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喂粥妈妈”:活就活得顶天立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喂粥妈妈”:活就活得顶天立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来,一组照片在网络、微博上备受关注。照片中,一位95岁的老母亲手持汤匙,一口口地给瘫痪在床的58岁的儿子喂粥。尽管一贫如洗,但老人却坚决拒绝了10万元的捐款,活得顶天立地

这位老人叫许张氏,虽然她一辈子都没有自己的名字。

尿布,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物资

老人的家住在安徽亳州的城乡接合部。小巷纵横,小路颠簸,从亳州市区抵达这里,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车子驶过一片低矮的平房,开进一个堆着拾荒杂物的小院,院落最里面的一间房,便是老人的家。

刚进屋,一下子便进入了暗处,眼睛还来不及适应,只看到一个弓背的剪影,那是一个弯得不能再弯的背。

听说上海的记者来了,老人转过头,放下手里正在缝补的尿布,招呼记者坐在小凳上。

环顾这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没有一样像样的家什。两张床分靠在南北两堵墙上,一个柜子倚靠西墙,坏掉的柜门当啷着,露出里面堆着的包袱,一个压着一个。柜子上边和两旁也放满了花花绿绿的包袱,摞得老高。老人说,那是邻居和好心人送来的尿布和旧衣裳。

尿布,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物资。

老人颤巍巍地从床上取下一个包袱,在记者面前摊开:“这些尿布都是人家寄过来的,你看,缝得多好。”尿布是用旧衣裳、布头拼缝起来的,针脚细密。

“寄来的人叫啥名字,住在哪里,可知道?”不识一字的老人,指着包袱上的邮寄地址询问记者。一字一字读给老人,她听了,点点头,自言自语:“好人,好人。”

尿布是给老人的儿子用的。老人育有五女二男,躺在床上的叫许全意,是小儿子。40年前,许全意突发精神病,从此不再开口,不出家门,不与人交流,饿也不说,渴也不叫,尿了拉了自己都不知道。

已经够可怜了吧,可是19年前的一天,许全意又瘫了,再也没有站起来。那时老人的老伴已经过世10多年,其他几个儿女家的日子也都过得紧巴,基本都靠低保过活。老人不想拖累他们,就一个人伺候卧床的儿子。

那一年,儿子39岁,老人76岁。

此后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早上5点多钟,老人起床下地,第一件事就是到儿子床边掀开被子,把儿子的身子翻过来,看看有没有尿了、拉了。接下来就是换尿布,给儿子擦身子、洗尿布、晾尿布。然后做饭,给儿子喂饭。

夜里,老人睡两三个小时又要爬起来,到儿子床边看看,尿没尿,拉没拉。尿了拉了赶快换,决不耽搁,就怕儿子睡得不舒服。

在母亲这样的照料中,躺了19年的许全意,从来没有生过褥疮。

虽然儿子没有意识,也不能出去见人,但老人还是把他收拾得干净体面。头发长了,胡子长了,就给他拾掇,不见一丝邋遢。

能想象吗?屋里吃,屋里拉,19年啊,可是屋里、床上,包括许全意的身上,你闻不到一丁点儿异味。

陪伴儿子是她的使命,也是她活下去的意义

中午时分,小女儿许长荣来了,手里端着一碗饺子和一碗汤。

两年前,住在不远处的许长荣不忍心再让年迈的母亲生火做饭,就把做饭的活包下了。

看到记者在,这位年近60岁的阿姨,怎么拦都拦不住,一路小跑回家,又盛了一碗饺子来,非让记者一块吃。

把被角掀开,老人拿出一块手帕垫在儿子的嘴巴下,再把汤倒在饺子碗里。一手端碗,一手拿着汤匙。一匙饺子,一匙汤。每当汤匙送到嘴边,许全意就像突然有了意识,张大嘴巴,铆足劲抬起头迎向汤匙。

这是许全意一天中最生动的时刻,也是老人最幸福的时刻。

女儿说,这么多年来,每一顿饭,母亲都是这样,弓着背,端着碗,像照顾婴儿一样,一勺一勺地喂到哥哥口中。操劳中,母亲的背一天天弯了下来,如今已经像一座拱起的小山。

“要是没有我妈,我哥早没了!”许长荣的眼圈红了。

考虑老人年纪太大,照顾儿子很吃力,有关部门特事特办,要帮老人和她儿子申请进福利院。但老人婉拒了,既是不想给人添麻烦,更是舍不得儿子受任何委屈:“谁能像自己亲妈一样,尿了拉了就马上给换啊?”

