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佳选择题要按常规出牌(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佳选择题要按常规出牌(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2011年,高考,最佳选择题,命题

[中图分类]1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09―04

2011年高考历史(上海卷)推出了四道分值为3分的最佳选择题,除错误、最佳两个选项外,还设两个虽有一定正确性,但不够准确、深刻全面或有其他缺陷的选项,试图更加精确地表现和显示考生的实际水平,提高试题的鉴别力。从课程改革的意义看,有可能促进探究能力的落实,不失为一种创新。

然而,试题解密后,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同仁的质疑,许多优秀或骨干教师,甚至特级教师也惊叹“吃不准”“做不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实际测量数据显示了这些最佳选择题不仅没有提高试题的鉴别力,反而偏低了;在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上也存在不正常的情况。原因何在?从《2012年高考手册(上海)》又将其中的3道试题原封不动地列入样题来看,有关方面似坚信这种后果是由于课程教学中的问题造成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好转。笔者以为,此举恐过分自信了,为完善和推进这一改革,现摘录、探讨如下,供同行参考。

以下每小题3分,共12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0.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评分规则:A.1分,B.0分,C.3分,D.1分)

上海的这届考生是学过“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的,知道二里头遗迹、遗存对确认夏朝的存在与否很可能是“零的突破”。试题的基本要素与提问都在史料的来源、性质及其证明效力的范围内。因此,其考查目标显然不在史实知识的记忆,而是有关历史证据的逻辑思维方法。

从解题的过程看,选项B是最容易排除的,考生甚至可以凭历史常识作出正确判断,因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一处考古发现,与有关一个王朝的转手材料“一一对应”的概率几乎为零。需要深入思考和分歧最大的是选项A、c、D,都含有正确的要素,究竟哪一个是最正确的?

第一,试题开门见山地强调了“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既然如此,那么后人见到的有关记载就都是间接的转手材料,而不是“多为”转手材料。又,既然这些转手材料还都无从依据“直接的文献史料”确认其真实性,那么无论从性质还是证据效力上看,都只能算作是一种有待“验明正身”的转述、传闻或传抄,即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传说。它们的价值会有不同,有的很可能有真实性,有的可能比较玄乎,有的更像神话故事,但这都是按常识或已知的历史知识作出的推论或推测,并不涉及这些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有些则不具有之别,没有从根本上消弭传说中的夏朝,或夏朝还只是传说这个焦点问题。这既是史学界之所以长期存疑的关键,也是二里头遗址考古的重大意义所在。这样,选项c中的“夏”在概念上与选项A中“传说中的夏”就是同一个意思。从整句看:“R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x的存在”说的就是“R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传说中的x”,与“R证明了x的传说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文法上并无甚高低之分,为什么选C给满分(即3分),而选A只能得1分呢?

2011年底出版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编著的,《2011高考试题分析与评价,上海卷(文科)》解说道:“A项也有道理,但是问题的指向是关于夏朝的真实性问题,而不是神话的真实性问题。”原来,命题人将A项中的“传说”误读成了“神话”。两者是同义词吗?无论学生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是教师常用的《辞海》,都明确告知了两者不是同义词。“传说”指的是传述经义和解说经籍之书、辗转述说、民间长期流传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或评价。所谓“神话”是指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神话不同于传说、寓言和宗教,它主要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可见,试题的这个失误原本就是很不应该的。争议数月后,还不知检讨和纠正则是“大忽悠”了,应当有些“费厄泼赖”(fairplay)之精神。

第二,若仔细阅读A和c,还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不足:无论“R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传说中的x”,还是“R证明了x的传说有一定的真实性”,都属于判断或结论,即一种观点或看法,不是证据。从史学的角度看,观点的真理性基于史料的真实性及其正确解读。理想的原因解释应当尽可能煞到其“根”,即学术上被视为最硬的依据――原始材料或一手材料。那么,本题是否应当按这样理想的要求来回答呢?说话、行文是讲求前提、语境和逻辑的,既然前一句话是从材料的证据性质――“转手材料”来解释引起学者怀疑之源,那么后一句话仍以材料的证据性质――“原始材料”来解释这种怀疑逐渐减少之因,是既符合事实又最顺理成章的,而这正是选项D的说法(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否则,试题的前一句话就有误导之嫌。如此看来,A或c都不足以得满分,D才是最佳选项,不仅最具史学特征,而且符合通常的表述逻辑。命题人认为“D项虽然没有错误,但是指出遗址属于原始材料没有说明问题”②,不知从何谈起?

