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汲古释“德” 浅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
对“德”的认识不仅会影响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也将影响整个国家和民众的社会发展思路,在这方面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教育传统可以给今人许多启示,运用文字学、文献学、解释学、教育学和历史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对现有德育工作的想法,通过借鉴那些具有本土色彩、原创精神和实践智慧的宝贵遗产,促进德育工作有所创新,
■关 键 词:汲古、释、德、议
■作者简介: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中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的国家,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中,依据先秦百家,尤其是儒家的治国理念及移风易俗的实践经验,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衰。道德教化不仅是对民众的规范,也是人们自律自强的精神家园。历代统治者总认为,如用道德规范教化人民,人民就会如风吹草低一样驯服顺从,岂不知一种道德理念一旦形成就不仅是向内运动的,也必然成为其向外观察、评判人品、乃至鉴别帝王圣明还是昏庸的依据。
德是用来教育人、规范人的,其内容、途径和方式自然具有其本然的规律,对此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和学者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讨,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拓展了相关的视野与资源,对今天的所有人都将有多方面的启示作用。本文仅就“德”这一概念的建构和变化做一些粗浅的探索,供同道参考。
一
“德”的基本涵义最初不是道德或品行的意思,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及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的《段注说文》解释,“德”的最初含义应该是“攀登”、“行走”,甚至有“获得”等意思(许慎曰:“德,升也”;段玉裁注:“升当作登”;后桂馥解释:“古升、登、涉、得、德五字意皆同”)。可见,今天的“德”概念是从其他非常直接的行为概念迁移和转化而来,其与诸多的行为现象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辞海》、《辞源》和《汉语大字典》总,具有现代意义的“德”,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如“君子进德修业”。这时,“德”即有德行的含义,不仅与圣明贤达者的为人联系在一起,也成为一种高尚的、众人乐于追求的目标。其后,“德”又衍生出其他意思,如:
《尚书?蔡仲之命》有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礼?夏官?司士》有曰:“以德招爵”。指的都是具有道德行为的人,正如汉儒郑玄所注:“德为贤者。”后人将具有
高尚道德行为的人称做“大德”即由此而来。
《尚书?武成》有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国策?魏策四》有曰:“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左传?成公三年》亦曰:“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汉
书?食货志上》亦称“德泽加于万民。”在这些地方,“德”指的是荫蔽、恩德、好处的意思,即今天人们所讲的“善行善举”。
《左传?成公三年》有“然则德我乎”的说法,此处“德”是动词,有“感恩”、“感激”的意思,可见古人对“德”的要求已经是双向的,施恩与感恩的行为如能相辅相
成,就能促进德业、德政的兴旺。
值得注意的是,在《左传?隐公十一年》中已提出“德政”的概念,并将其与“威刑”相对应。其后,在《吕氏春秋?孟春纪》中有“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礼记?内则》中有“降德于众兆民。”《史记》则用大量篇幅论述德政与峻法不得偏执,而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唐太宗在《克高丽白岩城诏》中申明,“上天之道,先德而后刑。”上述诸家思想都是从治理国家的宏观角度论证“德”的问题。这时,“德”的政治意义已比较明显,已经从单纯地品评人与事进一步作为品评国家及其统治者的重要标准。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国家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所谓的“德治”或“德政”。
《管子》不仅将“礼义廉耻”作为“四维德目”(见“牧民篇”),还有“德者道之舍” (见“心术上”)的说法,一方面将德具体化为日常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将其视为哲学范畴中的规律或性质(道)等的外在表现形式;老子著《道德经》5000言,分说道经、德经(一说“德经”之名是汉文帝时期被后加的,但该书前面论道、后面论德,分野明显。其中将“失德”与“失礼”并用、“道”与“德”并用,以及“报怨以德”等说法均有德行之意;而其他多处所用,则兼有“得”、“规律”等其他意思),认为“道”即顺应自然的规律而不人为地设置规范,而“德”则是人类所做的符合“道”的做法(“道生之,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其后,《庄子?天地》对其又进一步解释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韩诗外传》则说:“至精而妙乎天地之间者,德也。”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将“德”比做不容怀疑的客观规律。
在各种古籍和相关工具书中,前人对“德”的解释和用法多达20种以上。可见,今天我们对“德”的理解与解释不能简单草率,一定要在梳理古今相关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慎重对待,从各种不同的联系和区别中探询“德”的核心理念。
二
众所周知,中国的造字是很讲究的,在每个字里面都蕴涵着相关的和可拓展的知识与内容。“德”字自然也不例外。从甲骨文到当今所用的文字,字形的变化是不大的(参见附图,引自《汉语大字典》“德”目),但其含义是在不断丰富和逐渐挖掘深意的:
“德”字左边是“双人旁”或“行旁”,此偏旁有行动、通达之隐意。这说明,德之体现,应该赴之于行动,而不应只停留在语言或口头上;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开始,“德”字的这一特征就没有改变,其含义与“德”的本意“升”、“登”等也有关系。“德”字的右边从“手”(一横一撇,即“有字头”,是“手”的形状;在甲骨文时期并不明显,到春秋时代在秦公钟上的文字已很典型)、从“目”(非“四”,而是横“目”,参照甲骨文、钟鼎文各例,可知其演变过程)、从“一”(汉代之前,无此笔画)、从“心”(从周代钟鼎文开始有,即已经注重人心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古时造字初衷来看,“德”之构成要素除了左旁含有“行动”之意外,还应包括“动手——实践”、“动眼——观察”、“一以贯之”和“动心——思考和感悟”。当这许多含义集合在一起时,“德”的内容和形式就逐渐完整与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