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平淡文字“变身”织锦华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淡文字“变身”织锦华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块布料,不同的设计师会裁剪出不同风格的衣服,或唯美华丽,或简约大方,关键在于创意、身段、材料和配饰。创意如衣服的灵魂,内蕴外露;身段如同衣服的外表,恰当适宜,方显婀娜的身材;材料是衣服的底蕴,要显华贵雍容,材质上便需挑选精细;配饰是衣服的神韵,只要妆点巧妙,再普通的衣服也能熠熠生辉。写文章便如同裁剪衣服,创意新颖、布局得当、选料考究,加之画龙点“睛”,即使朴实无华的文字也能华丽转身。

一、题目出奇抢眼球

秦代儒学大家李斯,将文章的标题视为“文眼”“文额”。标题,是用来挈领提纲、概述全文的,但龙头难画。尤其是自命题作文,题目标新立异,才能吸引读者眼球。

(一)逆向思维。在生活中,总是有一类人,时常“一语惊人”,人们惊讶于他们的“见地”。其实并非他们的话多么精辟,而是他们与大众的思维相佐。作文是写出来的“话”,想要与众不同,就要敢于突破大众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思。从大众思想的对立面去思考,挑战那些盖棺定论的“规律”。从立题的角度来看,可从未知的假定反推已知条件。比如在写环保题材的作文时,从正向逻辑立题,当从社会污染源的整顿治理入手,沿着这一线索,接下来思考每个人应该在环保战役中扮演的角色,能为环保事业做些什么。于是,便有同学立题《环保,从“我”做起》。这样的题目中规中矩,虽有几许新意,但仍未达到吸引读者眼球的效果。若反其道思考,从不环保的后果入手,这个题目也可写成《当地球走向“荒芜”》或《如果地球停转了》,这样立题,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制造悬念。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产生兴趣,而阅读是从兴趣开始的。因此,制造悬念,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是题目出奇出彩的另一法宝。如要求学生根据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进行仿写,自命题目。有的学生写外婆的背影,为突出“背影”的难忘,用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背影”》为题。题目没有提及“难忘”二字,却意蕴绵长;且题目给人一种悬念,作者在怀念谁的“背影”?什么样的“背影”会令作者久久无法忘怀?读者必然揣着这两点疑问,一气呵成,读完全文,以解心中疑惑。

二、情节新颖巧布局

“文无定法,局无定势”。谋篇布局,将脑海中的想象用最简洁的笔触表现出来,逐层逐条罗列。又如同编织一张思想的网,哪里要详写,哪里要简述,情节又如何推进,要环环相扣,逻辑分明,必得在布局上下功夫。

(一)黄金分割法列提纲。提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提纲,作文就失去了写作的方向。初中作文大致围绕“起因――经过――结尾”的顺序推衍发展,这种传统的“三段式”作文,乏善可陈。而“黄金分割法”虽然是几何学领域的概念,但学术无界,对于“美”的追求都是相通的。0.618这个数字,代表了恰当的比例,代表了美的和谐,蕴藏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在谋篇布局中,在0.618这个位置,也就是全篇的2/3处,设置高潮,将传统的“三段式”布局改为“四段式”布局,提高作文的格局。此处仍以《我心中挥之不去的“背影”》这篇作文为例。在布局中,第一段展现作者对“背影”的眷恋;第二段写作者追忆与外婆的生活琐事;第三段写作者假定自己在梦中,继续与外婆生活在一起,使读者的情感跟随情节的推衍步入高潮;第四段写外婆去世了,作者对“背影”的思念,用以点题。

(二)借用电影表现手法。近年来,学生作文开始流行借用电影的表现手法来布局,尤其是“蒙太奇”手法,由于其结构简单,不受传统布局格式的约束,仅仅就事论事,易于构思,颇受欢迎。如《当地球走向“荒芜”》,其电影化的立题,配之“蒙太奇”的布局,可谓相得益彰。作文开篇,第一段描写地球变得“荒芜”后的景象,当然要运用适当地假设、幻想;第二段以探究的口吻,写造成“荒芜”的原因;第三段写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实施环保。这样作文从“虚”到“实”,由“远”到“近”,给读者阅读带来轻松感,又不乏新意。

