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手法歧义看补泻手法的实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手法歧义看补泻手法的实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福建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福州350003;2.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 要] 从补泻手法歧义、矛盾及临床实际应用看出,补泻手法虽然是调节刺激量值的手段之一,但与补泻效应无对应关系。古人对手法的误解并已将手法神化,使后人的研究不能摆脱强调具体招式,这是补泻手法研究多年来无重大进展的根本原因。补泻效应的产生是医者的刺激量值与患者的感应量值相匹配的结果。医者的刺激量值段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应将注意力集中到探寻患者的感应量值上,并建立患者个人的、客观的感应量值体系可能才是研究针灸补泻的理性途径。

[主题词] 针刺补泻;剂量效应关系,针灸;针刺感应

SeeingtheEssenceofReinforcing*.ReducingMethodfromVariousInterpretat

ionsofManipulationWuQiang1,JinRui2(1.

FacultyofAcupunctureandMassage,FujianCollegeofTCM,Fuzhou35000

3,China;2.GuangzhouUniversityofTCM)[Abstract]

Fromthevariouscontradictoryinterpretationsandclinicalapplicationofr

einforcing*.reducingmanipulation,

itcanbeseenthatthereisnocorrespondingrelationbetweenthereinforcing*

.reducingmanipulationanditseffectthoughitisoneofmethodsofregulating

stimulativeamount.Thebasicreasonwhynogreatadvancesinthemanyyears’

studiesonreinforcing*.reducingma

nipulationshavebeenmadeisthatpeoplemisunderstandanddeifythemanipula

tions.Reinforcing*.reducingeffectisgeneratedbythepatient’

sresponsetothestimulation.Thestimulativeamountisrelativelyfixed,

sofocusingattentiononprobingintothere

spondingamountofthepatientandfoundingtheindividualobjectiverespondi

ngsystemaretereasonablewaytostudyreinforcing*.reducingmanipulation.

[Keywords]MethodofReinforcing*.Reducing;DoseResponseRelat,

AcupMox;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

近年来针灸学取得的成就如临床疗效的确认与提高、治疗病种的扩大等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相比,针灸学的发展是过分缓慢的,只有量变而无质变,特别在核心理论方面,基本上没有突破性的东西,而核心理论不能创新或缺少新陈代谢,这个学科的发展必定迟缓甚至停滞不前。针灸学历史上的一次次磨难及我们现在仍然不停地强调“复兴”“振兴”“保护”等等,都说明了在世界性针灸热背景下,针灸学的处境并不乐观。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在本学科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有关的核心理论,并重新检讨对这些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从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针灸的核心理论,包括经络理论、腧穴理论、补泻手法等,都有言简意赅的特点,概括高度而细节欠详,因而给后世的具体应用带来了发挥的空间,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理解、悟性、临床经验等诸多因素加以发扬光大。这样,在以核心理论为骨干、支柱的前提下,对其的百家争鸣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客观上活跃了学术空气、丰富了学术理论,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其正面效应有口皆碑。但是,这种言简意赅,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对客观真理认识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方式。所以,也正是这种言简意赅使后世对核心理论产生歧义,争论不休,而这种争论本身又不可能产生什么积极的结果,甚至出现误导,贻害无穷。“七损八益”绵延千年的争论,就是典型的例证。况且有些理论在产生时歧义就出现了。所以必须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真正准确地理解与应用核心理论。

2 常用补泻手法

剖析补泻手法是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与经络理论、腧穴理论等一道,对针灸学的发展、繁荣起了决定性作用。补泻手法何止成千上万,不可能一一剖析,仅谈谈几种简单的单式补泻手法。

2.1 捻转补泻《针灸学》教材[1]描述为:“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也有以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补;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法”。定义的前半部分提出构成捻转补泻手法的基本要素是力度、角度、频度及时间4个方面,大体上分轻重、大小、缓急、长短等相互对立的两面,轻、小、缓、短一组为补,反之为泻。大家都按这个规矩办事,该补就补,当泻则泻,其应中规,似乎没有什么疑问,几千年来就这么应用、流传下来了。但是,仔细分析四大要素,就“轻重”这一对矛盾而言,我们假设这么一个场面:一个医者是虎背熊腰的东北大汉,另一个医者是文弱纤细的南国女子,前者手指的力量肯定远远大于后者,即前者的“轻”很可能超过后者的“重”若干倍,假使他们面对的又是同一个患者,那么此时患者所接受的是“补”(轻)的手法还是“泻”(重)的手法?这是一个临床医师常常面临的但又自觉或不自觉回避的问题。其它3组因素亦有相似之弊端。从这个例证可以看出,补泻手法主要强调医师想当然的、主观的自我感觉,我认为补就是补,我认为泻就是泻。而这一过程的另一半,即客观的、患者的感觉却几乎没有论及。补泻效应最终是在患者体内实现的,如此重要的因素是不能忽略的。定义的后半部除了有前述的欠缺外,更是对前半部的完全否定,毋须赘述。理论如此混乱,只能说明了补泻手法理论先天的硬伤。

2.2 平补平泻得气后缓慢均匀地提插捻转即出针,用于虚实不明显的一般病症[2]。这里的“虚实不明显”本身就值得商榷。所有疾病都可通过八纲辨证进行归类,即都有虚实一项,疾病的发生,非邪实则正虚,或二者兼有之,任何疾病都不例外,否则八纲就不成为中医辨证的总纲。虚实可表现为全身,亦可体现在局部,所谓虚实不明显者,全身性症状不明显而已。没有偏颇就不成疾病,这是中医的基本观点;而无偏颇就没有调节,这是针灸的基本观点。众所周知,调节是针灸治病的机理,无处可调,何以论治疗?但是平补平泻临床并不少用,效果也不错。这提示补泻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都有待完善。其实临床最常见是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即可,数分钟后重复,直至出针;或直接接电针,不谈补泻,照样有效果。有人[3]在调查近10年的针灸文献后发现:相当部分的临床医生完全忽略了手法的应用。至于海外留学生们的操作更是如此。这些没用补泻手法一样有补泻效果的事实都直接或间接地提示:我们对补泻手法的理解是否有偏差?

