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翻开真实的忧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翻开真实的忧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宋秋雁的散文集《自己的空间》,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悸动,而这种强烈的感染力就来自她极为真诚的袒露和无比虔诚的诉说。

性情打造“自己的空间”

宋秋雁是不屑于用流行的“私人写作”来迎合市场换取物质上的回报,但也不愿意逃避于现实,咬文嚼字和闭门造车的。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与其说这些文字是她的艺术追求,不如说是她的内心独白,精神写照。我们读到的是这样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尽管现实的种种虚伪和琐碎在她内心不断激起苦痛和绝望的波澜,使她的作品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正如她自己在《远方》中所说的“人类本性中的丑陋实在太多了。贪婪和欲望会将人重重地摔在地上,然后把灵魂摔得粉碎”。但并没有堕入虚无,而是有着一种被坚定的信仰所激发的力量感,“我已经认定了一个方向,无论遇到什么阻碍,我都不会与世俗相伴,与平庸为伍,即使我被碰得头破血流,我也会坚定地向我认定的那个远方走去。”于是,写作对于她来说首先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渡。当情感的波澜转化为文字刻在稿纸上时,内心的不平静就会得到宁息,写作的过程也会变成世外桃源,自己和自己的灵魂在方寸间沟通,这是一种自我灵魂的救赎和净化。“拿起笔来,仿佛牵起了‘自渡船’的那根缆绳,让深深的疼痛在心底泛开来,让流动着苦涩泪水的文字落在纸上。……这些文字落在纸上,飘飘漾漾荡过那条河,穿过精神的荒原,前面就是满眼绿色的岸了。”而对于读者来说,这则是一种分享。人总是需要一些时代的共鸣来聊以的,捧着先贤们的经典的确可以找到归宿,可是总归没有在同一片蓝天下来的亲近,更何况秋雁的散文熔铸了其太多炽热的真情,期盼着与读者对话。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秋雁“呢喃的心声”不仅说出了我们尘封多年的体悟,而且还时刻召唤我们与之进行跨时空的交流,与她一起走过春夏秋冬,品味人生冷暖,感受生命的张扬和沉淀。渴望在文学的艺术空间里让陌生的生命旋律交响合奏,正如她自己所倾诉的那样,“我也愿将自己的心灵理解和欣悦告诉别人,告诉那些熟悉的陌生的朋友,倘若他们也获取一点儿感染,写作者便是快慰的。”就这样,读者的心灵因为阅读的触碰而被感召,得到一份沉静,而得以种下那些曾经的梦想,感受那些往日的风情。在这里,我们重新学会了寻找宁静澄明的“瓦尔登湖”,学会了享受来自灵魂深处悲壮的孤独,学会了与真实的心灵一起悠闲地散步。在秋雁甜蜜的忧伤中,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真实善良美丽,还有理想激情冲动,更有着当代人心灵世界所遗失的宝贵财富。任是谁都会从她文字的感动中重拾那些曾经失落的美好价值,这份被重新唤起的记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充实。于是,我明白了秋雁在营造了自己空间的同时,也有意借此让她的读者找到同样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

一个女人的独自守望

老实说,在阅读宋秋雁散文之前,我曾担心会有类似“女权主义”的咄咄逼人,或者是“小女人系列”的娇柔嗔嗲,甚至“身体写作”的大胆怪戾。如今看来,这种担心成了多余,秋雁的文字是“非主流”的,大抵给人一个传统的印象,可能这就是所谓“熟悉的陌生人”,也因此却更能唤起我内心深处向往已久的相遇。这是一个能坚守住自己梦想的独立女人的文字,我总是钦佩于那些耐得住寂寞,坚持得住自己的人,尤其是女人。

一直发现中国的女人因为被压抑得太久而忘记了怎样开口说出心底的声音,习惯了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一低头,而忘记自己才是最感性的生命体。秋雁显然是她们中的异类,她是不懂得遮掩的,会大声而从容自信地对自己的所爱说“在任何场合下任何艰难中,我都会毫无代价的捍卫你,维护你,我能为你做什么我就会倾尽心力做什么”。我每每惊叹于她那勇敢的表达,又羡慕于她爽朗的洒脱,这不是一种挤眉弄眼的低俗,也不同于哭天呛地的市侩。这是一种有力的单纯的渴求,有力得让我们无法再平和,单纯得让我们无法去拒绝。她不擅长拐弯抹角的隐晦,她会直接告诉你她迷恋什么,她憎恶什么,她迷茫什么,她无奈什么,她把她的一切真心都昭然显露在她的文字世界里,“流露一份真性情是我倡导的风格。”经过这至情至性的文字洗礼后,我突然发现生活变得简单了许多。

