全天教学,如果学生要到功能室上课,教师要带学生到功能室,下课后把学生带回本班教室;学生放学回家后,教师要整理教室、备课,为第二天的教学作准备。
二、美国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举例
在包办教学的背景下,主任教师如何进行德育和班级管理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小学二年级老师维持纪律和秩序的例子。
开学第一天上午,我来到教室时,班上的两位主任老师正在指导学生用彩笔制作一个名签。学生们先在聚会区讨论,老师提示学生该如何使用彩笔,叮嘱学生如果彩笔掉到地上要及时捡起来,不然笔会损坏或者会把老师或者同学绊倒(美国小学的纸、笔都是由学校免费提供的公共财物,不是学生从家带来的个人财产)。学生们回到桌前,着手在一张名片大小的纸上设计名签。十分钟后,老师提示学生:如果名签已经完成,请将它放到教室矮桌上的红色篮子中;如果名签没有完成,请将它放到黄色篮子中。老师解释说:“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很多作业都不是一天之内可以完成的。没有完成的作业和已经完成的作业要分开来放,这样就可以给下次使用带来便利。”名签上交完毕,同学们再次来到聚会区。
本次聚会的主题是学习排队。男老师在小白板上贴出了三张人物简笔画,这三幅画依次展示了排队的三个要点:眼睛看前方;两手放松下垂;安静,不发出声音。老师讲解道:“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比如从现在的教室走到礼堂,这时,我们要考虑应该怎么走。”学生回答说要排队,老师说:“是的,我们需要排队,排队走可以让我们比较快地完成地点的转换,也确保老师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下排队的要领。首先,眼睛看着前方,这样能防止你被其他信息所吸引,防止掉队;其二,两手要放松下垂,这意味着手里不能有玩具,不能相互追打;其三,不发出声音,当我们在教学楼里行走的时候,其他教室的同学正在进行着各自的学习,如果我们说话,就会影响到他们,让教学楼显得秩序很糟,而且,说话也会影响走路速度。”详细讲解之后,男老师离开小白板,亲自为学生示范排队时应该怎么走:他两眼看着前面,两只手臂自然下垂,不开口说话,很专注地从教室后面走到教室门口,而后,他转过身来,问同学们是不是明白了要领,并且请一个学生来试走。被点到的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很认真地走了一遍。老师又点了两位同学试走,并对他们表达了欣赏。然后,同学们依次离开聚会区域,在教室后面拿起自己的午餐包(部分同学吃学校提供的午餐,没有午餐包),在教室前排起队来。
排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而美国小学基本没有全校性的展示、竞赛活动,在楼道里排队走,是向学校全体师生展示本班风貌的主要方式。当然,这种展示不是用喊口号来引人注意,最关键的标准就是安静、整齐、迅速,最好是不要引人注意(即不打扰别人)。两位主任老师共同整队,女老师站在队伍的后面,男老师站在队伍的前面。关于排队行走,两人规定了本班的专用手势:老师单手握拳,做成“树大拇指”的样子,如果大拇指朝上,说明队伍状态很好,可以前进;如果大拇指横过来,说明队伍状态还不够好,需要调整;学生调整好了之后,老师才慢慢地把手腕转动90度,队伍继续前进。教室在三楼,每下一层楼,老师都要停下来检查队伍情况,确定状态不错之后才继续前进。
大家来到食堂。老师安排学生席地而坐,之后告诉同学们二年级的就餐位置,强调二年级有固定的就餐位置,但二年级的三个班不再划分固定位置,在午饭的时候不要拒绝其他班的同学坐在身边,并且要把一起就餐看作社会交往的重要机会。继而,老师强调了其它的要求:一是走路要慢,不要撞到别人,因为大家手里可能有食物和饮料;二是食堂提供几种垃圾桶,分别用于回收各种垃圾,同学们在吃完午饭后要将各种垃圾分类放好;三是就餐结束要清洁自己的位置。
因为是开学第一天,所以,老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讲解学校生活中的纪律,每次的讲解都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不断地请学生提问、发表观点,而后老师再进行讲解。讲解非常细致,老师也很有耐心。那么,一次讲解之后,学生是不是都能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照办呢?