三、素材选取贵在精

素材是写作的根基。缺少素材的作文,空有理论的鸿猷,缺少实践的论证,未免华而不实;而素材过多的作文,如同堆砌的闹市,给人繁乱之感,往往写到后面即忘了最初的主旨,甚至跑题、偏题。

(一)大刀阔斧砍素材。不能将搜集到的素材一字不漏地写进作文。作文不是一簿流水账,而是展现主旨的篇章。素材的选取标准,不在于素材本身的好与坏,而在于是否与主题契合。评价一个好的素材,是看其对主题的表现力有多大,对整个情节的推衍能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将这一素材拿掉,对整个文章是否会有影响,凡可有可无的素材,可大刀阔斧地砍掉。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的“背影”》中,学生列举出两大素材,其一为外婆独自养育母亲的艰辛;其二为外婆照顾生病的作者。文章以作者的视角去写,外婆的“背影”是作者的回忆,那么外婆养育母亲的桥段,虽然展现了外婆的艰辛与坎坷,但对于表现文章的主旨,并没有直接地起作用,且拿掉它并不影响文章的情节推衍,类似这样的素材可直接删减掉。而外婆照顾作者的桥段,对作者回忆外婆的“背影”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才是作文真正需要的素材。

(二)多角度挖掘素材。同样的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其效果会截然不同;如同一件事情的不同侧面,每个侧面都代表了一种观点,有认可,就会有反对。因此,同一个素材需要多角度地展现,仅从单一角度去写,未免显得单薄,缺乏逻辑分析与厚重感。如《如果地球停转了》的环保作文中,关于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的收集,是个不错的选材,但仅从收集塑料袋角度去写,过于简单了。还要从塑料袋的需求方面着手,减少使用需求,生产物美价廉的替代品,也是一种思路;另外通过市容法规来治理塑料袋的使用,也是一种重要角度。这样,素材丰满起来,角度灵活多变,既层次分明,又给读者以新鲜感。

四、活用动词织华章

作文离不开“人”,而“人”离不开动作,有动作即产生了动词。动词潜藏于文字的方方面面,它是汉语言文字中一大分支,包括谓语动词、心理动词、趋向动词、能愿动词,等等。用好动词,文章才能“活”起来。

(一)抓住“心理”动态。动词有点睛之妙用。如宋代大词人李清照那句流传千古的“怎一个愁字了得”,其中“愁”字便是心理动词,将作者内心的哀怨、忧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意境深远,值得读者推敲体味。如《我心中挥之不去的“背影”》,写外婆照顾自己时,学生用到了“抚摸”、“喂药”等动词,展现了外婆对作者的慈爱与关切,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外婆的依恋之情。

(二)发挥“拟人”特色。动词的运用不局限于“人”的身上,世间万物,存在即会产生动作,而拟人化的动作描述,使没有生命的物体瞬间变得富有灵性。如《如果地球停转了》一文中写道:“我随风飘游,飘到哪里,哪里便是家。”描写中用到了“飘”这个动词,运用了拟人化的动词,使塑料袋富有了思想与灵性,它仿佛也在向人类诉苦,人类将它生产出来,又要消灭它。“飘”的动作表现出塑料袋的“身不由己”,文章的结论在于谴责那些生产它的人们。

中学作文,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写作训练道路上的重要阶段。以初中生的阅读量和知识沉淀来讲,要写出熠熠生辉的文章,并不容易。但作文并非要言辞华丽,词藻过于华丽,反而给人以堆砌之感。只要掌握一定之法,在题目、布局和素材方面多下功夫,文章自然会变得丰满厚实;加之多用、活用动词,以点缀文章,必使文辞生动,使情节变得具体、富有真实感。可见,作文只要巧妙“变身”,平淡文字亦能织出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