当然简单决计不能掩盖她这颗复杂的内心,“我是一个极敏感又极容易多愁善感的人。”或许情感是女人天赋的秉性,我不是女人,只是我知道,现代社会早已把所有人的情感吞噬得所剩无几。很难想象还会有这样一个人,而且是个女人,在漫长的黑夜里,守在自己的书桌前,试图穿透自己脆弱的灵魂,在凄冷的长风中歌唱,对着无尽的晴空流泪到天亮,记录下所有的不满、不忍、不愿,而这种种忧悒的神思因为细腻而变得绵长和幽深。她说她是一个敏感的女人,于是世界与她矛盾重重;她又说她是个完美主义者,于是世界与她格格不入;她甚至说她从不害怕寂寞和孤独,“我愿意承受孤独。我愿意享受孤独的境界”。总之她内心是宁静的,是充实的,所以她才更喜欢在“自己的园地”里享受独处的安逸和思考的丰富,只有在这里才会有回家的感觉,回到那片梦幻般的“林子”里,回到那个令人慰藉的“地坛”,回到那有着宁静祥和的“远方”,回到一个真正属于她的真善美的世界。

真切文字的灵动抒写

现今假清高的知识分子把掉书袋当作特权来制造一种人为的落差,这股流行的热潮不自觉地让我怀念起鲁迅先生那时的“闲话风”来。我想秋雁是“怀旧”的,与人亲近确乎是她文字扑面而来的特色了。无论是文章的结构安排,还是语句的组织,甚至字词的拿捏,她都力避艰深晦涩,仿佛是随心拈花。这种可亲感随处流露在她短小的篇章中,家常的意象,耳熟的言语,日常的情境,无不给人一种邻家女孩的感觉。她用不再难懂的语言和俯视的态度重新唤起了读者对文字的兴趣。

而当你更进一步走进她时,你会发现还有一个更为开阔的想象空间等你去拓展。文学这灵性的产物,多半是脱胎于情感的想象,而作家无疑是那群具有优美想象力的人,人们爱阅读恐怕也是出于对精神飞翔的渴望吧。秋雁的想象,有点类似于在天空不高处飞舞的风筝,情感作为想象的依托,就是那风筝下面厚实的土地。这份想象有太多来源于这个熟悉的现实,这是她情感的诉求之源和生命的升华之处,无论是出于俗世的规避,还是基于理想的追求。毫不夸张的说,在她虚拟的世界里,读者都会情不自禁地迷醉于她精心酿造的文字和灵动鲜活的比喻中,它们是如此富有跳跃性,拥有着非凡的魅力。这些文字不仅流溢出作家本体“毫无顾忌”的情感,如对爱情的痴狂,对友情的真挚,对亲情的无私,对一切人类美好的憧憬,对一切生活意义的假设,对一切生存状态的虚拟,将物化的世界在这白纸黑字间重塑了外貌。更是帮助了读者筑起自己的情感想象空间,面对这些随处可及的华彩文字,“我的眼睛里灌满了泪水,一颗颗清泪洒落在树的根端,然后变成金子,灼灼发光。”“月光如水银浇洒下来,静静簇拥着我的灵魂,我感受了被抚慰的温柔。”我们也被作家插上了翅膀,离开湿润的土地,飞向远方,一起去天空遐想。

作为一个散文创作者,秋雁的作品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那浪漫的情调。不同于花间派的风花雪月,也不是拜伦式的激情似火,更多的是带有普鲁斯特的柔情似水。也许只有那些拥有浪漫的生活基调的人,即所谓“诗意的栖居”者,才可以打造出这等让人艳羡的文字来。秋雁无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是异常重视精神生活的人。我甚至视高贵的精神为自己的上帝。”她的情感是独异的,这是一种既有女性情怀的柔美细腻却又在现实的挤兑中得以深邃的苦涩浓情。这种情感不属于现实的平庸者,只属于她――一个现实的拒绝者和反抗者。她用她独有的气质将现实的经验包裹,通过对人类、自然、宇宙的沉思,提炼出一种具有“柔涩”气息的浪漫感伤情调。于是,当这种主体情感得到很好的传达和释放时,那些被透视了的生命,被经历了的生活,都变成了一种秋雁式的浪漫。在《远方》、《踏雪》、《写给梵高》等一系列作品中,她的叙事不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也不求复杂的多层次,而是从容的优雅抒写;她所描绘的景与物掩饰了现实的粉尘,涂抹上一层灵动的气息;她所忆起的人退去了存在的丑陋,而重现了生命的绚烂。想象与回忆,让秋雁的文字不再有时空的拘束的同时,也给了她情感内蕴积蓄的足够空间。拟真的写实、浪漫的抒情与深刻的寓意,营造出一种带有忧伤的柔美境界,让人浮想联翩,欲罢不能。

如果文学是人类灵魂的救赎地,那么散文就是那里的献祭台,用真情实感来惦记那些逝去的和即将逝去的圣洁灵魂;用肺腑良言来祈祷现存的和渴望永恒的良知和天性。宋秋雁正是用她饱含泪水的诚挚文字,保存下真实自我的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现实的正视和对生命的尊重。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