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阳光依然灿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阳光依然灿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80年代初,达式常随着中国电影的辉煌而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在当时影视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达式常很少接受记者的采访,一般人们很难见到他,很难接触、了解他。但接触之后,你就会觉得达式常是非常非常好的人――很正直、真诚,随和、宽容,淡泊名利,一丝不苟。

在我记者生涯结识的许多演员中,达式常是和我保持友情最长久的人之一。也许是太熟悉的缘故,印象中,我总觉得达式常和以前没有多大的变化,依然那样帅气、风雅,依然那么真诚、谦和。

向达式常提起这一点,他哈哈笑起来,笑声过后,摇摇头。“肯定变了。哪能不变呢!”话音里蓦然多了些萧瑟和沧桑。

“变得少呀!”我坚持。

“要说人不变老是假的。我现在到街上去,有的人一看,认出我来了,就感叹说:‘哎哟,老了老了。不过气质还是很好,风度依然。’哈哈……”达式常爽朗地笑着,一扫刚才的低调。

变还是没变?也许照片最能说明问题。20年前的这一天,我第一次给达式常拍的一张照片,后来用在《大众电影》封底上。那张照片上,他穿着西服,胳膊上搭着风衣,也是在自家的房顶上,意气风发的样子。有趣的是,他手中的那件风衣还是我的哩!

而今,我又在他家的阳台上,只是现在的阳台已不破旧,真是沧海桑田啊!

我从没见达式常穿戴名牌,这在演员中是很少见的。用达式常自己的话解释:“穿衣服不在于衣服本身,而在于你自己。如果本身没那个气质,你再穿多少名牌,看上去也像一个叫花子。”

拍完照片,便参观达式常新家的设计和装修。高层建筑,复式结构,窗户朝北、东、南三个方向;从大大的阳台上望去,视野极其开阔,43层的高度足以将上海的城市标志东方明珠电视塔和古式建筑群余园尽收眼底,令人精神不觉一振。

“我这个家最大的优点就是位置好,地势好。”达式常站在阳台微笑着,显然这是他的得意之处。

“看到那艘船了吗?”达式常指着远处的港口,“据说它的豪华程度和泰坦尼克号差不多。要是晚上灯光亮起来,非常漂亮。”

然后,达式常语气一转:“浦东这里过去都是农田,你看现在建了多少高楼!”对于上海的变化,达式常深有感触。

走入室内,则另有一番风格。如果说20年前,达式常的家只能用“清贫”一词来形容,那么如今,最贴切的描绘恐怕是“简单温馨”了。客厅宽敞明亮,家具不多,只有必要的摆设,没有奢华的装饰;楼梯旁挂着一串可爱的动物风铃,显示出主人未泯的童心;而最大的一幅装饰画是女主人王文洁的巨幅照片,在蔚蓝的天空下,蔚蓝的大海边,她脚踩细软的沙子,一脸灿烂的笑容,身后的海鸥在自由飞翔……

达式常介绍说:“家里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我们不想把家里搞得和宾馆饭店似的。我不要富丽堂皇、跟豪门似的家,不喜欢,没有意思。”

“当初找工程队的人和搞设计的朋友,我提出装修的原则:第一要简洁,第二是要像一个家。这可能跟我个人追求的风格有关系。有的人家花四五十万搞装修,还没装好,何苦呀!还有过之者,买一栋花园洋房,再花一倍的钱搞装修。我们老百姓只是过过日子,只要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就可以了,不必和别人去攀比。”对于现状,达式常倒是很满意。

夜幕不知不觉降临,上海外滩已是灯火通明。我和达式常并肩立在阳台观景。看着感受着人间的繁华,吹拂着如水的晚风,心头一片宁静。

达式常,和电影绝缘?

闲聊之际,巩俐来了电话。达式常开口便是:“老伴儿老伴儿,听到你的声音不错……我最近也很忙。上海电影节我一天都没空去,开幕式那天正好我演出……”

我恍然想起达式常和巩俐曾在电影《画魂》中饰演一对夫妻,难怪老伴儿长老伴儿短的叫得那么亲热。

“最近在忙些什么?”我就势将话题转到达式常的工作。

“拍电视。最近比较忙,身体也比较疲劳。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上海演完后,还要在北京演出,同时,我还接几部电视连续剧和朗诵、主持的演出。可是我想,一个剧组有很多的演员,大家的档期都比较忙,你一有变动就牵涉到别人,给别人造成很大麻烦。我思来想去,这些活动都没办法去,只能婉辞了。”达式常顿了顿,继续道:“也没精力去。东西越短越难念,人家请你去,指望你念得好;我要念得好就得下功夫,可是哪有时间呀!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唐宋名篇名家朗诵会,好几次邀我去,我都谢绝了。”

