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加快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库移民事业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加快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库移民事业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积极策应全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都昌区域发展,找准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措施,也为下一步编制发展规划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局从2009年4月中旬开始,对全县范围内沿鄱阳湖的24个乡镇开展了一次深入调研。就基本乡情、区域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与优势、如何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统一以及对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路与对策等方面情况作了一些了解。

一、湖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及生态情况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季节性、吞吐型淡水湖。鄱阳湖吸纳了全省流域面积97%的江河水。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多年平均入湖水量达到1285,7亿立方米。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达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1636毫米,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为12.86米,最高水位为1998年7月31日的22.59米,最低水位为1963年2月6日的5.90米。年内水位变幅在9.79—15.36米,绝对水位变幅达16.69米。随水量变化,鄱阳湖水位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蓄洪水的功能。由于水位变幅大,所以湖泊面积变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辽阔;枯期水位下降,洲滩,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观。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大陆之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生态功能,是中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自然保护区。湖区有候鸟自然保护区多处,其中吴城镇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如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鹤、白琵鹭等,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素有“白鹤王国”、“候鸟天堂”之称。

(二)资源及生产条件情况

湖区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仅鱼类就有122种,鱼类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等10余种,银鱼、青虾、珍珠、螃蟹都是鄱阳湖名特水产。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作用,环湖地区形成了土质肥沃的鄱阳湖平原,加上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都昌县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矿产资源有锡、铅、锌、金、银、铜、萤石、石灰石等金属及非金属矿产,我县的石材储量较大,湖区沙资源极为丰富。

(三)水库移民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水库移民的基本情况

我县有中型水库三座分别是大港水库、长垅水库和张岭水库,现有移民10823人(直补3195人,项目扶持7628人),分布于全县20个乡镇,68个行政村,128个村组。其中有18乡镇57个村组在湖体核心保护区,有20乡镇64个村组在滨湖控制开发带。其中纯移民村组11个,分别是:大港镇大田村农中组160人,大港镇繁荣村岗上组239人,大港镇漂水村曹佰肆组302人,大港镇大港村顶落组70人,大港镇高塘村黄家塘组142人,大港镇高塘村月星组104人,大港镇高塘村老义冲组68人,狮山乡长垅村1组232人,狮山乡长垅村2组229人,狮山乡长垅村16组192人,蔡岭镇东平村石岳组471人。

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湖区经济实力较弱。尤其是纯临湖的乡镇目前经济总量小,实力较弱,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开发程度偏低,都昌为省级贫困县,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湖区移民贫困程度高。沿湖移民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和渔业捕捞为主,同时受到洪涝和禁捕等因素影响,谋生手段单一,沿湖移民相对贫困。湖区移民尚未找到一条摆脱贫困的致富之路。

二、措施建议

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立足县情,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湖区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实现在保护中开发,以发展促保护。加快湖区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湖区经济的后发优势,以产业经济发展为先导,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把沿湖地区打造成新型产业集聚区,打造成都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加快湖区经济发展,要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把发展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以多上项目,上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一)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从我县24个乡镇看,沿湖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发展条件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移民安置区经济的发展。要把改善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放在一个突出位置来抓,先行启动。

1、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移民出行及生产生活条件。主要是解决库区移民长远发展问题,重点是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供电、通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使移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

2、高标准建设移民示范村。按照省办的精神整合其他涉农项目资金高标准建设5个移民示范村,做到“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家家改水改厕,民主管理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特色产业形成”。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立足鄱阳湖生态、资源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特色生态农业发展。

1、稳定发展传统农业。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科技水平,强化服务,巩固粮棉油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优势地位。加强粮食生产,进一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鄱阳湖商品粮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我县规模化养殖建设,提高生猪生产能力。

2、壮大特色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壮大早熟梨、蚕桑、茶叶、蔬菜、药材、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利用鄱阳湖水面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健康有序的捕捞业,做大做响“鄱湖水产”、“都昌银鱼”等品牌。进一步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特色养殖业,扩大土鸡、绿色生态鸭的养殖规模;进一步发展以生态林果种植为主的特色种殖业,扩大“都昌大白桃”、“蒲塘柑桔”的种殖规模。

3、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大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模式。在沿湖地区积极开发集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林业区,着力打好湖区山水、生态、文化牌,重点建设好果丰农业生态开发公司的生态农业园区。

(三)夯实移民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移民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我县应加大对移民经费的投入,探索建立移民事业发展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二是加强移民机构和队伍建设。增加资金支持,从财政和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环鄱阳湖地区移民队伍建设,乡镇按“每万人口配备1名移民干部”的标准配备移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