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财富论与经济危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财富论与经济危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富观念的历史变迁

在人类的幼年时代,即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极其落后,极少有剩余产品。人们理所当然地将为数不多的满足生存需要的物品,如粮食、牛羊、布匹等视为财富。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效率更高,用于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产品出现富余,随即出现了商品交换经济。起先是物物交换,后来又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从贝壳、布匹、牛羊集中到金银等贵金属,货币由此出现,人们将可以换取更多物品的货币视为财富,这是对财富认识的一次飞跃。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财富观念也在进步。资本主义早期,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劳动是财富创造的唯一来源。因此,西方国家通过加强教育,改善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积累了大量的国家财富,国力也得到增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中期,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代表财富的货币形式更加发达和多样化,诱使人们的财富观进一步变化。在普遍认同教育对财富积累的作用之下,人们转而意识到知识和技术等可以转化成生产力的无形产品也是潜在的“财富”。这一认识,把对财富的认识从具体的物质产品扩展到有质无形的产品,这是人们对财富观念的一次历史性深化。

然而,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纸币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规律。纸币是货币的信用化结果,但纸币的发行如果脱离纸币发行的经济基础,就会出现贬值,直至沦为废纸。解放前政府不顾具体经济环境,滥发纸币,最终导致了纸币崩溃,人们宁愿回到原始的以物易物阶段,就说明了这一事实。

时过境迁,如今人们对信用形式的等价物又产生了“幻想”,相信这些等价物可以换来“财富”。例如,前几年国内股市火暴,很多人热衷炒股,希望通过手中股票价格的上涨获得财富增值。这些人以为拥有股票就等于拥有财富,将股票看做“变相货币”。殊不知,股票获利的前提是可以随时变现,股价上涨的背后是有其他股票买家愿意接盘,一旦这一循环被打破,股票的财富效应非但不能显现,反而还会蒙受巨大损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时,西方国家大量的财富蒸发也是这个道理。危机爆发前膨胀的资产市值形成了巨大的虚拟财富,但随着危机来临,原来高估的资产缩水,大量的虚拟财富在金融危机中也烟消云散,从无形化为乌有。

用财富观念理解欧美经济危机

我们可从上面提到的财富角度理解生成欧美经济危机的原因。

一个是西方国家对财富观念,从理解到实际追求出现了极度偏差。显然,从资本主义早期开始,西方世界就认识到无形财富的存在。但是这种无形财富是转化为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等有形财富的重要基础,如果资本主义的深化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金融业的发展仍然要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业,虽然表面看起来积累了巨量的金融财富,但这些无形的虚拟财富,只是吹大的金融泡沫,一旦信用链条崩溃,这些虚拟财富顷刻化为无形。西方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前,过分看重了金融业创造的这些虚拟财富,实则是将资本主义几百年来对无形财富的认识进行了错误的发展。虚增的财富,看似庞大,实则画饼充饥,注定不能转化成真实财富。如果有人真的从中获利,必然有人从中巨亏,这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总量不变的财富转移游戏而已。

另一个是利用发债偷换财富概念。在信用经济时代,纸币是货币的信用形式,是财富的具体表现。纸币依靠政府信誉发行,政府拥有无限发行的权利。但是,纸币不能发行无度,政府又通过发行债务,向公众借钱。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得益于政府发债。发行债务对于政府来说也是有利的。比如,政府承诺按照一定的收益率在固定期限内发行公债,到期后连本带息偿还给公众。公众作为政府的债权人,表面上取得了货币收益,即实现了财富增值。但是,另一方面,在此期间,政府又不断发行纸币,使货币供应量扩大,从而导致了货币贬值,使得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政府实际未动分毫向公众圈钱。如果货币的贬值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相当,公众没有实现任何财富增加;如果货币的贬值超过了债券收益率,公众的实际财富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更少。政府通过不断扩大发债规模的方式,发新债还旧债,债务负担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最后纸币发行到了极限,政府信用崩溃,无法利用印发纸币的方式还债,政府债务危机显现。(作者系《世界新闻报》专家版特约评论员,《理财》、《学习时刊》特约评论员,《光明观察》最佳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