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个人的嘉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个人的嘉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沿着西宝高速公路西行,远远看见在高速路北侧的高台上,矗立着一尊手抱谷捆的后稷的高大塑像,一种游子归乡的亲切感和为故土而自豪的感情油然而生。

陕西杨凌是一座小城,以袖珍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全国地图上,常常也难以找到它的芳踪,它没有大都市的熙攘喧嚣,但内涵却博大精深。杨凌是后稷教稼之地,是华夏5000年农业文明的源头,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隐藏着说不尽的故事。如今,杨凌是我国惟一的农业科学城,也是国家级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信步向教稼园走去,远远地看见公园入口处“教稼园”三个绿色大字。其下方罗列着五个仿古石制农具;顶部为五谷“粟、麦、稻、稷、豆”的字样和图形,以表明小城的特色。进入大门,通道上那12个阴阳大脚印清晰可见,昭示着这座小城悠远的历史。圆形广场中央立着一方形高台,顶部为花岗岩农耕《授时图》,台四角各设置一个花岗岩景观圆球,球内侧刻有“春、夏、秋、冬”字样,与《授时图》的农时相呼应。

广场以北通向教稼台的通道两边共摆放有10个巨型粮缸。缸体缠绕着粗麻绳,刻有甲骨文“粮”字。高台上,矗立着高大的后稷雕像,传递着中国农耕文明发源地的信息。

拾级而上,登上高大的后稷台,土台长178米,宽67米,高8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登上更高一层后稷像下的观景平台,极目远眺,小城风光尽收眼底。渭河两岸滚滚麦浪,园内深处,阡陌纵横,水车翻动,水流潺潺,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

这块土地处于八百里秦川的西部,南临渭河,挹太白之秀,东带长川,西冀凤岗,北负周塬,漆水、渭水环绕,堪为形胜之地。自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后稷坚守在这一片黄土地上教民稼穑,把民众带入农耕社会,开创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次浪潮”。

据历史记载,在远古时期,此地为炎帝后裔姜姓部落的封地,称有邰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刻有“邰市”字样的陶器。经丈量,现在的揉谷乡姜村一带,是有邰国的中心。千万年沧海桑田,渭河渐渐北移,“邰市”也随着向东北方向搬迁。秦汉时期,已移到了今法禧疙瘩庙一带。

唐虞时代,北部的黄帝部落与西部的炎帝部落长年征战不休。为了缓和部族矛盾,炎、黄二人抛弃前嫌,开始了合作。他们在两个部落交界处,共建了一个小城堡,最初叫“邰市”,随后改名为“邰亭”,后又改名为“邰城”,也曾叫过“邰县”,最后定为“邰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就从今黄陵县一带迁封过来,成为邰国的王。而炎帝也把自家的孙女姜,一位娴淑、漂亮的女子,嫁给了帝喾,是为帝喾的元妃。这可能是最早融洽两方关系的“和亲”吧。帝喾与姜的结合,是华夏民族一统的标志。姜母仪天下,带领华夏始祖迈开由原始走向文明的第一步,其功绩“经天纬地,无与伦比”。

应该是在一个春日融融的好天气,莺飞草长,杂花生树,景色宜人。姜出巡,野外春游踏青,途至豳州(今陕西省彬县)南门外,看见一个巨大的足印,感到非常惊奇。便将自己纤柔的脚板踏上去,想比试一下巨人足印大过自己的多少。姜由此而身怀六甲。

对于这个姜履迹的传说,历代典籍中几乎都有记载。《诗经・大雅・生民》说:“姜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撰史严谨如司马迁者,对此深信不疑,在《史记・周本纪》中,甚至也采用了这一传说。

在杨凌县城小南门外,有一块名胜叫作“姜履迹坪”;县城里还有个隘巷,传说就是当年姜生下姬弃后将他抛弃的那条陋巷,该地位于紫薇山西侧;还有个“狼”,传说是姜二次将姬弃抛弃于此,母狼知其神异,主动用狼乳喂养姬弃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姜“性清静专一,好种稼穑”。在民间传说里,姜也是个种庄稼的能手。原始社会早期,人们完全靠大自然的恩赐,春吃草根,夏食野菜,秋摘野果,冬猎野兽。然而,随着族群人口不断增加,食物渐渐短缺。特别是到了冬天,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无处采集野菜、野果,整天打不到野兽,不得不忍饥挨饿,空腹度日。姜关心着族群人们的饥饱,带领人们尝试开辟新的食物源。她从野生的植物开花结果受到启发,培育作物,试图让人们摆脱半饥饿的生活。

离开教稼园,沿着渭河西行数里,渭河北岸有一个以圣母姜的名字命名的村庄,这里建有姜祠。

从周开始,经秦汉,一直到唐宋,历朝历代对这座姜祠多有修葺,姜不仅享受着官方的祭祀,民间百姓也常来跪拜,祠里香火一直不断。然而,到了元末明初,由于战乱不已,姜祠逐渐败落,仅剩几间破烂不堪的宗祠大殿。

