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倾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倾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忙碌中结束了,静下心来翻看这个学期写的教学反思,发现有许多讲的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遗憾,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效处理生成”是新课改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从教师本位向学生主体转变的必然产物。

合理的预设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充分的预设的确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心中有底”,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预判,是降低教师课堂驾驭难度的好办法,但预设不是解决生成的唯一方法。教师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立的思维特质,再充分的前期准备也无法把控住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当这些意料之外的生成“迎面”而来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办?

选取我的一段教学反思作为阐述的引子。

预设与生成有时是吻合的,但是有时却是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的。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充分挖掘课堂动态生成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是教师必须不断磨炼和可以锻炼的重要本领,这也是能够充分体现教师驾驭课堂、主导课堂的重要能力的体现。如果我们倾听学生,我们会听到他们自己的答案。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最后,我给学生出示了几个多边形并启发提问:你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推算出这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吗?不少学生想到了连接多边形顶点,将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的方法(如图1),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方法。正当我准备引导观察、发现规律的时候,学生昊却始终没有放下自己高高举起的小手,他提出了这样一种画图的方法(如图2)。

这种方法是我没有想到的。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复杂”,我没有给他进一步阐述的机会,直接制止了他的发言,评价道:“这样分出来的三角形有些角并不是这个五边形的内角,计算会过于复杂。”

昊似乎并不服气,下课后“执著”地向我解释:“其实这样得到的规律也不难算,这样分出来的三角形与边数正好相等,最后都是减去360°。”我终于“恍然大悟”。是呀,起初的画图也许会复杂一些,但是当发现了规律之后,其实也很简单,内角和的计算公式“n边形=180°×(n-2)”变一变就成了“180°×n-360°”。

当学生出现想法时,先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想法,如果此时拿不准的话,可以采取缓冲的方法,让自己冷静思考学生的想法。如果一时想不明白,就不要作肯定地否定,让学生把想法说清楚,再作判断;或是移至课后细细思考。

这段未作任何删改的教学反思记录了我当时上完课后的思考和认识,重新读起来依然感到亲切。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如果我们倾听学生,我们会听到他们自己的答案,说到了一个词——倾听。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其实倾听对于教师来说,同样也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习惯,倾听是帮助教师有效应对课堂生成最重要的方法。

这篇反思首先表达的是教师要耐着性子去听。“直接制止了他的发言”也就阻断了生成的发展之路,使生成变成“死成”。平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加上即时思考的不全面、不成熟,使其表达出来的想法往往是磕磕巴巴、含混不清的。面对这一现象,教师不愿意听,主要原因有:(1)教师受制于自己的经验,认为学生的想法总是不好的。(2)教师受制于课堂时间,担心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这种直接制止学生表达的行为又很容易通过语言(恶意打断、不正当的评价等)或是教师流露出的表情(不耐烦、不屑一顾等)传递给学生不良的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也不能耐着性子去听同学发言了。

这篇反思还谈到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延时处理。“当学生出现想法时,先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想法,如果此时拿不准的话,可以采取缓冲的方法,让自己冷静思考学生的想法;如果不能想通,就不要作肯定地否定,让学生把想法说清楚,再作判断;或是移至课后细细思考。”

在教师对生成拿不准的时候,这里提到了三种情况:(1)不否定。否定是一种定性的结果,而教师此时自己都拿不准,怎能凭着模糊的判断想当然地作出定性的判断呢?(2)再听一遍。“你能把你的方法再说一遍吗?”“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让学生自己或另一个学生把想法再说一遍,既是给教师思维的一个缓冲,同时也是给其他学生再一次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听第二遍一般不会像第一遍那样陌生,会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判断,也许此时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就明晰了。(3)下课再说。这显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通过教师假设自己“不知”来鼓励学生去求知,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教师面临的是一个他自己都无法在课堂上想清楚的问题,接下来的教学处理就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顶多算得上是“教学机智”了。

倾听不仅有“听”的动作,更包含了与“听”相伴相生的一系列情绪和行为。关于情绪,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宽容、对生成的认同与接纳;关于行为,是不轻易否定学生,用教师冷静的心态与丰厚的学识去读懂学生真实的想法。当然倾听不仅是应对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有效处理生成的首要一环。当教师读懂生成之后,还需要在课堂上去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使生成产生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