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固定加手法整复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固定加手法整复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锁骨本身细长且部位较浅,全长位于皮下,是连接上肢与躯干的唯一骨性结构,易受暴力发生骨折,据统计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1。以往认为多数锁骨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达到满意效果,但是近年来多数专家更加认可手术治疗2。文献报道,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200多种,目前临床上仍是以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治疗为主。2007~2010年收治锁骨骨折患者118例,采取了外固定加手法整复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收治锁骨骨折患者118例,男69例,女49例;年龄7~69岁,平均28.8±12.7岁;患者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左侧62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摔伤83例、车祸22例,重物砸伤13例;骨折类型:横形骨折65例、斜形骨折38例、粉碎性骨折15例。

治疗方法:患者局部血肿麻醉,取端坐位,双手叉腰,术者在患者背后用膝顶住患者背部肩胛间区,嘱患者挺胸,用手握住患者两肩用力后伸,然后使患者肩分别向后、上、外做牵拉,患者挺胸即可达到复位。接下来在此复位状态下做外固定术。本组患者复位后均采用“8”字型绷带或锁骨固定带进行固定。一般术后固定装置会随着骨折区肿胀部分的消失或绷带的张力降低等因素常常使骨折部位再次发生移位,所以术后两周内应多次检查固定的是否可靠,并即时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经常对固定加固,直至患者骨折临床愈合后方可拆除外固定装置。

疗效判断标准3:①优:骨折达解剖复位,骨折2~3个月愈合,局部无疼痛,关节活动正常;②良:复位达解剖复位的80%以上,骨折3~4个月愈合,骨折周围基本无疼痛,患肢比较有力,肩关节活动接近正常;③可:复位达解剖复位的70%以上,骨折4~5个月愈合,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④差:患复位在解剖复位的70%以下,骨折6个月未愈合,且肩关节活动受限。

结果

本组118例患者经过1~2次的手法复位,外固定后配合临床功能锻炼和护理,多数患者均能迅速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本组所有患者均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患者均能通过功能锻炼,其临床疗效为:优87例、良20例、可9例、差2例,治疗优良率90.7%。

讨论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之一,任何年龄患者均可发生。过去对于治疗锁骨骨折的主要目的就是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和骨性连接,但是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锁骨骨折复位的质量也是越来越高,不仅是要求满足于骨折处的功能复位,而且还要保持原先锁骨双侧的对称美感,这一要求在年轻女性患者中更是强烈4。而手术切开复位法不仅可能导致骨患者折不愈合,而且对于某些患者在手术中造成的疤痕比畸形愈合的骨性突起更加难看。因此也有不少数专家学者不太主张手术治疗,还是主张保守治疗。本研究中采用的是外固定结合手法整复进行治疗。因为锁骨的远、近端都有韧带和肌肉相连,并且与相对固定的肩关节和胸部相连,这一以来其活动范围就大大缩小,因此锁骨骨折后采用手法整复的普遍原则就是沿移位成角的原路退回,故其复位也较其他肢体骨折较为困难5。除此之外,锁骨骨折的外固定更加困难,这与锁骨的生理结构有直接关系,所以到目前为止人们仍在不停的探索治疗锁骨骨折最佳的外固定方法。

本研究中,医生采用手法整复加外固定术,从而使锁骨骨折患者复位较为容易,复位后维持状态后的外固定,要求患者达到两肩胛间向前推和双肩向后推的这样一种力从而使患者能够保持持续的挺胸位。外固定方法一般是以8字绷带固定为主,主要固定材料有棉纱绷带、石膏绷带、树脂绷带等。患者经过该法治疗后,118例患者均经过1~2次的手法复位,且外固定后能配合做临床功能锻炼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多数患者均能迅速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本组患者临床疗效:优87例、良20例、可9例、差2例,治疗优良率90.7%。该法具有患者痛苦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刘莎莎.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10,20(1):47-48.

2黄家基,蒙家辉,施伟业.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锁骨骨折242例疗效探讨[J].右江医学,2010,38(3):277-278.

3乔春阳,孙义忠.自制带圈克氏针配合钢丝治疗锁骨骨折[J].河北医药,2010,32(13):1779-1780.

4李文超,常旭东.不同外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医正骨,2007,19(7):25-26.

5王春民,王常鑫,王常荣.综合手法整复加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J].亚太传统医药,2009,5(5):94-95.

6修宏强.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