据村民介绍,大约600年前,山西大槐树下的马氏兄弟二人逃荒到了这座祠堂暂且栖身。后来,他们在此成家立业,依祠堂为界,老大一家居住在祠堂以西;老二一家居住在祠堂以东。经过数十代繁衍,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名曰“姜村”。光绪十八年(1892),村民重修姜祠,光绪二十五年(1899)竣工。据载,复修的姜祠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在姜西堡的大城门楼上,镶有一大木碑,上书《有邰圣地》。姜东堡的城门楼上,镶有一砖碑,上书“时维姜”。

不幸的是,这座巍峨的祠堂在上世纪70年代被毁,仅留下一块石碑,诉说着远古圣母姜的故事。1983年10月,此地立起“姜遗址”的石碑。2001年10月,姜村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捐款10余万元重修古祠。

据村民介绍,在武功老县城还有一座姜墓。我依然逸性正浓,沿着新修的武杨公路北行10公里赶到了武功镇,又辗转打听,来到这座小镇西侧的小华山。穿过山脚下的关公祠、半山腰的绿野书院遗址,沿着陡峭的台基拾阶而上,在塬顶找到了姜墓。只见墓地依山为冢,中央高高隆起,两旁横拱如翼,当地人称其为“飞凤穴”。那墓冢并不大,也不显巍峨,松柏环抱,显得有点冷清。如果不是清代陕西督学吴大徵篆书“姜圣母之墓”碑铭立于墓前,一般人会完全忽略。

虽然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被传为姜墓的遗迹。但据专家考证,其他的“均为后世人所附会”,惟有这座是可信的。我伫立在墓前,点燃了香烛,祭奠这位远古的圣母。

在姜祠,正月二十三日即姜圣母圣诞之日,村人举行祭奠盛会,祷告圣母保佑来年五谷丰登。村俗云:“姜人再穷,圣母年戏不能断!”

在姜墓,每年正月十六和六月初七,周边的百姓举行盛大的祭祀,各秧歌队、社火队轮番表演,唱进香歌,陈列五谷,焚香点烛,燃黄表纸,诵读祭文,极其庄重。

后稷出世标志着华夏民族远古半神话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信史时代。后稷是中国上古文献中最先记载的两个人物之一,另一个为夏禹。顾颉刚认为:“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那时人们对于古代原没有悠久的推测……他们只是把本族形成时的人作为始祖,而并没有更远的各族共同公认的始祖。”

好种稼穑的姜教自己的儿子姬弃种植桑麻五谷。姬弃长大成人后,很快成为种庄稼的好手,并且能因地制宜,适时播种,他所种的谷物正如《诗经・生民》记载的那样:“实方实苞,实种实裒,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粟。”很受人们称赞。姬弃也因此而远近传名。

帝尧听说后,就聘请姬弃为农师,让他管理与指导天下农业各方面的事情。弃在任期间,大力推广耕种技术,农业发展相当迅速,使人们告别了半饥饿的生活。由于他发展农业有功,帝尧就封他于邰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到了舜帝时代,洪涝频繁,待大禹治理洪水后,又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旱灾,舜乃命之曰:“弃!黎民阻饥,汝居稷,播时百谷。”弃为解决百姓的口粮,奔走各地,教民稼穑,播种百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农耕知识传授给人们。人们逐步摆脱了靠打措、捕鱼和采食野果为生的生活,开始了有规律的农业生产。

不惟史书上对弃的功绩有详实的记载,数千年民间传说里,也传颂着他的故事。而且在民间传说中,后稷的功劳甚至不仅局限于稼穑。

据历史记载,后稷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将他葬在山环水绕的“都广之野”。《山海经・海内经》称:“(都广之野)有膏菽、膏稻、膏黍、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相群爱处。此草地,冬夏不死。”可谓世间的一方仙国乐园,古神话传说的“天梯”、“建木”就在附近。

后稷教民稼穑的功业,数千年积淀在民众的记忆密码中。

走下小华山,我来到武功镇东的漆水河畔,这里有一座被列为“关中四大名台”之首的教稼台,为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历史遗迹,是全国惟一的一处古农业名胜。

绕台一周,可以看到,教稼台为覆斗形,同古代粮食量具――斗极为相似,台高9米,其数字蕴含后稷为王,享受人世间极高的尊荣;每边长12米,预示着一年12个月;整个古台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辟四门洞,互相连通,寓意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台体四周,护栏桩数恰好为24级,隐含24节气;前台阶分别为五级和六级,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在武功镇的北边,有座山名曰稷山。山之上,还建有一座后稷祠。

对后稷的敬仰,构成了华夏民众普遍的文化记忆。庆贺禾稼盈收,祷求五谷丰登,成为当地民众祭祀后稷的主要目的。

每年农历十一月间,在武功镇东的漆水河滩,陕、甘、宁、青、内蒙等地数十万的农民自发在此举办盛大古会,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晚上露宿河滩,以表丰收不忘后稷之念。

后稷开启农业文明之功,不仅积淀在华夏民族情感记忆中,甚至已衍生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对历朝历代政治生活、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文化艺术的审美心理,乃至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稼台是后稷身体力行写在大地上的华夏农业史,记载着民族发端,记载着领先于世界的农业文明之光,是屹立在神州大地上的丰碑。

正如教稼台前勒石上刻诗:

后稷封邰千古颂,

教稼伟业万民敬。

借问神州山和水,

粮食炎黄有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