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精品课程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精品课程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

朱景林,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校教学管理。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

摘 要: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造型》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江西省精品课程,现正将其锻造为国家精品课程。文章通过分析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建设,目的在于了解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所在,对完善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品课程;陶瓷造型;建设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在2007年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又再次强调、细化了质量工程,指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就更需要我们从思想上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严格遵循精品课程的有关标准。本文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实践,就如何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做一些粗浅论述。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一流教师队伍,也就是说,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 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课题组现有成员共9人,其中8人拥有硕士学位,2人是在读博士,分别毕业于陶瓷学院、韩国圆光大学,有二位老师还分别在武汉理工大学、河南郑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全组成员平均年龄39.6岁,其中负责人1名,主讲教师4人,担任辅导教师4人,主讲教师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师生比为1:20。这样就形成了一支不同学科交叉、学缘结构合理、师生比例适合的教师队伍。合理结构与梯次的教师队伍,才可能使一个课程成为可持续、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对课程建设形成良好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教育理念先进,锐意教研的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课题组成员并没有完全依靠教师现有的教学经验和水平,而是积极紧跟时代的发展、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进步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课题组成员近年共获省级教学成果5项,出版相关专著5部,发表相关论文多篇。作为课程负责人的何炳钦教授,长期从事陶瓷造型实践和理论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其所在地域的支柱产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荣获“江西省学科带头人” 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帅,对课程建设起着领军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直接影响整个教学队伍的整体力量,进而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最终质量,课程组应注重对教师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及活跃的教学思想的培训。

二、课程内容建设

(一)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陶瓷造型》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国内最早开设此课程的院校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1984年即被批准设立“陶瓷艺术设计”硕士点,1996年先后由轻工部和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省部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3年获院优质课程,同年通过省专家验收,被评为江西省优质课程,2006年被复评为省优质课程,同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所依托的陶瓷设计专业是学院最具有特色的强项专业。

本课程在陶瓷设计专业中是一门涵盖专业基础以及专业实践的课程,也是专业的灵魂课程之一,它需要综合运用艺术、机械、材料、制图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来研究造型设计的规律和方法,为后续的专业综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应突破传统模式,采用层次化、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模式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突破传统模式,采用层次化、结构化、模块化的模式,将内容分为陶瓷造型基本理论与实践和陶瓷造型理论设计两个层次,并将有关内容分为7个模块,每个模块有相应的学分,每个层次按照该层次的教学目标,由相关模块组成其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内涵建设,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

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2]

(三)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课程组十分重视教学实践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课程组现有教育实习基地35个,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培养要求。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极为重要。我们的基本建设思路是:①重视制作技法培养,通过参观工厂、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了解并掌握车模车以及各种工具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②加强实践训练,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图纸进行不同种类的制作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改进提高。③将电脑设计绘图软件引入陶瓷造型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以及图纸绘制,并且制作三维效果图,强调多方案、修改再设计的思想。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这在后续的专业综合设计中表现比较明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在教学方法方面以理论联系实践,先以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再辅以实践训练以加强学生的理解,最后再以思维训练教学进行提高。另外注意开展课堂交流活动,使学生所受的训练更加多样化。在教学思想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以传授最新的设计理念为目的,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

(一)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优秀作品赏析,座谈,讲评等方式进行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陶瓷造型课程教学,以设计理论和制作实践为主,采取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市场调查、产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解决实际设计问题中将设计理念、思维方法、制作步骤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使陶瓷设计制作的枯燥理论变成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在理论讲述时,要求老师对中国传统设计理论、方法以及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及设计流派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引导学生应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时如何进行思维的转化和提高,提高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本课程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与研讨会,面向师生介绍国内外陶瓷造型与装饰方面的最新资讯、作品以及设计思想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启发式、讨论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撰写体会和小论文;印发其他辅助资料,使学生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

(三)本课程组与景德镇多家陶瓷公司和厂家建立了实习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以及瓷厂、作坊参观、交流,并参与设计和制作,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手段上:精品课程《陶瓷造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专门开发了与课程相关的IP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和多媒体光盘,购买了大量影象资料,以生动形象的辅助教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本课程还广泛地向法兰瓷等著名企业收集各类造型优秀的陶瓷造型作品,并建立了陈列室,以供学生进行考察、研究和分析。本课程在陶瓷造型课中采用计算机进行图纸设计与绘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有完整规范的图纸样板和模型示范教具,并在课后对学生优秀造型、模型作业挑选留校、存档,在后续教学中供学生参考学习。

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教学方法必须是能促进学生重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四、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

