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经热与删经潮的教育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经热与删经潮的教育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很坏的影响。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011年以来,经典“删与不删”活动愈演愈烈,湖北省教育厅更是开出了在中小学教材中删除“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的硬性规定。教育厅这一“刑上经典”的壮举可谓用心良苦,爱生之切“令人动容”。然而对经典的删节问题却暴露了我国教育教学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以及对传统文化“叶公好龙”的心态。

一、关于读经删经的质疑

有学者认为,传统经典中隐含的奴性文化还有许多错误和不科学之处,儿童在不能充分理解和分辨的情况之下照单全收,后果十分令人担忧[1]。一是熟读经书可能只造就“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的有着“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而不是“新人”;二是读经不一定能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根基;三是读经不一定能培养道德,经书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封建糟粕或过时的“老古董”。

山东省教育厅的禁令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所作出的决定,认为学校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孩子的心灵。比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学生。湖北省武昌九龙井小学对《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重新进行了编排,“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最佳出路……

二、读经的文化教育功能

经典是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诚如北大哲学教授汤一介所言,“任何一个有很长历史的民族,其文化都有自己的根基,让儿童从小了解自己的文化根基很重要,他们就会在身后的文化资源里吸收力量”。故读经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第一,读经可以涵养青少年儿童的德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读经对涵养少年儿童的善心、仁爱之心,培养孝亲敬长、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养成举止文雅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成长等,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经典中大量的德育内容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儿童在“读经”过程中既能识字学知识,又能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实践行为规范,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2]。通过读经典,接受古圣先贤的教化,能自觉趋善避恶,起到蒙以养正的作用。

第二,读经可以重塑民族精神,了解继承中华文化根基。“经”是我国学术思想的精华,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中如提倡和平、人道主义和主张自强不息等理念,对现在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儿童读经可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和重塑民族精神。

第三,读经可以开发儿童智力,提高识字阅读能力[3]。儿童长期诵读经典,可以感受祖国悠久的文化,积累文学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奠定儿童文言及白话文的写作基础,同时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发展。

三、对读经和删经的思考

1.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文化传承和教育

中国自古讲究文以载道,圣贤们也曾想通过删书来达致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完美。如史传孔子曾将《诗经》删减为三百首,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更甚至,如秦王朝的焚书坑儒,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等删书焚书行为,虽有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和国家的稳定,但对文化传承发展的阻碍和损害却是无法估量的。

而在经典删节的禁令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的问题,一面是教育者对传统经典的大力推崇,一面却是带着防备之心对经典进行删节重塑。此做法可谓叶公好龙之心态,也是教育万能论的妄想在作怪。有选择性地阅读指导固然可取,但过分地强调“净化教材”,甚至不惜推倒重来,无疑是矫枉过正。不能否认,由于时空和理解差异等局限,传统经典文化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与现时价值观相悖之处,但作为教育者不是以积极引导和深层解读的态度加以传承,而是妄图通过删节而“一劳永逸”,无疑是走到了教化理念的背面。回到教育的本义,为孩子们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经典场景或许才是为人师者根本的职业基点。诚如学者张鸣所言:“这样的删节,才是一种对孩子更大的戕害:从小就让他们体会到一种精神的强制。”

《三字经》、《弟子规》和《劝学诗》等经典文本之所以经久不衰,被人们广为传诵,并不仅仅是某种权力意志强行钦定的结果,而是经历过无数代人和历史筛选出来的,这实际已说明了这些经典本身就是精华。当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举凡世界上的经典名作都或多或少地存有瑕疵,但瑕不掩瑜,不能仅因那一点点的瑕疵而将“白璧”打碎。精华和瑕疵集于一体,这才是真实的世界。更何况,有些现时看来所谓的“瑕疵”、“糟粕”是由于历史的距离而凸显出来的。对于经典中个别“过时”的语句,我们应当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以陈寅恪先生提倡的历史唯物精神给予“了解之同情”,理解典籍产生的历史背景,如此方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的历史与文化。凭借“现实之需”对经典进行删节,很可能会破坏文本与文化的完整性,把经典肢解得面目全非,同时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误解和偏差。随便删节,自己编一套正经东西出来,无疑是把现代人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古人,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经典文化教育不能断章取义,营造世外桃源,应是积极引导孩子形成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正如人需多吃五谷杂粮,营养才会均衡,身体才会健壮一样,人在精神食粮的摄取上也应是丰富多元的,不可因噎废食。如西哲罗素所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阅读的完整性和丰富多元即是一种幸福,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真实多元的阅读世界,与其肢解经典文本,还不如给学生多一点选择的空间。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删或不删、读与不读的争论中,虽然论者都把儿童作为自己立论的理论基础之一,但实际上都忽视了作为读者的儿童的权利,剥夺了取舍过程中儿童、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学生有选择阅读原著的权利,一千个读者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部门不应当无视学生的这种权利,但此次对经典的删节活动中却甚少出现学生的声音,是教育者“越俎代庖”替孩子做的决定。这无疑暴露了我国教育灌输教育、包办教育和学生常处于主体不在场状态的弊病。而所谓的“精华”与“糟粕”的划分观点常常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界定的,有时动辄把一些传统定义为“槽粕”。卢梭在《爱弥儿》的序中指出:“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4]。

