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语文课堂“减减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语文课堂“减减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堂变得热闹了起来。不难发现,新课改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遗憾:学生的语文成绩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出现了很多低效的课堂,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归结为一点:语文课上得太复杂。我们的语文学科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语文课上,教师、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太多,使得语文课堂变得复杂繁琐,纯真的“语文味”也丢失了。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没那么复杂,我们语文老师要给语文课堂“减减压”,“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要“简简单单”学语文,让语文课堂回归“简约”之美。

一、读书活动简单些

语文课堂离不开读书,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读书活动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所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为了追求气氛上的热闹、形式上的亮点,不惜丢弃学生的读书活动,这是违背语文本位的。古人也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我们现代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宁愿丢掉一切,也不能丢掉读书。没有了读书,一切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丰富精神世界等使命都失去了坚实的载体,孩子们还拿什么去思考、去发展?所以说,读书活动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我们教师在组织读书活动时,形式有很多,如指名读、分自然段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唯独没有自己读,或是自由读、默读的机会太少。课堂是热闹了,但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孩子们在这些读书中,他们能静静地思考吗?他们能真正地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吗?有所读就要有所感,读书本来就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怎能整齐划一?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学生已经预习过课文,读通、读顺已没有问题了。于是,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默读课文,抓住一些句子多体会,把自己的感悟写在句子旁边。在默读中,学生可以静静地品读、默默地感受,可以真正的走进文本,与文本真实对话。接下来,再让学生集体交流感想,通过交流,学生的有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通过诵读文本、感悟文本,认识上由浅入深,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也在其中得以实现。读中见悟,简简单单地读书让语文学习也变得简单了。

二、互动形式简约些

新课程呼吁课堂上的互动,这是正确的,无可非议。但我们很多教师却片面地解读了互动,认为互动就是课堂上的表演,这是不正确的。其实,我们的课堂中,一个问题的讨论,一个读法的比较,一次情感上的沟通,这些都是互动。为了互动而互动,这就是画蛇添足了。互动环节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立的,它始终是服务于教学的,如果硬把无用的或是可有可无、意义不大的形式上的互动引进课堂,那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很不值得。例如《鹬蚌相争》的教学,需要学习生字“啄”和“夹”。为了更形象地理解这两个动词,我让学生进行了表演。在理解课文中鹬和蚌是怎样相持的这一过程时,很多教师还是通过表演来完成的,给人的感觉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但对于真正理解课文,这就显得有些肤浅了。人物的内心是需要品味的,这里就应重点让学生通过品读鹬蚌相争的语言来完成内心的品味。学生从它们的语言中去感受它们的内心活动,进而再发挥想象:它们之间还会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学生更能体会到它们之间浓浓的火药味,对理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课堂中的互动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有时平平淡淡才是真。

三、拓展内容简洁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此,很多的语文课堂就加入了这么一个时髦的环节——拓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滥用拓展,无休止地拓展,在拓展上花了很多的时间,都忘掉了自己上的是一堂语文课。拓展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益的,它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如果这一切都以牺牲语文学习的时间来交换,是得不偿失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拓展,就要进行有效的拓展,要适度运用拓展。例如,听一位教师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学完课文,教师进行了拓展:傣族还有哪些节日?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接下来,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介绍,大约介绍了十几个节日,也详细介绍了这些节日中的习俗,花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这样的课堂让人觉得更像一堂社会课了。进行这方面的拓展很有必要,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但在拓展中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我们不需要对每个节日都进行具体的介绍,这样学生听了乏味,也特别浪费时间,也不会一下子记住那么多。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通过多媒体介绍几个,节日名称与习俗画面一起出现,这样学生记住了名称也记住了形象的画面,既省时,效果又好。拓展是语文的必要环节,但不是语文的全部。

我们教师要剔除课堂上无效的、可有可无的、非本质的东西,给语文课堂“减减压”,这样才能上出本真的语文,上出真正的语文课。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