“你活一天,妈就不死。”这是老人常跟儿子念叨的。陪伴儿子是她的使命,也是她活下去的意义,儿子能走多远,她就要拼着命陪多远。

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何种年纪,无论天南地北,感动都是相同的

闲下来,老人就坐在床上缝尿布。阳光好时,她会搬一把小凳,坐在门口晒晒太阳。对儿子,她几乎寸步不离,连院门也很少有机会跨出。外面的世界对老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

可外面的世界,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人。

8月,《亳州晚报》记者张延林没有想到,自己拍摄的许张氏给儿子喂粥的照片,在网络、微博上“火”了起来。

“雷锋传人”郭明义在微博里说:“看到这样的图片,让我泪流满面。这是一碗‘人世间最温暖的粥’,母爱如海,向所有无私的母亲致敬!”

如今,借助媒体和网络的力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致敬、问候和关爱涌向亳州,涌进这个寻常小院。

网友们来了,三五成群,有的带来点心,有的坐下来陪老人聊天;有一对夫妻特意从南京开车几个小时赶来探望,听说老人爱吃玉米面,嫌贵舍不得买,就跑出去买了很多;寄自天南海北的包裹纷至沓来,有的是成箱的尿布,有的是满满当当的旧布衣裳;当地政府官员也来到老人家访贫问苦,帮她解决实际困难。

“给我那么多钱,啥用?这些钱要搁到厂里,奖给工人,工人干活多带劲!”

很多人给老人送钱,都被老人回绝了。老人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几近固执。

上海一位企业家看到网上流传的老人照片,心生感动,立即请当地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代他捐赠10万元钱给老人,但任凭人家磨破了嘴皮子,老人怎么也不肯收。

10万元,对于和儿子两个人加起来每月只有400多元低保补助的老人来说,该是一个怎样的数字!但她谢绝,毫不犹豫。

记者提到这件事,老人抬起左手,5根手指最大限度地伸直,定在半空,足足几秒钟:“不能收!”语气坚决。

问她为啥,她说:“给我那么多钱,啥用?这些钱要搁到厂里,奖给工人,大家都分点,干活多带劲,多高兴!政府给我吃,我吃不完,够吃不就好了吗?”

“这个家庭非常穷困,但精神上最富有!”张延林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感慨。

看老人不收钱,有的好心人就要把钱留给她的子女,让他们替老人保管。猜猜老人知道了怎么对儿女说的?“谁敢拿人家的钱,就别认我这个娘!”

许长荣说,有好心人来送钱,老人拉着拽着不放人走,怎么也要把钱还给人家。有一次,几位网友来看她,临走时,扔下钱就往外跑,年轻人跑得快,老人没拽住,为这事,她念叨了好多天。

那是因为眼中的热泪

许长荣掏出了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老人家不得已收下的捐款明细。少到几十元,多到上千元,每笔来由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说:“要记着这些好人,有办法还是要还啊。”

账本上有一笔来自上海市延平路123弄署名王振宇的捐款,提起这笔钱,许长荣却一肚子委屈。

上海网友王振宇在网上看到老人给儿子喂粥的照片,很是感动,希望能够帮助老人,就汇来了500元钱。老人给女儿下了令,把钱给好心人退回去。可对方的地址留得不够详细,许长荣又按着人家留的电话打过去,王振宇几番推说,就是不让退款。女儿就和老人商量,买了一箱麻油想寄过去,但到了邮局才知道,油类不给寄。

折腾了这么多次,老人还是没松口,让女儿再想办法。

“麻油交给我吧,我回上海正好可以带给他。”听了记者的话,老人举起拐杖用力点了点地:“正好,正好!”

告别时,老人非要送。外面下着小雨,淅淅沥沥,记者怕地滑,不让她出来,可几番劝阻,那双从旧社会一路艰辛走来的小脚还是支撑着她瘦小的身子,把记者送到了大门口。

老人示意女儿回家取东西,她自己则转过身,靠在大儿子拉客用的平板车上,拉着记者的手,很紧。女儿回来了,不仅带来了那箱成了老人心事的麻油,还令人意外地取来了一百元钱,硬要往记者手中塞。

老人拉着记者的手更紧了:“大老远的,姑娘你坐了一夜火车特意跑来看我老太太,不容易,咱家没啥好招待的,拿钱出去吃一顿饭,可好?”

一时间,五味杂陈。

几番拉扯,钱当然强塞回给了许长荣,但那份心意装在心中,沉沉的,暖暖的。

抱着麻油,坐上返程的摩托车。回头,挥手。老人弓着背,拄着拐杖,一直站在门口。车子启动了,那个瘦小的身影越来越小,随之又像泼洒在宣纸上的墨迹洇开来,越来越大。

记者知道,那是因为眼中的热泪。

那箱麻油,跟着记者坐了一夜的火车,最终如约送到了王振宇的手中,意外之余,他请记者捎话:“祝福奶奶,好人平安。”■

(摘自《解放日报》)(责编 达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