从删节《三字经》中暴露了育人者的自以为是、过于迷信自己的权威,认为只有教科书和老师的认识和观点才是正确的,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而对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和眼光缺乏一定的信任和培养,所以把中国的教育办成了包办教育和功利教育,然而,教育部门或教师代替学生判断和思考的教育注定要失败的。有论者认为,在少年儿童尚未具备一定的分析鉴别能力的情况下,让其“直面经典”而“不求甚解”,但求背熟,似乎难以“终身受益”[5]。这种思维极易造成了一个恶果,那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们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在将自认为正确的观念灌输给学生的同时,也将自认为不正确的思想加以删除、回避和遮掩,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话语权的垄断,剥夺孩子独立思考权利,这必然也抑制了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

在互联网普及推广的信息时代,在脑力劳动主导的知识时代,人类的学习方式将从被动的知识灌输转向自由的独立思考,转向新思想的生产和创造。与之相应,整个教育理念也应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启迪,正如强调的“既要六经注我,我也要反注六经”,为的是锻炼并开启独立思考能力,以培养创造性思维。

3.以探讨的方式读经

客观地说,对“三字经”的删节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审慎对待传统经典的态度,这种理性态度是值得提倡的。毕竟时代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完全按照古代教育思想来教育和规范当今的学生,泥古不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于古代经典著作要么完全接受,要么全盘否定,像这样有的放矢地选择诵读经典,体现了辩证看待经典的态度和敢于承认《三字经》等经典糟粕与精华并存的勇气,这是一种进步。对于任何一本书籍,不管作者多么优秀,用词多么讲究,它必然带有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烙印,比如“三纲”、“愚孝”、“君臣义”等封建伦理、纲常的思想。

但人为地把一个整体的经典删节切割,营造世外桃源,净化教材,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更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须知“去其糟粕”同样是一个消化吸收理解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对于经典中某些“过时”的内容,便是师生互相探讨的平台,提升学生思考、批判能力的良机。例如“亲有疾、药先尝”可以成为一个普及医学常识的机会,也是探讨何谓“孝顺”、怎样孝顺回报父母的机会。再如“昔孟母,择邻处”中人的发展受环境影响是我们应肯定的,但可在探讨中发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是必不可少……在“糟粕”与“精华”之间还存在大量中性的东西,所以在实施教育中,只有加强师生间、父母子女间主体的交流探讨,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和鉴别的能力,更好地理解经典、传承文化。如果总是对学生进行非对即错的两极对立思维误导,则会扼杀了学生全面客观判断事物的能力。

4.避免功利性与盲目性

此次经典热、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热与以前的热潮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是自下而上的,由民间社会力量和知识分子直接推动的,不仅与中国近年来经济崛起和国力增强有关,也与转型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精神迷失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有关,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相互竞争中寻求自我的结果和中国文化的重新复苏及文化自觉。但是,目前不少大批量出版发行的儒家经典以及蒙学教材,很少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批判和对读者进行引导,这样易使青少年良莠不分,误导学生和社会。在轰轰烈烈的中小学生读经热中,盲目跟风和利益驱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隐藏在读经热中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常常把经典国学、蒙学都变成了一种商品进行兜售,由此出现的读经热和删经潮也就陷入了功利主导的泥淖和社会陷阱之中,不但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教化要义,对学生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也是十分不利的。

应当承认,一方面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消极的、与时展不相适应的因素,也有十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于经典,我们首要的立场就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对其中某些“糟粕”给予“了解之同情”。“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不拔高、不迷信,批判地继承和借鉴经典读物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以探讨分析的形式进行阅读学习,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复古倒退的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4,(5).

[2] 金林祥,张正江.论少年儿童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 刘伟.浅论读经对青少年儿童的益处.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4] 卢梭.爱弥尔.李平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 屈戎.校园读经献疑.党史文汇,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