“你看,我现在和电影已经绝缘了。”达式常苦笑。

“现在大家都在拍电视。电影本身不景气。看看电影市场,实在很悲惨。”我也无奈。

“如果有点儿时间,我陪着我老伴儿,夫妻俩到电影院买票去看电影,看看现在电影的状况。我的老伴儿很有意思,她就喜欢看电影,看戏,看话剧。其实,看好的电影还是一种享受。唉,可惜电影院里的人总是寥寥无几。”达式常虽说是“与电影绝缘”,可学电影出身的他仍三句话不离电影,看来“电影缘”还是让达式常这般藕断丝连,难以割舍。

“张艺谋的芭蕾舞最近在上海大剧院演了两场。我觉得这个导演在电影方面很有才华,有想法,能把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生动地表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当年的《秋菊打官司》那个影片,我是投了赞成票的。别的不讲,单说巩俐的出场,把她摆在千万个农民、老百姓的群众场面里走出来,就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达式常温和地评价。

就这样,从张艺谋的导演风格到黄建新的新片《谁说我不在乎?》,从火爆荧屏的《大宅门》到常胜不衰的美国电影市场,从章子怡的表演到《卧虎藏龙》在西方的风靡,从冯小刚《大腕儿》到VCD盗版的泛滥,达式常的谈兴渐渐浓了起来。

他对一些颇受争议的导演和影片都表现出一种宽容和理解,就像他对人对事的态度一样。“电影是多样化的艺术。一部影片是否深刻,是否有很深的思想厚度当然可以商榷,但如果仅仅作为一种娱乐,一种品牌,也是可以存在的。个人根据自己的才能和喜好拍电影,有的拍中榜的,有的拍轻松的,只要市场定位准确,在艺术上有一定的感染力,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人过中年的缺憾

“所有的人都过导演瘾,你就没想着当一回导演?”我好奇地打探。

“演员还当不好呢,还当导演?算了吧。”达式常打趣道。

“演员当得是没问题,但是许多好的演员都做导演梦。你做导演最有条件,《人到中年》还有你很喜欢的《谭嗣同》里的戏和台词,导演都要听你的,你都投入了大量的功夫和精力,我在现场,知道得一清二楚。”我怂恿他。

“滥竽充数可以做,但要真正做得好就很难。导演的责任很大,观念要跟得上时代的要求,要有相当好的身体。我想算了吧。”达式常就是这样,有一股子对什么都认真、要做就做好的责任心。

“电影频道又重播了《人到中年》,你看了么?”我问。这部影片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是达式常的代表作之一。十几年过去了,它依然光彩夺目。

“看了。‘流金岁月’栏目还邀请我和潘虹到广州拍了点花絮,讲往事。我们俩又坐在一起重看了一遍《人到中年》。有些地方拍得非常好,尤其在晚上家里的那段戏。她不放心到医院去,我在家里又把孩子尿,又做针线活,又写论文。她回到家里休息,我怕她睡不着,把书支起来挡着灯光,书倒了,两人有一段谈话。拍的画面、影调、夜景味道和家庭氛围都很好,尽管没有太大的动作,我看还是蛮有味道。现在要有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机会,就不容易了。年纪越大,相对的机会就越少,电影就是这样。”达式常的神情这时有点儿复杂。

“可惜当年的最佳男演员奖空缺……”

达式常打断我:“得奖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能不能评上奖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塑造的形象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欣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高峰,像一根抛物线。已过中年的达式常没有在他最辉煌的电影生涯中摘取伸手可及的奖杯,我想,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永久的遗憾。

有女万事足

尽管有缺憾(其实,谁没有缺憾呢?),但毕竟,像达式常这样的艺术事业和生活家庭并重的演员仍是影视圈儿的佼佼者,有幸福的家庭,有温馨的亲情,有情深意长的老伴儿,还有个学有所成的可爱的女儿。

一谈起女儿,达式常的话就多了起来,俨然一副慈父的模样:“我女儿还在美国留学,现在学MBA工商管理。她完全是个学生样,人长得又小,还像个孩子似的。去签证那天正好是1992年的“六一”儿童节。一晃,这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光阴易逝,女儿大了,父母老了。

“你们大概饱尝思女之苦了吧?”

“还好。有时候她回国来看我们,有时候我们去。从去美国读书到现在,她在那些留学生当中是回来次数最多的。有的人出国七八年都没回来过一次,而她每年都回来,连使领馆的人都认识她了。”

“有没有想过在国外定居?”

达式常很坚决地摇头:“不行。你去探亲,去出国旅游都可以,真的去美国长期生活也很单调,非常孤独。孩子们去上班了,你在美国,不懂语言,不会开车,就跟蹲监狱、被软禁似的。”

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达式常就在家里陪陪夫人,偶尔打打网球。有时候自己在家里放音乐,活动活动。日子过得安静、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