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直译意译与形似神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翻译这种实践活动需要以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模式作为依据。本文旨在以中国主要的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两种英译文在语言上的特点,比较评析由此产生的对原文传达上所达到的效果。
一、萧红与其作品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其受到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她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她更有成就的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是萧红应美国友人斯诺之约而写的小传。文章叙述了她如何在祖父的关怀和抚育下度过了孤寂的童年。
二、翻译理论与模式的简要说明
早在十九世纪末,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就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强调忠实原文;“达”讲的是要使译文能够准确、通顺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即“达旨”;“雅”可以理解为“文雅和优美”,为翻译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关于严复“信、达、雅”的理论,后人的理论和解释大同小异,以茅盾的概括最为精辟:“信即忠于原文,达即译文能使别人看懂,雅即译文要有风采。”严复之后的中国翻译理论,包括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傅雷的“形似与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化境”等都是严复“信、达、雅”的翻版或在此基础上的发挥和提高。
根据“信、达、雅”的标准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即“直译”和“意译”。“直译”指翻译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段等,同时又要求语言通顺易懂。“意译”则要求将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不一定采用原作的表达形式,译文自然流畅即可。但“意译”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原文内容随意删改或添枝加叶。“直译”注重对原作的忠实,“意译”强调译文应符合译语的习惯。
三、两种译文的比较分析
从总体上看,两译文在忠实地传递原文内容,表达原文风格以及英语的表达上均是成功之作,从中可见两译者深厚的文学和翻译功底。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来总体判断两译文,张译基本属于“直译”,刘译则更偏重于“意译”。但有时两种方法也交替使用。现就一些具体例子进行比较。
1. 直译和意译均可。首先,在翻译标题“永远的憧憬和追求”时,两位译家选词各异。刘译用了“longing”和“yearning”,根据美国传统词典,“longing”意思是“A strong persistent yearning or desire, especially one that cannot be fulfilled.”表示强烈的、挥之不去的渴望或欲望,尤指无法实现的渴望。“yearning”解释为“A persistent, often wistful or melancholy desire; a longing”,是长久的、常常是愁闷的或伤感的愿望,渴望。萧红的一生是被家庭、爱情和社会所放逐的一生,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深藏着难以排解的无家的悲凉感。她的一生,既经受了失去家园的无奈与痛苦,又饱尝了寻找家园的坎坷、屈辱与悲欢,她在无可奈何而又义无反顾地舍弃失去之后,又满怀希望地探索寻求,向着“温暖”与“爱”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可以说,寂寞情绪和无家情结困扰了萧红的一生。刘译意译的成分比较大。比较而言,张培基先生将其翻译成“My Everlasting Dream and Pursuit”则是明显的直译。二位都准确的将原作的意义传达了出来,都不失为好的翻译。
2. 能直译就尽量直译。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父亲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和疏远,甚至于无情。
张译:Father, driven by avarice, often became very unfeeling. He would treat his servants, his own children and even my grandpa alike with meanness and indifference, not to say with ruthlessness.
刘译:Father was almost inhumanly avarice. To his servants, his children and even his own father, he was just as miserly and indifferent, or heartless for that matter.
(2)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
张译:Once, due to a dispute over house rent, he took away by force a tenant’s horse-driven cart and drove it home.
刘译:Once because a tenant failed to pay his rent, father detained his cart and horse.
