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公益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公益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益教育是一种旨在通过培养孩子能力和提高责任意识的一种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教育的模式。调研发现,无论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公益教育都具有共同的认知和需求,但学校专职教师的匮乏以及应试教育下的公益教育边缘化,家庭由于长期对学校教育的依赖缺乏主动性,社区事务的繁杂而无暇顾及等,使得当前的公益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公益教育调查研究学校家庭社区公益教育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公益参与,提高学生的公益意识,培养学生的公益行为和能力,参与改善社会公共事务,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公益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是融参与、合作、服务、反思和责任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教育,更是具有将多种教育形式有机结合统一的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教育的特点。但对于这样一种旨在培养孩子能力,提高责任意识的教育模式,从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对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学术机构、国际NGO以及热衷于公益教育的人士调查访谈资料来看,我国公益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一、公益教育在学校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学校领导虽认同公益教育,但依然缺少开展机会

从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对11所学校校长、书记的走访调查中可知,学校领导层面对公益教育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解释他们对公益教育的理解:

现在大家都在嚷嚷素质教育,可是真正给孩子提供素质教育的机会场合不是特别多。要让学生学会担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公益教育很重要,可以赋予雷锋精神现代意义。

从以上对调查走访学校领导的情况看,学校领导层面基本上都认同公益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从调查访谈的情况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学校缺少公益教育的途径和机会,较少开展公益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和评价机制的单一性,学校事务的繁杂导致公益教育活动顾不上或者没有主观意愿去开展公益教育活动。

2.学校虽有公益教育基础,但一直缺少系统课程模块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从11所学校的调查访谈中得知,学校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教育基础。比如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以及3~6年级的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对公益教育都有所涉及。除此之外,在少先队活动和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以及春秋郊游中都有一定的公益教育内容。但在学校里,虽然存在着公益教育的基础,但一直没有系统的公益教育课程模块,公益教育被碎片化、分散化地融于学校的个别课程和非教学活动中。

3.学校虽有涉及公益教育的课程,但缺少体验式实践

从国家层面来讲,我国学校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培养,这无疑就是公益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开设有相应的品德教育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课程多注重的是知识化取向,缺少体验式的实践活动。而且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学校的活动形式单

一、缺乏新意,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难于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育活动往往注重说教,缺少体验式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之间公益教育基础差异大,并缺少良好的社区互动

从调查走访的11所学校来看,各个学校之间的公益教育基础差异很大。一般来说,重点学校、国际私立学校公益教育的基础条件较好,公益教育活动设计新颖,能够寓教于乐,老师能够积极地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有策略地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和体会。对于这些学校开展的公益教育活动,虽然获得了家长较高的支持度,但依然没有有意识地与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活动范围之内,缺少与社区的合作与互动交流。

5.学校师资配备力量各异,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参差不齐

由调研数据资料可知,各个学校综合实践课的专职教师比较缺乏,多数为兼职教师,从具体调研的10所小学来看,仅有4所学校具有专职的综合实践课教师,其他几所学校缺少综合实践课的专职教师,一般都是由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师,但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师有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学习任务重或者遇到竞赛考试之类的事情,综合实践课时间就成了首先被挤压的课程,难以有效开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

在调查中,具有专职综合实践课教师的学校,他们的公益教育实践课程要好得多,而且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在公立小学一般都设有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德育教师,他们会发起一些公益教育类的活动;而在重点学校和国际私立学校,这方面的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配备良好,公益教育活动类型丰富多样。

二、公益教育在学生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但公益活动类型少调研发现,90.53%的学生都具有公益实践经历,只有9.47%的学生没有参加公益实践活动。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公益实践经历,但从他们参与公益实践的经历来看,大多局限于“捐钱捐物”和“环境保护”,“捐钱捐物”占到了他们公益实践的78.5%,“环境保护”占到了53.91%,其他类型的公益实践经历所占比例较低,“参加过志愿活动”占到了17.77%,“社区劳动”占到了27.45%,“慰问性活动”占到了7.08%(见图1)。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但参与公益实践的活动类型较少。从学生参与较多的公益实践经历来看,“捐款捐物”和“环境保护”多具有集体性、仪式性的特点,这说明学生参与的公益实践经历,多是学校或社区集体组织的,而以学生个体主动参与的公益实践活动较少,同时也说明这种公益实践是集体行为的结果,远非个体公益意识使然。

2.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机会少,缺少可持续性

虽然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到,大多学生都有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经历,但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比较少,通过对2011年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实践活动的次数看,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这主要是社区每年提供的公益教育实践活动次数较少,从调研数据来看,40.1%的社区一年中只开展1~2次公益实践活动,41.4%的社区一年之中开展次数也只有3~4次,甚至还有5.1%的社区一年之中没有开展过公益实践活动(见图2)。由此可见,社区公益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频率。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通常都是出于社区方便的考虑,多一些临时性的、便利性、传统性的公益实践活动,缺乏公益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3.学生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缺少系统化的供给平台

