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黑龙江省冬麦复种玉米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龙江省冬麦复种玉米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种子处理

为了解冬麦安全越冬和提高春天返青率,我们建议用抗旱、抗雪腐病的小麦种衣剂拌种适乐时或敌委丹,每百Kg麦种用适乐时150ml或敌委丹200ml。

2、选茬与耕整地

2.1 选茬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最好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提倡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作业效率。

2.2 耕整地质量

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前茬全部深松25~30cm后耙茬作业,耙深12~15cm。采用对角线法,不漏耙,不拖耙,耙后地表平整,高低差不大于3cm,除土壤含水量过大地块外,耙后应及时镇压,以防跑墒。耕整地作业后,要达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表土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每平方米2~3cm直径不得超过1~2块。

在前茬作物(春麦、大麦、油菜和马铃薯)收获后,应及早耕翻耙细,并提前起垄,以充分吸收伏雨和使土壤实着,有利保墒,保证播种时有较好的墒情,这是采取垄沟播种的必要措施。

3、施肥

3.1 有机肥

有机肥(有含量大于8%)用在前茬上,每公顷用量22.5t以上。

3.2 化肥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南部和北部地区每公顷施肥量纯氮75kg,五氧化二磷101kg,氧化钾82kg;东部地区纯氮90kg,五氧化二磷101kg,氧化钾82kg;西部地区纯氮75kg,五氧化二磷101kg,氧化钾82kg;缺棚地区和地块每公顷作种肥2~3kg;

3.2.1 种肥。化肥种肥用总量的1/3~1/2,单条深施于8~12cm耕层中。

3.2.2 追肥。根据地力不同可在返青后追施总量的1/2~2/3;根据地力不同可在孕穗、灌浆期分别追施叶面肥。

4、播种

4.1 播期

根据我们多年的调查,结合我省的气候条件,我省播期要求在≥0℃的积温为500℃左右。一般播期为8月20~9月10日左右为最佳播期。

4.2 播种量确定

播量的确定:在生产上常以产定种,以种定苗。根据我县的地力和栽培水平,如公顷收获900万穗,主茎穗和分蘖穗比为1:3,那么田间应有225万株,一般公顷用种120~140kg。

4.3 播量及播量计算

按每公顷保苗株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净度和田间保苗率(一般为90%)计算播量。其公式如下:

公顷播量(kg/hm2)=亩保苗株数×千粒重(g)÷(发芽率%×净度%×106×田间保苗率%)

播量确定后应进行播量试验和播种机单口流量调整。正式播种前还应进行田间播量校正。

4.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不当,会直接影响出苗,播种过浅易形成落干,播种过深,出苗时间长,出苗过程中消耗种子中大量养分,幼苗出土植株体养分积累少,抗寒能力弱,播深4~5cm。

4.5 播种方式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春风大,有的年份降雨较大,而有的年份降雪较少的情况,采用畦播可有效地解决春风大,麦苗风干而死,降雨较多的年份有利于排水,降雪较少年份有利于蓄墒的特点,畦距200~230cm左右为宜。

4.6 播后镇压:为了保证出苗,有效利用冬前有限的生长期,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和保墒很重要。

4.7 播种质量

播种和镇压要连续作业。春季耙茬地块,应做到耙地、播种和镇压连续作业。播种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播量,总播量误差不超过±2%,单口排种量误差不得超过±2%匀速作业,作业中不停车。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地头整齐。

5、田间管理

5.1 压青苗:越冬前如出现徒长,或土质疏松,应进行镇压,以防土壤跑风,有利越冬。

第二年越冬返青后,以破除土壤裂缝和板结,应再进行镇压,可与追肥同时进行。

5.2 化学除草

为了防除双子叶杂草,在返青后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kg,加喷2、4-D丁酯900ml,对水混合施用。选择晴天、无风、无露水时进行均匀喷洒。要留安全带,确保附近双子叶作物和树木安全。

单子叶杂草野燕麦和稗草多的地块,每公顷用28%禾草灵3kg或65%野燕枯1.5g对水喷雾。使用禾草灵时不能与2、4-D丁酯混合喷洒,需间隔5d以上。

5.3 防倒伏

在雨水较多时,可在返青后喷施硅钾叶面肥加矮化药剂。在小麦分蘖末期进行矮化处理,结合化除用矮壮素1:400倍.

5.4 防治病虫和追肥

冬麦田每平方米有粘虫25头时即可进行防治。在幼虫3龄前,每公顷可用2.5%溴氰菊酯300ml,对水500kg喷施。防治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时,公顷用50%多菌灵或50%多福合剂1.5~2.25kg,对水混合喷施。为了提高粒重和改善品质,抽穗期和扬花期前,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2.25kg,加5kg尿素,加2kg50%多福合剂,对水喷施。若生产富硒面粉每公顷可用1.5g硒肥,对水100kg喷施。为了节省作业费用,也或将农药与磷酸二氢钾、硒肥混合后对水喷施。

6、收获

6.1 收获时期

人工收获和机械分阶段收获在蜡熟期后进行,联合收割机收获在完熟期进行。

6.2 机械收割、机械分阶段收获,割茬高度为15~18cm。麦铺放成鱼鳞状,角度为45°~75°,厚度为8~12cm。放铺规整,连续均匀,麦穗不接触地面。割晒损失率不超过1%。子粒含水量下降到18%时,应及时拾禾脱粒。拾禾脱粒损失率不超过2%,联合收割机收割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破粒率不超过1%,清洁率大于95%。

7 品种选择

第三积温区的紧凑型,选加玉引65。。

7.1 播种期及密度

在冬麦收获后立即深中耕,每667平方米底施优质有机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20~25kg、尿素5.0~7.5kg、锌肥1kg;播种,6000~7500株/667平方米。

7.2 化肥处理及施肥技术

化肥内要混拌灭鼠剂。产量达到400kg/667平方米玉米需施尿素30~35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50kg/667平方米。在施肥方法上,有机肥、磷钾肥、锌肥应于苗期一次施下;氮肥应改为分期配方施肥。地力差、施肥量少的地块应采取“前重中轻”的施肥方法,即苗肥占60%,穗肥占40%;产量水平在500kg/667平方米左右的地块,应采取“前轻中重”的施肥方法,即苗肥占40%、穗肥占60%;高产田应采取“前轻中重后补”的施肥方法,即苗肥占40%,穗肥占50%,粒肥占10%。

7.3 播种技术

可人工穴播或机械穴播。

7.4 中耕

玉米出苗后,每间隔7天左右趟一次.

7.5 其他管理同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