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视新闻报道与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视新闻报道与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观众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让电视新闻与观众全方位对接, 切实担负起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民心,关注民生是新闻创新的源头活水

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主旨是为人民鼓与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贴近群众,而贴近群众就是要贴近与老百姓关系最直接的事实,即群众最急最盼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贴近”的本质就是贴近民心。新闻宣传要有所创新,记者必须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去,勤动脑、勤动手、摸准现实的脉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采撷活鱼,及时报道。

1. 坚定民生意识,坚持深入生活。“朝辞宾馆彩云间,方圆百里一日还。群众呼声听不见,小车已过万重山”――网上流传甚广的翻版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些记者工作作风轻浮,不深不实的状态。许多名记者总结成功经验时常说,“好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

2.把握百姓脉搏,满足百姓需要。电视新闻记者要紧紧把握群众脉搏,时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

2009年岁末,兴安电视台推出了“民生调查”系列报道,就广大群众关注的农民工工资、城市居民社保、医保、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展开调查式报道。这个系列报道主要采用体验、调查式手法,真实记录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急事、愁事、难事。

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运用非习惯性方式思考问题,是新闻创新的关键

新闻工作者都难免在以前的采访中形成思维定式,一般说来很难跳出框框。要想采写出有新意的报道就必须摆脱公式化的束缚与羁绊,运用非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打破从众思维、惯性思维,确立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

1.多动脑、细观察、勤思考。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如何从众多的事件中挑选出有价值、有冲击力的新闻,这需要记者有深邃的发现力、剖析力,时刻用新闻的眼光考察客观事物,要不停问一下自己,这个主题新不新鲜?这个角度新不新鲜?别人有没有写过?有没有创造性?等等。事实上,这种反复问、反复比较、反复思考、反复筛选的过程就是进行思维创新的过程。

2.透过现象看本质。记者要学会把报道对象放在时空的跨度上分析,把局部现象放在整个社会的全局背景下考虑,分析单一现象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和反映。

结婚办嫁妆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陪嫁品的变化折射出人们观念的转变。今年夏天,乌海市市郊12对新婚青年举行了一场集体婚礼,在婚礼上作为陪嫁品的12头奶牛格外引人注目。新娘子们一致表示:“娘家送再多的钱和金银首饰,总有用完的一天。如果婚后我们发展养殖业,很快就会富起来。”从陪送电器、金银首饰等硬件到陪送奶牛帮助新人发家致富,新时期群众的发展观跃然纸上,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主题,《别致的陪嫁》如实地报道了这一新生事物,使一篇平常的集体婚礼报道变的平中有新、新中有奇,凡而不俗。

积累新知识,提高素质,建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结构,是新闻创新的支撑

渊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只有积累必要的知识才有可能获得创造力。有人说记者要成为“杂家”这并非苛求,知识会使人有适当的“重量”感,能使记者在采访中游刃有余。因为任何人都愿意同理解自己的人谈话,在采访中,你的采访对象一旦发现你对其工作、行业并不陌生马上就会提高同你谈话的兴趣。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在报道中记者才能决定采用什么、删去什么。此外知识的积累和储存还有利于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因为新闻敏感是一种顿悟性思维,只有大脑的信息库储备了足够的信息,新的信息进入后才能引起碰撞,记者才能见微知著,发现新闻,判断事物有无新闻价值。

(作者单位:兴安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