调研数据资料显示,学生参与公益教育的频率较低,每年1~2次的占13.2%,每学期1~2次的占25.1%,每月1~2次的占17.7%,还有31.7%的学生对自己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频率不清楚,只有12.3%的学生认为他们每周能参加1~2次的公益实践活动(见图3)。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频率较低,主要是在寒暑假参与公益实践活动,在上学期间,学生们迫于学习的压力,很少有时间参与公益实践活动,在这期间,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都缺少公益教育实践活动的供给,缺少公益实践活动日常化、系统化的实施空间和平台。

4.学生对公益实践活动的认知存在狭义理解

从调研资料的数据来看,学生对于公益实践活动并不陌生,一说到公益,88.9%的学生认为就是“捐款捐物”,87.9%的学生认为是“看到滴水的龙头及时关掉”,79.3%的学生认为是“秋游时随手带走垃圾”。从这些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对公益都具有较好的认知,当然也有3.5%的学生认为“把作业借给同学抄”就是公益,很明显地看出,极少的同学对公益的认知还存在着偏差(见图4)。

三、公益教育在家庭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家长对公益教育的认可度、支持度较高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通过对来自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职业的家长的访谈以及家庭调查问卷所得数据来看,家长对公益教育持高度认同和支持的态度。这些家长包括大学教师、警察、记者、全职妈妈、工人以及来京务工人员等,有37.7%的家长认为“很有必要”开展公益教育活动,有55.1%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6.3%的家长认为“一般”,认为“没太大必要”和“没必要”的家长两项合起来也不到1%(见图5)。这说明,99%以上的家长对公益教育表现出普遍的认可和支持。

2.家长对社区公益活动参与有限

在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过去一年家长参与情况的调查发现,只有8.9%的社区认为家长“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38.9%的社区认为家长只是“有时参加”,29.3%的社区认为家长只是“偶尔参加”,还有18.5%的社区认为家长“很少参加”,4.5%社区认为家长“从不参加”(如图6)。这说明家长对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的参与上非常有限,远未能适应和满足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对家长参与的要求和标准。3.家长与学校互动较好,与社区互动较少

公益教育是一种联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机制,调查发现,家长与学校的互动较多,多数家长主要是通过家长委员会这种志愿组织与学校互动,而且沟通形式多样,既有面对面的沟通,又有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平台的电子沟通,如博客、学校信息平台,短信、电话和飞信等进行沟通互动。

但家长与社区的互动较少,可以上家长基本上很少主动去和社区进行互动,即便社区组织了青少年公益实践活动,家长的参与度也很低。

四、公益教育在社区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社区开展公益实践活动主题单一,次数少

社区所开展的公益实践基本上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的,而且其主题往往就是一些常规性主题,通常就是社区劳动、环境保护、安全教育之类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每次参加社区公益实践活动总离不开这样的主题,缺乏公益实践活动的创新主题与形式。调研发现,74.5%的社区开展过社区劳动,73.9%的社区开展过环境保护活动,65%的社区开展过安全教育活动,43.95%的社区开展过健康教育活动(如图7)。可以看出,几乎大部分社区开展过的公益主题活动都离不开这些常规性主题。

2.社区与学校互动合作少,缺乏硬性制度规定

当前参与社区服务是学校社会实践课的一种评价制度,教育部与北京市教委均将社区服务和实践纳入到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的相关安排中,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保障其实施效果。但从调研情况看,这一制度的运行并不乐观。尽管参与社区服务是学校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指标,但对社区来讲,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项事务,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由于缺乏硬性的制度规定,因此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学校安排的社区实践服务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总的来讲,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公益教育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性有着较强的认同感,三方都非常重视公益教育,都曾不同程度地开展过相关的公益教育活动,这说明公益教育在我国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当前我国的公益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公益教育一方面缺乏公益教育的专职教师,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独立系统的课程安排,公益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家庭虽然能够认识到公益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家长把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意愿寄托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够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家长只是停留在配合参与的层面,并没有主动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公益教育活动虽然是社区教育方面的一个内容,但是多数社区往往由于事务的庞杂,不重视或忽视公益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调查中发现,虽然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有合作互动的意愿,但在现实中并没有达成很好的合作互动意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教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公民教育与服务学习[J].教育探索,2012,(10):20-22.

[2]王世伟,黄崴.透析服务学习对公民教育的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2009,(10):21-25.

[3]王晨.服务学习视域下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探究[J].才智,2011,(27):2.230.

[4]许瑞芳.比较与启示: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9,(6):83-87.

[5]张莉,方巍.美国服务学习及其研究的本土化启示[J].青年探索,2011,(1):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