在上两例中,张译追求直译,保留了原句的语言结构,将原文中每个字的意思都翻译了出来,因而更加忠实于原文,达到了与原文相近的语言效果,且意思清楚,译文的可接受性强。例(1)中,将“甚至于无情”译为“not to say with ruthlessness.”,其中not to say是英语成语,意即and almost或and perhaps even,将程度的渐进表现了出来,语言生动并富有感染力。刘译注重意译。也将原文的意思译了出来,且形式上更加简洁。将“我的祖父”译为“his own father”比张先生直译为“my grandpa”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然而,原文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父亲因为贪婪而失去了人性;而刘译改变了句子结构,将这个因果关系放到了句末,效果不免逊色于张译。例(2)中也是如此,原文“把马车赶了过来”,张译用“took away by force”,表达了父亲强行夺走了房客的马车,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刘译用了“detained”,这个词表示“扣留”,用在这里让读者觉得马车本来就在父亲手里,父亲只是阻止房客赶走他们的马车,刘译词虽然简洁,但意思却不如张译准确。另外“failed to pay his rent”也不如“a dispute over house rent”忠实于原作,原文“为着房屋租金的问题”不一定指房客没有交房租。刘先生在翻译时将“房屋租金的问题”具体化了,不够张译准确。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懂,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要保存原作的丰姿,则应在忠实于原文,而又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前提下,能直译尽量直译。以上这两个例子,笔者认为张译优于刘译。
3. 当直译不能体现原文的风格和神韵时,应用意译,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傅雷曾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就是除了传达意义之外,还要尽力保存原作的风格和神韵。在形式上要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
例如在原文第三、四段的处理上,原文是在“祖父把马从车上解了下来还了回去”处分段,第四段接着写祖父这样做所导致的与父亲的争吵,直到“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这里说的都是一件事。张译照搬了原文的形式和结构,将父亲和祖父的争吵放到第四段中,似乎是绝对忠实于原文,但却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与英语表达方式相悖。汉语语法的表现形式是以意统行,强调意义的连贯,但不在意形式标记,句法特征为意合;而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因此,刘先生在这里运用了“段落重组”的方法,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对原文的自然段落进行合并和拆分。刘译把原文第四个自然段的前三句调整到第三自然段,从而使译文上下更加紧凑、连贯,更加符合逻辑。
在原文第六、七段的处理上,也是同样的问题。原文虽然是分两段叙述,但是这两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张译保留了原文的段落处理方式,分作两段,意思虽然准确,但对原文的风格和神韵却有影响。刘译摆脱原文的束缚,用词也颇具匠心,尤其是在翻译“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这句话时,刘译用“Grandpa would put his wrinkled hand on my shoulder and then on my head”来译,这里的“saying into my ear”,把祖父对受了委屈的小孙女的关爱、呵护表达了出来,使人联想到慈祥的老人轻声对小女孩说着安慰的话语,既达旨又传神,形神兼似,不失为妙笔。相比之下,虽然张译的前半部分和刘译一样,但是简单的“saying”一词不足以传达出原文的神韵,此处的处理较刘译逊色。
4. 译文中存在的个别“误译”。翻译错误是难免的,就是名家也不例外。对待翻译珍品中的错误,我们应该持科学的态度,文学翻译的价值不一定只看其中有无个别的误译,而看总体的把握。一件文学翻译能传达原作的神味,或者有其独到之处,虽然其中有可能会给挑出来的晦涩之处,也不失为成功的翻译。如例: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张译:Nevertheless, from grandpa I’ve learned that apart form coldness and hatred, there is also warmth and love in life.
Hence my everlasting dream and pursuit of this “warmth” and “love”.
原文是两个独立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张译的第二段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只是一个片段,在这里独立成段显得语言晦涩,意义含混,令读者费解。而刘译“However, from Grandpa I have learned that in life there is not only coldness and hatred, but also warmth and love. For that “warmth” and “love” I will keep longing and yearning.”意思明确,结构严谨,行文流畅。原文用“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与标题“永远的憧憬和追求”相呼应,译文也用“keep longing and yearning”与文章标题“My Longing and Yearning”前后照应,达到了形神兼似。
四、结语
从以上对两译文的比较评析,可以这样概括:张译和刘译都是以“信”为最高原则的。总的来说,两译文都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内容,语言表达也很流畅。但两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张译基本属于“直译”,而刘译基本属“意译”。二者都不失为成功之作。
通过对两译文的比较评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当中以“信”为首。“信”即忠实于原文,在尽量贴近原语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又不破坏译语的语言规范。在这一标准的前提下,应兼取“直译”和“意译”之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陈宏薇:《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胡德香:《 张培基先生中译英艺术探》,《孝感学院学报》,2002.8。
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2002。
刘银燕:《张培基先生和他的翻译》,《上海科技翻译》,2001.1。
唐耀彩:《散文翻译中的跨句法――兼评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4。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张智中:《刘士聪先生汉译英关键技法探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赵秀明:《文学翻译的“韵味”说――论刘士聪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朱曼华:《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国翻译》2000.3。
朱敏: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赵友斌: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