综上所述,如欲保持试题原来的材料、考查目标和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可将选项A中的“传说”改为“神话”。

长期以来,夏朝历史的依据是转手材料,令学者生疑。二里头遗址面世后,怀疑逐渐减少。因为该遗址的考古发现

A.证明了夏的神话有一定的真实性

B.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属于原始材料

(评分规则:A.1分,B.0分,C.1分,D.3分)

虽然这届考生学的课本倾向二里头遗址夏朝说,但实际上,迄今为止,史学界对其是否已具备了国家形态,还是有分歧的,认真思考,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此,有可能的话,试题应对此有所考虑,行文上使其更加符合事实,也更有思维和探究特征。比较理想的修改方案似可再略加修改,将提问与题干中的第二句合并为一句话,使最佳答案的主体变为后来改变了看法的学者,并把提问中的“因为……”改为“认为……”。

长期以来,夏朝历史的依据是转手材料,令学者生疑。二里头遗址面世后,不少疑者改变了看法,认为该遗址

A.或许能佐证夏已初具国家形态

B.出土文物与夏的传说一一对应

c.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D.发现的应当是夏朝的原始材料

(评分规则:A.1分,B.0分,C.1分,D.3分)

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

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评分规则:A.0分,B.3分,C.1分,D.1分)

试题所引的对康有为和戊戌之殇的看法是近年来被史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应当说,从考试也是一种课程开发的角度看,很是精彩!补充了课文的不足,丰富了历史的多棱镜和思维方法,也更有人文味儿。从学业测量的角度看,考查目标显然不是对这段话的评价,而是准确理解材料的水平,属于史料阅读能力。

这段论述共两句,前句是一个肯定判断,断定非政治家的康有为是维新变法夭折的重要原因。后句是用虚拟方式表达为什么说康有为非政治家的一个主要理由――作为政治改革家,康有为热情有余,谨慎不足。这段话的完整意思是:康有为缺乏政治家的谨慎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或康有为缺乏政治家的谨慎而促使变法夭折。

按照“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之要求,最佳答案也就是对这段话的完整概括。据此,四个选项似都有欠缺,即没有最佳的选项。选项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说大、说空了;选项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漏了主题;选项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脱离了康有为。被规定为最佳选项的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虽概括的要素最为全面,但“重要影响”一词并未显示影响的性质或方向――是加速失败的因素,还是有利成功的因素?

另外,既然选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或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可以给1分,那么选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不得分似有些理由不足,它至少涉及需要“政治家”,还有“未来的中国”这个引文指愿景的要素。如技术上一定要将此选项设计为0分,笔者以为应当去掉后者,使其更不靠谱。再次,如把“主要说明了”改为“当是说明”可能更加准确,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

综上所述,如欲保持试题原来的材料、考查目标和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似为: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当是说明

A.只有谨慎的政治家才能推动国家的大变堇

B.康有为欠政治家之谨慎是促使变法夭折的原因

c.康有为的性格中热情有余而谨慎不足

D.戊戌维新的领导者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评分规则:A.0分,B.3分,C.1分,D.1分)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在下列选项中,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当是

A.只有谨慎的政治家才能推动国家的大变堇

B.康有为欠政治家之谨慎是促使变法夭折的原因

c.康有为的性格中热情有余而谨慎不足

D.康有为的应当可以实现“未来的中国”

(评分规则:同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