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公共空间室内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堂方案设计过程

2007年初,我们接到人大办公楼公共空间室内装饰的设计任务,其中大堂(南门厅)的方案设计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1.2007年2月

大堂的最初建筑设计是进深为三开间,其中两开间是三层高,一个开间是两层高,两开间的区域有采光顶,大厅的像一个四季厅。

由于建筑项目是人大,所以首先联想到人民大会堂,就采用古典的形式,局部吸收传统的花格窗手法。

2.2007年3月

一个月后,重新调整装饰的细部,主墙增加装饰壁,侧墙装饰吸收了影壁的手法,此方案还是以装饰为主。

3.2008年3月

经与业主沟通,吸收了人民大会堂的装饰手法,将吊顶封闭,四周露天光、这方案更像人民大会堂的简化版,但是不像办公建筑。

4.2008年4月~6月

与此同时和建筑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与建筑立面有关系的方案,这两个方案画出来后也不理想,不理想的原因,初步认为是由于空间高低的不同,空间形态所致。

5.2008年11月

细化了建筑的构造和局部装饰,进行了一次高级别的汇报。汇报的讨论过程,将空间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三层两层不同高度,最终的意见是大厅统一做三层高。

6.2008年12月

随后,大堂的空间做出重大的调整,整个大堂都做三层高。室内方案保留了最初的方案传统形式,但是中部和四周保留自然采光,在室内形成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的混合,这种混合容易造成色温上的矛盾。后来觉得中间采光效果不好,就将中问封闭,四周采光,封闭的中部增加了吊灯。

7.2009年3月

经过建筑师的协商,决定将主墙的壁龛和画的手法去掉,改为实墙,放石雕的国徽,两侧墙的装饰还保留原来的设计。后来由于投资的标准问题,决定取消中部吊灯和两侧装饰,去掉这些装饰后,原来的设计在尺度就有些失调。

8.2009年9月

经过多方比较,将吊顶改为九宫格的形式,两侧的装饰尺度重新调整,通过方形和矩形的对比让侧墙感觉更丰富合理,和建筑风格也更统一。

设计理念

以人民大会堂为蓝本,延续人民大会堂的建筑文脉。在广场周围形成以人民大会堂,机关办公楼和历博为主的广场建筑特色。

吸取人民大会堂装饰手法的优点,通过归纳简化,创造符合时代的装饰语言。主要是对大会堂柱廊的长宽比和局部精彩装饰语汇的吸收和提炼。

强调机关办公建筑的特性,办公功能为主,礼仪功能为辅,继承人民大会堂庄严大气的特点。

使办公楼在空间、光环境、建材、声环境、空气和热环境等方面成为绿色建筑。

南门厅

南门厅面向前三门大街。

南门厅为暖色调,墙面和地面采用浅米色石材和人民大会堂一脉相承。

控制尺度和比例,强调主墙面在空间的主导作用。

主墙面为实墙面,正中放置浮雕国徽。与风景画相比,实体感更强,更庄重大气。

强调空间的虚实对比,突出空间的通透感。

侧墙吸取人民大会堂墙面装饰的精华,跑马廊与窗格有机结合,形成富有装饰味道的墙面。

顶棚采用封闭的手法,形成全室内空间,利用石膏板藻井和吊灯丰富空间的造型变化。

北门厅

北门厅与人民大会堂南门相对。是内部办公的主入口,室内设计突出办公建筑的特色。

造型简洁大方,色调淡雅,气氛清新。

墙面为石材墙面,两侧增加石材透雕装饰,吊顶为大藻井。

大会议窒前厅

大会议室前厅在二层大会议室与南门厅之间,可以做休息厅,属于过渡空间。

突出空间宏大,在尺度和比例等方面与南门厅和大会议室相符。

装饰元素延续南门厅的手法。

保持南侧墙面的完整,预留挂陈设品的条件。

减化了门扇上方的装饰,突出空间的构成。

大会议窒

大会议室在公共区的二层。

强调空间的尺度感。

两边天窗成为空间的特色,利用电动窗帘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天光。为室内气氛增色。

主墙面放置巨幅书画,形成室内的重点,壁龛配置书画和工艺品使室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

地面为木地板为开展多项活动提供便利。

天窗打开时可以看到顶部的结构和蓝天。

中会议窒

会议室布置方式为课堂式和谈判式,课堂式可供140人,谈判式可供94人。

由于梁的关系,为获得更高的室内空间,吊顶采用井字藻井。

采取简约的风格,利用灯光照明将石材和壁纸有机结合,再配以整幅壁画,形成清新典雅的室内气氛。室内采用浅米色调。

会议窒

方案采用壁纸和木饰面相结合,室内色调为浅金色,形成古朴和富丽的气氛造型简洁,通过块和面的组合,利用光影塑造室内和谐的气氛。突出室内的清新气氛。

阅览窒

图书馆阅览室面向东,与广场相邻,阅览室里可以眺望广场。

阅览室为三层。首层为开放阅览室,二层为珍藏和委员长书库;地下一层为书库,首层设置开放书架、阅览区、休息区、电子阅览室等。室内用浅色的石材,仿旧铜栏杆、樱桃木色的桌椅和书柜相结合,为阅览室营造历史文化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