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124-01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或旧的常规戒律。创新并不神秘,而是人人都具备的潜能,中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教师要创新性地教,学生才能创新性的学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诸多方面,教师都应善于求新求异、多想、多做、多实践。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花费较大的精力创新备课,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变备教法为备学法,变备教案为备学案,用创新的眼光审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编学案、精选题目、从多方面、多角度设计问题。从优化教学过程的角度研究备课,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法、知识的衔接、知识的断层、知识的迁移和升华。使学生通过授课过程实现三个转化,即:认识过程的转化、情感过程的转化、能力过程的转化。

二、让学生有机会观察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亲手做实验

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回忆说:“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正是对科学这个伟大而永恒之谜的兴趣,使他终身致力于科学研究活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科学博物馆等科普设施十分普遍,好的学校都重视教学实验课和实验设施,这些正是我国目前最缺的,所以应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形成创新思维的氛围

和谐课堂以和谐为教学原则,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二者之间的平衡,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受教育权,致力营造平等、竞争、进取、宽松的课堂氛围,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态、放松的心情,思维活跃,知识学得快、落实好。为此,教师一要努力提高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关心爱护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学思想和新型的学生观、师生观。二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信任、尊重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三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多启发、多点拨、多引导,对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独特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那怕是一点点火花都不要放过。避免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要激励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向书本挑战,不模仿复制、死搬硬套。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多布置探究性的作业,把课内研究性学习和课外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让他们多实践、多质疑、多探索、勤动脑、打破思维定势。

五、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育观下,数学学习质量评价设计的内容及方法往往是围绕各种固定题型、程序化的解题策略或预定的答案而进行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设计一些联系实际地应用问题及开放型试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评价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探索创新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老师可结合有关知识点,把社会焦点、全球热点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置身于社会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是创新能力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

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学生的疑问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学生的新想法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深入思考,探究如何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大胆的质疑精神。

八、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积极探索求异,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数学是文化的载体,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载体,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启发学生提出多种设想,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日常教学中要认真仔细地备好每一堂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己任,寓创新意识于数学教学中,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