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鹅卵石”闪现光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鹅卵石”闪现光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中,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一次课堂互动、一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甚至是学生的一份作业、一件小小的作品等,都是美丽而独特的“鹅卵石”。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鹅卵石”的眼睛、乐于拾拣“鹅卵石”的双手,更要有等待“鹅卵石”闪现“钻石”光芒的耐心。

关键词:尊重;倾听;耐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85-2

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一群牧民得到神的旨意,让他们明天在游牧时拣一些鹅卵石,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会感到快乐,也会感到一些遗憾。牧民们非常难过,因为神没有赐给他们健康和财富。他们虽然不满,但还是照神的旨意做了。夜幕降临时分,牧民们忽然发现白天拣的鹅卵石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后悔没有拣更多的鹅卵石。

读完故事,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也有一些不起眼的“鹅卵石”,有的一下子还看不出它的美丽,有的还埋在沙土中,只露出小小的一部分,如果不走近它、拣起它、细细地欣赏、把玩、挖掘它,就永远也发现不了它的美丽与价值。

一、尊重――发现“鹅卵石”

记得在做这样一题时,出现了下列情况:

题目:有一块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小明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小华竖着卷成一个圆柱,哪个圆柱体积大?大多少?

一般的解答:小明:3.14×(20÷3.14÷2)2×10≈321.536(立方厘米)

小华:3.14×(10÷3.14÷2)2×20≈160.768(立方厘米)

相差:321.536―160.768=160.768(立方厘米)

大部分学生都是这么想的,包括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当我按着这样的想法讲解此题时,不少学生都觉得此题的计算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也有同感,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正在这时,有一学生举手说道:“老师,我有不同的方法。”我本想否定她,但我转念一想:何不听听她有什么妙招?于是我请她说出自己的想法。此同学的解答过程如下:

小明:1/2×20×10×(20÷3.14÷2)≈320(立方厘米)

小华:1/2×20×10×(10÷3.14÷2)≈160(立方厘米)

相差:320―160=160(立方厘米)

她的计算过程确实比一般方法容易,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对不对呢?我请她作了解释:老师,我们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时候,还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V=1/2S侧R,我就是利用这个公式来做的,因为这样就不用像刚才一样来算R2,也不用乘3.14,所以我觉得这样做比刚才的要简单一些。她的回答真是让我耳目一新,我真庆幸给了学生说话的机会,否则,这样精彩的回答和如此巧妙的解答不是被埋没了吗?

反思:尊重学生,走出“至高无上”的唯师论,真正把自己融入学生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尊重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喜爱教师而不惧怕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关注、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课堂中平等对话的氛围和愉悦。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是自己的课堂,教师是自己的朋友,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思维才会真正活跃,才会闪现智慧的火花。在上述案例中,不正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才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让老师在一片沙土中发现了这枚“鹅卵石”的吗?

二、倾听――拾拣“鹅卵石”

在教学复习课《量的计量》时,出现下列教学片段:

我让学生把下列日记补充完整。

8时30分,我走进一个600()的超市,超市里的货物琳琅满目,我看见一张半径约50()的圆形桌子,真漂亮。我又来到学习用品区,买了一支长170()的铅笔,5角;一瓶容积是60()的钢笔水,2.5元;我在超市里逛了30()后,又买了一盒妈妈最喜欢吃的巧克力,盒子长是14(),宽8(),高2(),12元;付完帐,我便拎着东西回家了。

等学生填完之后,我们就开始交流。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教学流程尽在我的掌握之中。正当我暗自得意时,意外状况发生了。

生1:盒子长14厘米,宽8厘米,高2厘米。(一切如我所料,正想就此结束之际)

生2:老师,我觉得2厘米太扁了,应该填2分米。

这可真是我史料未及的,在试上过程中,可从没在这出过问题,因此想都没想过在这会出现状况。而且怎么可能会出现填2分米的呢?说实话,我在选择此题时,也是从别处引用来的,故也没细想过。

师故作疑惑状:到底是厘米正确还是分米正确呢?(我也在心里思索:2厘米是扁扁的盒子,应该有的;而高2分米,也许那种铁罐子做的也有。我暗自琢磨,应该两种都可以吧!)

学生大部分都认为是厘米,我询问原因,但举手的想说明原因的却没几人,我估摸他们是凭感觉的,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让一举手的同学来阐述原因。

生:我认为应该填厘米,我是从价钱上面想的,12元钱不可能买那么多的巧克力。

多么巧妙的回答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暗自庆幸,没有因自己的粗心和武断,让这份难得的精彩轻易溜走。

反思:我们经常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其实我们老师也应该学会倾听。倾听,不光要听正确的回答,还应听错误的回答;不仅要听优秀生的回答,更应听学困生的回答;不仅要认真听,还要耐心听。因为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对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的一种诠释。倾听,能让我们从中发现问题;倾听,能让我们赢得思索的时间;倾听,能在学生的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上述案例中,不正是教师的倾听,为老师赢得了思考的时间,并从学生的回答中拾起了那枚意想不到的“鹅卵石”的吗?

三、耐心――等待“鹅卵石”变“钻石”

题目:100袋大米的重量大约是1()。

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

镜头一:

小A拿着作业本来我这批作业,我一看答案,两处都填了“克”,真让我哭笑不得。这么显而易见地错误也没发现,我的一股怒气如火山喷发。但是,我告戒我自己,这时劈头盖脸地训斥只会使学生内心越发着急,甚至会被老师的言语训“晕”。我强压住心头的怒火,深吸一口气,开玩笑的问道:“小A,一枚2分硬币和100袋大米都是1克,这样吧,待会老师请你帮我们家去搬一下这100袋大米吧……”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小A就着急的说:“哎呀,老师我写错了,100袋大米我是搬不动的,应该填吨”。看着他醒悟的样子,我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当小A在填计量单位时再次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时,我总是想方设法耐心地为他寻找就近的、他能理解接受的最佳比较点。一次次的比较、感悟、认识,使得他对计量单位的把握一次比一次准确,逐渐找回了他失却的自信。

反思: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某一知识的学习上遇到了盲点,是因为初次学习时就没有弄明白,之后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个时间。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指责孩子,应该找到适合孩子学习的方法,帮助孩子铺路搭桥,使孩子能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这里不正是教师的耐心指导、等待,使这枚“鹅卵石”浮出水面,并在海水的长期冲刷下发出钻石般的光芒的吗?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一次课堂互动、一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甚至是学生的一份作业、一件小小的作品等,都是美丽而独特的“鹅卵石”。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鹅卵石”的眼睛、乐于拾拣“鹅卵石”的双手,更要有等待“鹅卵石”闪现“钻石”光芒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