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香港:欢迎台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港:欢迎台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9月22日,台风“天兔”登陆广东沿海一带。受此影响,当日下午6点40分,香港挂起了俗称“八号风球”的“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八号风球”挂出,一时间,香港的交通、民政、医疗、安全等各个职能部门,如临大敌般地采取了相关应急措施。

但另一边厢,香港普通市民却异常淡定。特别是上班一族,他们更希望这个难得一见的“八号风球”能够挂得更久一点,因为,“八号风球”挂出,意味着“打工仔”们可以放假一天。

一切听天文台

这是香港有趣的人文现象——这座对台风司空见惯的城市“欢迎台风。不过,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有香港这般应对台风的底气,这全赖于香港逾百年而形成的一套健全有效的台风应对机制。

与内地不同,香港并无“防汛办”一类的专门抗灾机构,对一切自然灾害预警“发号施令”的单位,是看似不起眼的香港天文台。

与内地相同,天文台的职能是天气信息,但在香港,政府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完全取决于香港天文台所的警告信号。从某种程度而言,香港天文台对于自然灾害的判断准确与否,对于香港抵抗自然灾害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香港市民以及政府机关,均会根据香港天文台不同级别的警告信号作出应有的反应。简单地说,自然灾害一到,香港一切听天文台的。

百年历史

作为一个经常受到台风袭击的沿海城市,拥有一套有效应对台风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香港的台风应对机制最早可追溯到1884年,当时,香港天文台通过鸣炮方式向市民发出台风警告。进入20世纪后,则在政府建筑物悬挂“风球”通知市民做好准备。

如今,香港天文台早已不用悬挂“风球”的方式预报台风信息,但是市民却仍用“风球”来表示台风警告信号。

香港应对台风的警告机制共分为四级。其中,“一号风球”又称“一号戒备信号”,它是应对最初级台风的警告,代表“戒备”——有热带气旋集结于香港约800公里的范围内,可能影响香港;

“三号风球”,即“三号强风信号”,它表示,香港近海平面处现正吹强风,持续风力达每小时41至62公里,阵风更可能超过每小时110公里,且风势可能持续;

之后便是“八号风球”,即“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它表示,香港近海平面处现正受烈风吹袭,持续风力达每小时63至117公里,阵风更可能超过每小时180公里,且风势可能持续;而“九号风球”,即“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它表示,烈风风力现正或预料会显著加强;

最后,是最强一级的“十号风球”,即“十号飓风信号”,它表示,风力现正或预料会达到飓风程度,持续风力达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阵风更可能超过每小时220公里。

“一号风球”不会对市民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不过,在所有居民小区、公共设施,政府机构均会贴出警告信号,提示市民作好戒备。

一旦台风升至“三号风球”级别,教育局将宣布所有幼稚园停课,社会福利署则会宣布老人中心、幼儿中心等是否如常开放。民政总署则会立即在香港的东区、南区以及油尖区设立临时庇护中心——因为这些地区有在水上生活的人口。

而倘若挂起了“八号风球”,这意味着所有学校停课,大部分上班族可以无须工作,这是“八号风球”之所以令香港市民“喜闻乐见”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天文台会在“八号风球”发出前两小时通知市民,此举是为了让市民作好准备。“两小时”可以让市民拥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回家的路程,避免市民在同一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可以及时疏散人流。

以是次“天兔”为例,自22日下午6时40分“八号风球”发出之后一小时,天星小轮停航,机场管理局则宣布400多家航班取消或延误。而在挂出“八号风球”之前,香港政府则启动紧急应变计划的第三级应变措施,保安局启动紧急监援中心,行政长官梁振英则到多个政府部门以及港铁视察应对台风措施的执行情况。

市民喜欢挂风球

正因为有如此完善的警告机制,香港市民才有足够的底气“欢迎”台风。虽然需要忍受风雨,但起码大多数人可以在家享受一天有薪假期,这对于忙碌的都市人来说太重要不过了。

巧合的是,台风袭港经常在周末或者在上班时间之外出现,这意味着,市民们很多时候无法享受到台风带来的有薪假期。香港的网民们称这种现象为“李氏力场”,调侃这是因为香港首富李嘉诚设立了能阻挡台风吹袭香港的力场,而令上班族能够正常上班。

无论如何,撤下“八号风球”之后,只要仍在上班时间的话,“失望”的人们只能重新返回公司上班。于是,有许多人开始抱怨香港天文台,认为天文台过分紧张,而市民也因此浪费一天时间,折腾在公司与家的路途中。

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对此解释说,挂出“八号风球”需要平衡科学及安全两大原则,天文台不可能在强台风到来之际才挂出“八号风球”。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宋文娟则表示,提前挂出风球警告除了预留充足时间供公共机构准备之外,更重要的是令在户外的市民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回家。同时,她强调,台风路径飘忽,随时改变“风球”警告信号是正常的。

完善的机制之下,香港也面临隐忧。有评论认为,如今香港社会应对台风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机制,而是人们开始变得无惧台风,对台风掉以轻心。

这不无道理,香港的市民如今看到天文台挂出“八号风球”之时,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害怕,而是开心,因为可以放假。而不少的市民会在台风天到沿海地区追风,看海浪。

是次被形容为今年最强台风的“天兔”来袭,香港有市民全家出动,结伴在岸边观景嬉闹。香港消防救护会总干事屈奇安表示,形容市民的危机意识薄弱, “如果你们出了事情,救你们的人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他说。

有港媒点评,纵使香港的台风应对机制再完善,港人都不应该忽视大自然的力量,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