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城市道路对于城市发展有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道路交通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应人的出行需求,才能有效改善道路交通条件。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市道路 交通设计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施工建设是将设计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关系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一步。工程将设的质量才是人们最关心的,如果一个工程建设质量不过关,何谈道路的人性化。例如:对于人行道,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它是否平整密实,能否做到雨天不溅水、晴天不拌人,而不是人行道铺装的景观效果有多好。这并不是人们不喜欢美丽的色彩和图案,而是由于以往人行道的建设缺陷给人们留下了担心和恐惧,连基本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都不能满足,人们还能奢求什么。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道路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施工期间,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把质量关,做到不论工程规模大小,均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

一、“以人为本”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握道路的总体设计,同时优化细部处理方法,把人、车与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道路达到安全、舒适、便利、经济的要求。

1 道路的总体设计

道路总体设计应从道路的功能出发,选择合适的平、纵线形,合理布设道路断面。道路平、纵线形设计,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选择高标准的线形,从而使行车更为舒适。道路平、纵线形设计还应与道路沿线地形、地貌及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为原则进行设计。

2道路的横断面设计

我们需要通过分析,确定道路的交通组成,充分考虑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流量和流向以及道路的景观功能,从而将道路空间合理分配给各类交通流及绿化设施。道路横断面设计还应统一布置地面设施与地下设施,避免地面、地下设施相互冲突,给行人、车辆造成麻烦。例如我们常见到人行道的盲道上立着一根电线杆,或是地下管道的检查井与盲道位置重叠,使道路沿线盲道在检查井处多次转弯,造成盲人通行困难,无法达到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交通设计

1 机动化交通

(1)标志系统

标志系统作为传递交通信息的载体,应大力发展传递信息方式、手段,努力实现系统化,增加交通设施高科技含量,努力实现智能化,保证信息传递适时、快速、清晰、有效。此外,交通设施还要美观大方,与道路环境相互协调,努力营造优美、顺畅、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个健全、完善、人性化的指路系统,需根据道路通行条件、道路设计速度、路网结构及交通参与者的基本感知和判断能力等,来确定指路标志的设置类型、级别与内容。

a环路、国道、高速路口出口需设置大型预告标志,标明前方可以到达的道路或者吸引交通流量大的地点以及距离。

b主干道相交路口进口道应设置大型指向标志,标明前方2条平行道路的名称和通过前方道路可到达的重要地点名称,此外还应标明相交道路的门牌号大小方向,可以使驾驶员在寻找某个特定的门牌号码时,明确转向、减少绕行。

c次干道或支路相交路口则用路名牌来标识,同样需注意重要吸引点以及门牌号的标识。

d对于路网结构比较复杂,有禁行、限行等特殊交通组织的路口,还需设置相应的绕行或禁行指示标志。

e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可设立可变信息标志,实时提供道路状况,如道路拥挤或有事故发生,市政与交通管理部门可及时告知驾驶员,提醒其提前绕行并避开拥挤路段,实现交通组织的动态管理。这样设置的多级指路系统就能够较为完善地满通参与者的信息需求,指路标志可有效地引导交通参与者顺利到达目的地,减少道路上无谓绕行的机动车流量,缓解城市交通。

(2)标线系统

标线系统包括地面标识、渠化标识等,作为规范交通行为的手段,要实现交通管理的目的,应当符合车辆、行人的交通特性,符合人的心理特点,从总体上使人感到舒适,乐于接受,从而真正发挥规范交通行为的作用。

a地面标识:用地面上显著标识来配合禁令标志,增加信息量,这对驾驶员的警示作用更加明显。可在地面上用符号来明确道路通行权以及交通组织情况。此外,还可在路面设置立体标识,利用视觉错觉,使驾驶员产生障碍感,自觉将车速减慢。

b渠化设计:在进行渠化设计时需考虑汽车行驶特性,在规范行车轨迹的同时,也需符合汽车的行驶路径。良好的渠化设计不仅能规范不同交通流的有序运行,也能减少事故发生,提高通行效率。

(3)信号系统

对于不同流量、不同等级的相交路口,应采用不同形式的信号系统。比如,主干道相交或比较大型的路口,应采取远近灯结合的信号系统,这样,位于排队较后的车辆,不会因为前面停靠的大型车辆的遮挡而影响视线,防止其在变灯时冲入交叉口而产生安全隐患。而对于次要交叉口或生活性道路,则可单独设置远灯。此外,也可以将交通标志结合信号灯杆进行合杆设计,增加重要信息的接收,为比较容易忽略或视认性不好的标志信息提供重复出现的机会。比如,除了常规的指路标志外,在交叉口信号灯的悬臂上设置交叉道路的路名和门牌号,以便于驾驶员在忽略了首次出现的指路标志后,在红灯期间可以再次获得路名信息;还可以将禁行等交通指示标志、行人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杆等进行合杆设计。

2 慢行交通

(1) 一体化交通

传统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交通设计时以车辆通行顺畅为出发点,导致了单调的道路断面,剥夺了行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城市道路上弥漫着尾气、噪声和快速行驶的车辆,以步行和自行车为出行方式的慢行交通被剥夺了使用道路的权利。人性化的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慢行交通需求,将慢行交通流与快速交通流隔离开,不仅避免了机动车流与非机动车流的互相干扰,也保障了慢行交通的通行权。

(2) 过街系统

过街系统可分为路段过街和交叉口过街。

a路段过街设施应结合单位进出口、重要吸引点以及公交停靠站来选择位置,对于路幅较宽、车流量较多、行人无法一次穿越的道路应设置中央安全岛,保证行人二次过街等待时的安全。

b交叉口过街也应进行慢行一体化设计,即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用同一信号,若左转则需经过二次信号灯才能进行。该措施有效减少了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冲突点,使快慢交通流在交叉口内部可以有效分隔,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也提高了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

(3)街具设施

要合理设置绿化景观小品,为行人提供娱乐与休憩的环境。利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树穴间隙,可按一定距离设置电话亭、垃圾箱、行人座椅等,既提高了城市景观,又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3 无障碍设施

除了考虑一般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需求之外,对特殊交通参与者的出行需求尤其值得关注。首先应在道路上设置盲道,并保证盲道的连续性,盲道上不能有障碍物,任何车辆不能随意占用盲道。还应在路面高程有变化的地方设计缓坡,为盲人以及其他残障人士提供方便。遇到交叉口时,可为盲人设置盲人过街语音提示器,以引导盲人安全顺畅地过马路。

结束语

城市交通归根到底是为人服务的,实现人性化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既是构建“和谐城市”的现实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之一。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要求城市交通足够方便、足够快速、足够安全。单纯从使用功能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而应以人为本,多考虑人的舒适度、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立顺,申素艳.实现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探讨[J]. 装备制造. 2009(08)

[2] 张林.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城市道路交通设计[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07)

[3] 武彤艳,乔春,曹红臣.论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J]. 山西建筑. 2009(09)

[4] 李志鹏.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