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起点”起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起点”起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新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原有知识状况就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意味着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上。

一、精心预设,基于学习起点

学生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现实起点,设计教学环节,活化思维,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1.剖析生活经验,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数学课标》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数学中有很多起始内容虽没逻辑起点,但对学生来说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他们已积累相关生活经验。为使学生主动借助生活经验自主获取新知,教师会创设情境,为学生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我在教学《3.1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在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到零度以下时,水会结成冰。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吗?生:一定会发生。

师: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吗?生:一定不会发生。

师:今天晚上有月亮。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吗?生: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师:世界上很多事情我们还没有尝试,但我们能对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请对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

这样教师巧用生活经验,在课堂中再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理解能力,在理解和内化知识基础上,促进有效学习。

2.挖掘学生的学习积累,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有效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教学设计中能灵活应用学生原有知识起点,对学生有效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上《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时,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写一个你熟悉的有理数”,再用学生提供的数字1,0,-2,-5,3.2,比较两个数大小有几种情况?小学里学过两个数大小比较,还要研究那些数的大小比较?能赋予这些数生活中实际意义?在数轴上表示这些数,你能发现什么?……在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沟通不同知识点纵横联系,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这种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有效巩固了原知识,更有效地掌握新知。

3.基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往往能推动第二次、第三次成功。成功是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只有成功才有自信,有了自信,才会不断攀登知识的阶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起点设计些既有一定难度,又能为多数学生所接受的开放性问题,问题中既隐含“创新”因素,又留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与层次施展聪明才智,充分发掘学习潜力。郑银凤老师在上《怎样解题》时,只画出等腰三角形,问等腰三角形知道哪些知识?再画出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问图中有哪些特殊三角形?可得哪些结论?这样做起点低能照顾全体,又渗透开放,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实践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探索,体验成功,在体验成功中引发探索欲望,激励他们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自主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二、重视生成,顺应学习起点

教学是师生、生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过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应从实际出发,做到“以学定教”。

1.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调整教材呈现次序

教材内容呈现更多是关注知识逻辑起点,涉及到教材本身知识体系完整性,也是教材编写局限性。要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对教材教学顺序适当调整。如八上2.6探索勾股定理,常会遇到如下情况:在等腰RtABC中,∠C=90°AC=BC=2,求AB长.由勾股定理得AB= . 不是最简结果,而二次根式化简八年级下册才学。此时感到:如 不化简, 不是准确答案,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若要化简,二次根式没有学。如把二次根式放到特殊三角形前面,上述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教学策略真正体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调整课堂教学进程

在课前把握学习起点只能算可能性起点。随课堂教学不断深入,会形成多个新起点,这些新起点往往在意料之外。课堂教学要重视课堂生成,善于把握学生暴露的现实起点,顺应现实起点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在起点推进动态中找到切入点,把学的思维从现在发展区引领到最近发展区,将原有认知与经验加以提炼与升华,进行拓展和延伸,得以巩固和建构。在教《2.7准确数和近似数》有这样一段经历:在教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后,学生归纳出有效数字条件:一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二是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数字。在练习过程中,有学生问:老师,“0”是有效数字?大多学生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我一看都有疑问,调整预设方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0”是有效数字?为什么?

各小组进行激烈讨论后,我说:认为“0”是有效数字的请举手,没有一位同学举手;我说:认为“0”不是有效数字的请举手,也没有一位同学举手;“0”到底是不是有效数字?一小组的代表起来回答:我们组认为,“0”是不是有效数字跟位置有关系,左边开头的“0”不是有效数字,位于非“0”数后面的“0”是有效数字。如0.01030,前面的两个“0”不是有效数字,中间的“0”和后面的一个“0”是有效数字。其他小组观点一致。“是的,“0”究竟是不是有效数字,要看它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

课堂上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问一问学生想法,及时抓住学生知识经验变化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了解学生现实起点,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适时、果断调整教学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现实起点的生成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对数学教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将它看成是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方法。只要正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有效的加以利用,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