(一)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课程特色

1.地办学:依托千年瓷都――景德镇作为办学基地,有御窑厂、陶瓷历史博物馆、古民窑、高岭土,还有完整的陶生产体系。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展与社会合作办学的模式,使教学与实践、设计和制作有机结合,为培养具有新技术含量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创造条件。

2.企业合作:积极的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机制。目前我院与欧神诺、环球、箭牌、新中原等三十多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本专业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与制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03年国家日用陶瓷工程中心在我院的建立更是为本专业的校企合作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3.际合作与交流:景德镇作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设计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这种独一无二的品牌优势,为课程组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功的举办了国际夏季进修学院中韩、中日、中美陶艺交流展。与美国、韩国、芬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开展互派学生、短期培训等交流与合作。

(二)国家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政策支持

从政策上对精品课程建设予以支持鼓励,早在1998年我院就把陶瓷造型设计列为院重点课程建设,2005年我院制定《景德镇陶瓷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管理条例》,切实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我院课程建设水平,进一步促进我院专业、学科建设,大力提高我院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课程建设规划分学院和院(系)两级,全院课程建设工作在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领导下进行,并实行教务处、院(系)两级管理。对重点建设课程的立项和评估,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已经立项的重点建设课程,教务处依据《景德镇陶瓷学院重点建设课程质量验收指标体系》进行逐项评分,目前验收指标体系已经建立。学院设立课程建设项目专向基金,用于资助课程建设。学院按照有关规定对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组核发绩效积分,对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学院将予以相应课程组1:1的配套资助经费用于课程的后续建设。

由于相关政策的倾斜,使得精品课程建设能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得到鼓励,支持,这样才能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学科。

五、教学条件建设

(一)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选用适合于新时期教学的优秀教材如《陶瓷的现代设计》、《陶瓷设计》,等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编了一系列教材如《陶瓷模具成型》、《陶瓷模型制作》、《现代陶艺教学》、《陶瓷产品装饰设计》等,教材能及时更新。并根据教学实际,制作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辅助。另外每位主讲教师都有自编的讲义、多媒体课件,并积极准备双语(中英、中日)教材,在全国本专业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选用的这些教材大部分是我院自编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在江西省教委以及学院专业建设配套经费的支持下,本专业建立了较为丰富的中外文资料期刊室,订阅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著名设计期刊,购买了一批日文、英文原版设计书籍与图录。如《Artist》《African Arts》、《L’OEIL》、《PundG》、《Design》、《Art News》、Sculpture Review》、《Art in America》、《American Craft》、《Popular Ceramics》、《Tableware luternational》、《Ceramic Review》等等,为教师和学生的陶瓷造型设计扩充了学习资料。同时,在学院校园网的支持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获得充分的学习资料和专业设计信息。

(三)配套实验教学效果

在教学设备上,设计艺术学院有幻灯机4台,实物摄影仪6台,固定投影仪2台,手提投影仪2台,复印机2台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7间,实验室面积为1100m2,模型车自2001年起增加至80台,拉胚机增至100台,砂轮机2台,烘房4间,高温窑炉5台套,烤花炉10台套,同时对新进的模型机、拉胚机进行了改良设计,使之更实用,更耐用,对现有的设备加强管理,合理分配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完整的图纸样板和模型示范教具,并制作了一批陶瓷造型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辅助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进一步强化了现代教学手段,应用效果好。

(四)实践性教学环境

由于设计艺术学院地处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实践环境和行业支持,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不断扩充教学实验、实践场地,确保人均实验面积不低于国家标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作坊合作,互通有无,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推进社会与学校相结合的办学思路,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既能为企业解决一些产品设计问题,又能缓解目前教学设备场地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为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条件。课程组为景德镇市设计制作了大型陈设陶瓷造型作品,为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南昌世贸园等地设计制作陈设陶艺造型作品,为多家企业设计了一系列的日用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课程组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的各项比赛,并屡获大奖。

(五)网络教学环境

在学校宽带信息网络的支持下,所有办公室和学生宿舍都接通了校园网,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网上教学交流。在我院网络主页上,设有教学服务主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院新近购买的南京易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课堂”已经调试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的教学服务板块中的天空教室网络平台进入网页。目前,陶瓷造型课程的教学资源大部分已经上网,而且在不断更新之中,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完善原有校园局域网,保证新增设备的网络联通,课程组还将建立独立的陶瓷造型设计专业网站。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丰富和扩充了师生们的学习资源,活跃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六、结论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抓好课程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品课程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要保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人选得力、规划详尽、措施有效、态度认真、工作扎实,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精神,不能只是为创建而创建。另外,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分析国家对精品课程的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充分认识自己,避免具体工作中的盲目性和经验主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