3 讨论

每个针灸医师都有自己的、不只一种的具体的补泻手法,说是百家争鸣也好,说是杂乱无章也罢,总之很多。也不能否认,临床都有一定的(有些甚至是相当不错的)效果。这是按施术者自我感觉的“补”“泻”进行治疗的,这也是对补泻手法有疑问者的最好的回答,临床效果说明一切!可是在考察与调查后,总觉得临床医师身边存在“病号圈”现象:信你的患者赶都赶不走,不信你的拉也拉不来。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尴尬:有些患者你很认真治却不好,有些漫不经心效果却特好。效果好的什么病效果都好,效果不好的什么病效果都不好,这种现象是因人(患者)而异而非因病种而异。但这些效果不好的患者换另1个医师治疗后可能又很有效,这种现象临床并不少见。这种“效”与“不效”、“信”与“不信”一定有其内在联系。现代研究认为,只有当腧穴的刺激量条件(量值)与患者体内的感应状态(量值)相匹配时,才能出现最佳效果[4]。临床医师(特别是熟练的临床医师)其“补”、“泻”的量值是相对稳定的。当患者所需量值与之相匹配时,容易产生共振,效果就好,反之则差。A、B患者的感应量值在医生的刺激量值段内,有效;C患者的感应量值在医生的刺激量值段外,无效。熟练的临床医师其量值频段相对较宽,调节幅度较大,而且由于临床经验丰富,指下容易准确感触患者的感应量值,即所谓“针下不浮不紧,有如鱼吞钩饵”,从而加以调节,所以临床适应面广,而不熟练者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总之,补泻手法的多样性固然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多姿多彩感,但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是否哪样都行?这也重要那也重要只能说明都不重要!其实,这类现象表达的信息是:我们对补泻手法的理解不在点子上。

囿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治病的医者被尊为神,并将其行为神化,如“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等,补泻手法也是如此。医患关系一旦以医者为中心,病情的好转自然归功于医者的妙手回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作为治疗手段的补泻手法就被抬到很高的位置。虽有师承授受,耳提面命,但指下感觉多意会而难言传,令人朦朦胧胧,似是而非,加上自己的体会,这种神秘感就越来越强。每个人再把自己的体会、感悟传给后人,这种感受又几乎不可能令外人完整感受或全盘理解,于是就形成百家争鸣,让后世可望而不可即、越不可即越企望的神秘局面。所以,手法越研究越多,但是让人能效仿的并不多见,重现率低是大家不回避的问题,有些甚至充满诸多尖锐的矛盾。对手法的疑问,并非今天才有的事,但是绝大多数人抱着十分善良、谦虚的态度,希望通过自己及群体的努力修炼,首先达到“比及前贤”的境界(继承),然后再通过规范、完善构成手法的诸要素,使各种缺陷能在手法系统内部自身消化,在前贤指引的道路上发展祖国医学(发扬)。这是一种很正统的思想,但也是观念上的失误,注定了他们的工作只能在死胡同里打转,事倍而功半甚至徒劳无功。这可能是补泻手法研究(包括理论、试验、仪器诸方面)数十年来投入者众而产出者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走入了强调施术者自我感觉的误区。还有些人[3,5]虽然也认识到补泻手法既太机械,又有故弄玄虚之嫌,提出应灵活掌握,不拘一招一式,这实质是陷入否定与肯定两面为难的困境,无法肯定又不敢否定,因为否定之后用什么取代是个困惑,从提出问题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再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对待核心理论,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

综上所述,现行的补泻手法是古人在有限的科学理论范畴内对以针灸为手段的治疗机理的有限的认识,在当时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它也将后世的思路、目光圈定在强调医师想当然的、主观的自我感觉上(还不包括操作上的机械与僵化),使后世对手法的研究步入误区。

补泻手法的实质是常规的调节刺激量的方式而已,是一个寻找与患者相匹配的刺激量值的过程,在医生的量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响应所需量值是否在医生的量值中及所在量值段中的具置(频率)。所以,补泻手法的研究应走出那种想补就补想泻就泻、以施术者为中心的误区,着眼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探讨,探测出每个人的、补与泻不同的所需量值,使临床补泻手法在客观化的前提下个性化。将来的某一天,医师只需交代患者将补泻治疗仪放在什么位置,调节到多大(可由电脑自动调节)即可,那时的针灸才真正步入科学的自由王国。因此,现在的工作是立即从补泻手法的一招一式这深那浅的争论中走出,抛弃传统的以研究医生具体手法方式、参数的错误倾向,将精力投入到探寻如何检测患者所需量值的研究中,可能这才是补泻手法研究的理性途径。

4 参考文献

1 邱茂良.针灸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59

2 杨兆民.刺法灸法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31

3 喻国雄.从针灸临床报道看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中国针灸,1998;18(3):161

4 黄晓卿.“得气”现象与针效关系的初步观察.中国针灸,1999;19(1):195 钱士金.针刺补泻及手法之我见.中国针灸,1999;19(3):181

(收稿日期:2000*.12*.28,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