事实并非如此。在其后的学校观察中,我们发现,在小学一至三年级,排队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老师们也总是很耐心地花大量时间来整队。下面是三年级的一个例子。
下课时间到了,主任老师史谛夫来到教室接学生。他进教室时,学生们正在音乐老师的指挥下“群魔狂舞”。看到这个场面,史谛夫很高兴,对音乐老师的杰出工作表示赞赏,也对同学们表示欣赏。音乐老师停止演奏,跟同学们说再见。一部分同学开始安静下来,排队,老师很高兴,很大声地表扬:“谢谢你准备好了,杰克,瑞夫……”然后,老师开始倒计时五个数,其他同学也随着这个号令陆续排进队伍里。老师边数数,边拍着一个个学生的头,对其排队情况进行点评:“(凯莉)准备好了,(莲达)准备好了,(杰夫)快好了,(雷克)快好了,(瑞夫)准备好了……”数到“二”之后,老师又重点拍几个学生的头:“(杰夫)还是快好了?(雷克)还是快好了?”这种提示、点评,是老师以柔克刚的一种策略。在老师的提示之下,学生慢慢安静下来。
综合上面的例子及其他见闻,我认为,美国小学教师开展德育和班级管理的方式具有很多与中国不同的特点。
首先,美国小学老师在维持纪律时主要是讲道理,而不是发脾气。以整队为例,学生从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整队,直到三年级,老师还在整队。老师并没有发脾气,批评学生“我都说了一千遍了,你们还是不听”,而是很温和地提醒学生排队,用即将开始的学习任务来吸引学生排好队。
其二,美国小学老师在维持纪律时多提出“要做什么”的正面要求,而不是“不能做什么”的否定性命令。老师会说“现在让我们排好队,每个人和排队伙伴一起站好”,而不是说“排队时间到了,不要玩乐器了,不要看书了,不要……”当有同学的课堂发言被同学嘲笑时,老师会说“我们要表示尊重”,而不是说“不准嘲笑同学”。提出正面要求,可以清楚地提示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怎样的肯定性品质,如诚实、友爱、尊重;而否定性命令虽然看起来清楚明白,但学生只知道不应该做什么,但并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品质,如“不嘲笑同学”并不等于“尊重同学”,因为如果既不嘲笑也不做其他事,这位同学实际上漠视了同学的发言,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尊重。
其三,美国小学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细致入微,没有过高要求。以排队为例,老师不仅提出要求,还进行细致讲解和示范,将排队变成了一个很正规的练习过程。同时,美国老师规定的纪律往往是维持学校生活和课堂秩序的最低标准,比较容易做到。以美国教室规则为例,老师对坐姿、站姿没有规定,在集会区域听讲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位置,东倒西歪地坐着,只要不开小差、不影响其他同学就好。
其四,美国小学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不忘表达欣赏。我目睹几位老师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她们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这样的:“某同学现在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没有加入我们的聚会,这并不是说他不好。他是个很优秀的人,将来可能会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文学家,不过,他现在没有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多给他一些时间来作好准备。”这种细致、耐心的批评方式是美国老师维持纪律时最常用的方式。
其五,美国小学老师重视让学生自己反省。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老师并不进行过多的批评,也不会罚站、体罚,或者把学生赶出教室。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聚会区域听讲或讨论,另一个部分是在桌前完成各种作业。在聚会区域出现纪律问题,如说话影响教学,老师先是积极提醒“请保持安静”“请尊重同学的发言”,如果不奏效,就会把犯错的学生赶到聚会区域外面的桌前坐下,等他“准备好了”再过来。在完成作业时出现纪律问题,如吵闹、不做作业,老师积极提醒如果不奏效,就会请其到单独的桌前安静反省。如果有时间,老师会与这位同学耐心交流,直到他明白此时的规则为止。
其六,美国小学老师多采用个别教育方式,不会树立身边的榜样。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老师会以个别方式来表示欣赏、感谢;而对于表现不当的学生,老师同样会以个别方式提供帮助、指导,而不是在全班批评教育。美国老师不对学生搞特殊化,不会教导学生“向某某同学学习”。
其七,美国老师不会对班级、小组进行排名,不会利用排名给学生带来压力。美国学校不评选优秀班级,老师也不会评选优秀小组,优秀不优秀,校长和老师只能暗中观察但不能公示。
其八,美国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全部是亲力亲为,没有学生干部来分担责任。任用一批能干的班干部,基本上是中国成功老师的普遍秘诀,但美国学校不设学生干部,老师要亲自承担各项学生管理职责。
四、美国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就纪律的实际效果来说,美国小学低年级学生基本上是比较混乱的,老师要不断地进行课堂组织工作。然而,到了四年级,当老师说要集体外出时,全体同学都能很迅速地排起队来,不需要老师带队就可以直奔目的地。这种状况似乎暗示了一个一直困扰中国社会问题的部分答案:中国小学生都是很听话、懂礼貌、遵守纪律并且乐于助人的,可是,为什么孩子越大,纪律状况却越来越坏,到了成年,中国成人社会的公共文明状况都很成问题;美国的小学生似乎不懂规矩,可社会的公共文明状况却普遍很好?
