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和传统重建钢板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和传统重建钢板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对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骶髂前路蝶形钢板传统重建钢板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60例骶髂关节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重建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骶髂关节损伤;骶髂前路蝶形钢板;传统重建钢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国内学者有报道多种通过不同方法同时治疗取得比较好的疗效。骶髂关节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 其关节面为耳状关节面, 骶、髂两块骨之间呈不规则形相互交错、紧贴的关节面[1]。年轻人肌肉韧带强健, 保护相对稳定, 而中老年人肌肉韧带会有退变, 一旦受到外力就会使骶髂关节在瞬间移位、旋转, 从而使周围软组织疼痛、充血、水肿、粘连, 进而加重疼痛, 造成下肢功能障碍。为了探讨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和传统重建钢板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效果,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临床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60例骶髂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其中男41例, 女19例, 年龄29~61岁, 平均年龄(49.2±7.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给予骶髂前路蝶形钢板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重建钢板治疗。

1. 3 评价标准 临床效果评价, 显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有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术后临床效果评价为显效17例, 有效11例, 无效2例, 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患者显效11例, 有效14例, 无效5例, 有效率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骶髂关节损伤大多是因为姿势不正缺、肌力失调、骤然扭转导致。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及痛苦, 骶髂关节损伤多由外力而造成, 临床上比较常见, 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 临床表现为患侧骶髂关节疼痛, 常放射到臀部和股外侧[2]。骶髂前路蝶形钢板(sacroiliac anterior papilionaceous plate, SAPP)是适合前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新型钢板。是一体两支的蝶形, 采用整体平面的设计, 两支呈固定的60°角, 可以将分离的骶骨和髂骨固定同一平面, 使复位更加简单和牢固。SAPP设计有直径2 mm的克氏针临时固定孔, 可将SAPP临时固定在已复位的骶髂关节上, 让螺钉置入的更加方便[2]。

传统重建钢板的点固定改成面固定。在传统上、下两块重建钢板在复位不良时候会不在同一平面, 从而无法限致骨折块的移位;SAPP为一个整体的面, 可将骶髂关节复合体固定在同一个平面, 因此, 具有很好生物力学稳定性[3]。采取髂腹股沟入路可很好完成骶髂关节损伤复位和SAPP的置入。SAPP手术入路、显露范围、切口选择、骶髂关节复位均和传统重建钢板相同, 不会带来切口改变等等的手术技巧问题。骨盆承担的应力主要集中后环, 主要结构是骶髂关节复合体, 形成吊桥样稳定骨盆环, 因此, 重建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在治疗骶髂关节损伤中很重要。

自1941年提出前路手术来, 前路切开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已广泛的应用, 特别在陈旧性骨盆骨折中加广泛, 已成为骶髂关节损伤主要的治疗方式[3]。目前, 前路手术采用的内固方式主要是重建钢板跨骶髂固定, 应采用2块3孔或者4孔重建钢板跨骶髂关节成角放置, 其具有很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是在传统重建钢板也存在很多缺陷, 如2块钢板非整体设计, 无法保证成角的固定, 术中操作很困难其并发症多, 尤其是神经并发症。

骶骼关节损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病, 如果医生缺乏这方面经验、诊断不清。很容易被误诊。其主要把骶髂关节损伤与急性腰扭伤、梨状肌损伤、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疼痛相混淆。最佳SAPP治疗可使骶髂关节损伤回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恢复正常的组织关系, 最后用药物疗法可使骨折愈合、韧带等瘢痕愈合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雷磊, 杨铁毅, 王治.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内固定治疗.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 11(03):47.

[2] 王守刚, 汪玉良, 马方全.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治疗方式的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4(20):24-25.

[3] 杨文峰, 吴杰, 杨兵. 12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的治疗. 浙江创伤外科, 2010, 10(04):79-81.

[收稿日期: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