我将美国小学的纪律方式提炼为“基于尊重、理解和等待的纪律”:“尊重”指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因而愿意给学生讲道理,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理解”指理解学生,理解小学生有着丰富的兴趣,不能收放自如地调节自己的言行,理解小学生的规则学习是需要时间的;“等待”指愿意给学生留出成长的时间,实现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上一点一点的进步,逐步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
相比之下,中国小学并不愿意等待学生慢慢成长,而是利用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小学入学时提出较为严格、死板的各方面规定:每天要穿校服,在校园行走要讲秩序、懂礼貌,见到老师要举手敬礼,上课时要专心听讲,背坐直,两手平放在桌上或者放到背后……在落实这些要求时,老师常规性地采用班级或者小组评分排名,利用集体荣誉来促使同学们互相监督;任用班干部来监督全班纪律;使用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来表彰表现良好的学生,树立榜样;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严格批评,指责他“拖了班级的后腿”……
如果说美国式的纪律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的话,那么,在中国式纪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行为训练。老师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奖赏或者惩罚来迫使学生的服从;利用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荣誉意识,放任一部分学生为了“班组荣誉”而无情地监督、批评同学。而这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所以,小学老师的普遍观点就是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好管的。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低年级时所进行的各种管理,可能为学生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的逆反种下了祸根?
在10岁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觉醒,开始对成人所颁布的各项规矩追问原因或者理由,逐渐意识到有些规矩其实是不恰当的;他们更加重视自己在同辈群体里的地位,更加重视得到同伴的认可而不是得到老师、家长等成人居高临下的信任。于是,他们不愿意做老师手下的乖孩子,不再严格遵守纪律要求,并且对老师的批评、威胁、惩罚或者奖赏不再那么在乎;更不愿意做老师的“耳目”,不愿意在老师面前揭发同学。这也是高年级老师觉得孩子难管的重要原因。
和美国同行相比,中国老师维持纪律的方式有很大差别,然而,中国教育界对于贴小红花、班级评比等习惯做法并没有进行冷静的反思。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都在采用行为主义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希望学生遵守各种已经制订好的规则,却不愿意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对规则的合理性进行细致讲解。原因何在?是不是连老师也很难说明这些规则(如小学所要求的听课坐姿)的合理性,就像有人所说的,老师讲的那些道理“连老师自己也不相信”?
关于学校规章的合理性,杜威曾有过这样的分析。他指出:“学校现时强调的道德习惯,似乎都是特地创作出来的习惯。即使是果断、条理性、勤勉、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忠于所承担的工作,这些学校别谆谆教诲的习惯,都是仅仅因为学校制度是现在的样子必须保护它不受触动才需要的习惯。”“从这时儿童发展的立场来判断,这些规章都多少是传统的、专横的。它们是为了现存的学校工作方式可以继续下去而不得不制订出来的规则;这种学校工作方式缺乏内在的必需的东西,这种缺陷自身,从儿童方面,反映出一种感觉,即学校的道德训练是专横的。”进而,杜威强调,学校纪律体系的问题的根本在于学校与社会缺乏联系,学校中的教学安排是机械的、难以调动儿童兴趣的,如果不能将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转到关注儿童、重视儿童的活动经验的教学上来,学校纪律体系中的问题无法避免。这一观点,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