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韩国对华投资:现状、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韩国对华投资:现状、趋势及中国的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韩国对华投资迅速增长,中国业已成为韩国海外第一大投资国。韩资对华产业实际收入中,制造业占据了85%的份额。对华投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占对华投资总额的90%以上。今后韩国对华投资发展趋势是:大企业集团将增多,投资规模增大;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成为增长点;投资向东南部转移,并向中西部扩展。

关键词:韩国;中国;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58-03

一、韩国对华投资的现状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国逐渐成为韩国海外直接投资最具潜力的对象国。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韩国对华投资有所下降,但自2000年开始,韩国对华投资又呈恢复态势。以下,本文选择投资规模、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等三项指标,分别对2000年以来韩国对华投资的现状进行考察。

(一)韩国对华投资规模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韩国在华累计投资企业38898家,实际投入金额313.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总量的7.03%和5.03%。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总量计,韩国对华投资居第4位。

通过表1也可以看到,在2000-2005年,韩国对华投资项目数和使用资金额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例如,2000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2565项,实际使用资金14.9亿美元;2002年对华直接投资4008项,实际使用资金27.2亿美元;2004年对华直接投资5625项,实际使用资金达到了62.5亿美元。另外,根据商务部外资司的最新数据,2006年1-12月,韩国对华直接投资4262项,实际使用资金38.9亿美元,相对幅度有一定的下降。

(二)韩国对华投资行业

截至2005年,韩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子电器制造组装、纺织品和服装、租赁和商服、餐饮以及零售等行业,其中占主导优势的是制造业。目前,在韩资对华产业实际投入中,制造业占据了85%的份额。这秉承了韩国从一开始就以制造业为主进行对华投资的传统。其原因主要在于韩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较多,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国内的激烈竞争,同时也为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来华投资设厂,并将产品向第三国出口。除制造业外,对服务行业的投资也成为韩国近年对华投资的一个增长点。根据2005年实际使用韩资统计,在服务贸易领域位居前四名的行业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亿美元),房地产业(0.6亿美元),零售餐饮业(0.6亿美元)和建筑业(0.5亿美元)。

(三)韩国对华投资区域

目前,韩国对华投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对东部地区的投资占了韩国对华投资总额的90%以上。这些地区,既包括韩国初期投资的主要对象――东三省、山东、天津等地,也包括近两年成为韩国对华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例如上海、江苏、浙江及广东等地。根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的统计,2006年,江苏、山东、天津、北京和辽宁分别为韩国前五大投资省市,投资额分别为10.7亿美元、8.1亿美元、2.8亿美元、2.7亿美元和1.8亿美元。除了东部地区,韩资也开始逐渐关注中国中西部地区。2005年,中部地区共新设立韩资企业245家,合同金额2.76亿美元,实际投资额1.47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全国同类指标的4.01%、1.40%和2.84%。西部地区新设立韩资企业65家,合同金额0.91亿美元,实际投资额0.21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全国同类指标的1.06%、0.46%和0.41%。

二、韩国对华投资的发展趋势

基于目前韩国对华投资的现状与特点,今后韩国在对华的投资规模、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上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投资规模趋势――大企业集团将增多,投资规模增大

从2000-2006年韩国对华投资规模变化看,2004年之前韩国对华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并在2004年达到一个高峰。而在接下来的两年中,韩国对华投资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那么,今后韩国对华投资规模会不会进一步下降呢?本文认为,随着韩国大企业的逐步参与以及对华投资项目规模的增大,今后韩国对华投资规模总的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韩国实际参与对华投资的多是中小企业。大企业还不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所限,投资项目虽多但规模较小,而韩国大企业集团对华投资项目一般规模都在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以上(例如大宇集团,其项目投资平均规模在3000万美元左右)。可以说,韩国大企业对华投资的趋向对于韩国对华投资的规模影响很大。

对韩国大企业集团而言,日渐吸引其来华投资的主要因素,已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中国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近几年,国内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以及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方面发展很快,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韩国大企业集团看好中国的市场潜力,开始对华进行大规模投资。目前,诸如三星、大宇等大企业集团已相继进入中国,并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研发机构。在韩国排名第4的SK集团也已在中国23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分公司,投资范围涵盖了能源、通讯、交通、海运等众多领域,2006年其对华销售额达到2.3万亿韩元。根据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有更多的韩国大型企业进驻中国,并带来更多的资本密集型项目,这很可能导致韩国对华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二)投资行业趋势――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成为增长点

迄今为止,在韩国所有对华投资的行业中,制造业仍然占绝对优势。估计这一趋势在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下去。其原因在于:在目前中国依然能够提供较多廉价劳动力的背景下,对华投资可以节约韩资企业部分生产成本,使之获得价格上的竞争力。另外,当前参与对华投资的主要还是韩国中小企业,虽然韩国大型企业近几年对华投资开始增长,但是中小企业仍然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制造业投资的主导地位。

当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韩资对制造业的投资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在对制造业的投资中,化工、采矿及机械设备等领域的投资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韩国企业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资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相关产业开放度的提高,韩国对诸如家电、通讯设备及汽车等行业加大了投资力度。在未来几年中,随着竞争加剧以及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韩国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资会进一步加大。

除制造业外,服务业在近两年也成为韩国对华投资的一个趋向和增长点。与制造业相比,加入WTO后,中国服务业对

外开放度大大提高,韩资对服务业的投资也取得许多新的进展。现在,在保险、旅游、餐饮等行业都有韩资的进入,特别是韩国的一些大企业集团,对中国服务业的投资也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以三星为例,其对金融业的投资已占到对华投资的3%左右。今后,中国的服务业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2008年的奥运会将成为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同时也会成为韩国企业对中国服务业投资的大好时机。

(三)投资区位趋势――向东南部转移,并向中西部扩展

在对华投资的早期,韩资主要投向在地理上与其相近的东北、山东及天津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大约占韩国对华投资的70%以上。1997年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韩国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了解,其对华投资区域出现新的变化:韩资开始从东北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特别是重点转向投资环境更好的长三角等地。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韩国对江苏投资达6.5亿美元,远超过排名第二的山东(3.6亿美元)。同期,韩国对江苏的投资额占其对华投资总额的41.4%,如果包括上海,这一比例则高达48.4%。另外,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对韩国企业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截至2005年底,韩国在广东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2项,投资总额共计8.9亿美元。今后,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韩国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还将进一步增长,这些区域也将会成为其对华投资的主导区域。

除了向东南部地区快速转移外,韩资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也在逐步扩展。受近几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把投资目光转向中国中西部地区,并瞄准了那里的自然资源、人力成本和科研人才优势。目前,韩国对该地区的实际投资已占对华总投资的7.3%,除以外,都有韩国的投资,中部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和安徽,西部主要集中在四川。种种迹象表明,韩国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积极性正在逐渐加大,目前虽然还无法判断韩国对中西部投资的增长幅度,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韩国对华投资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

三、提高利用韩资质量的对策分析

针对韩国对华投资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为更好的利用韩资,本文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总体性及区域性对策,以进一步强化利用韩资的质量。

(一)总体性对策

从总体上说,今后韩国对华投资仍然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态势。不过针对目前韩国对华投资仍以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现实,中国要做的首先是制定相关的产业激励政策,吸引和推动韩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转向将会有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降低反倾销的发生;其次,中国在坚持国民待遇的前提下,可结合实际情况适量延续吸引外资大项目的某些优惠(只要不会对国内同类产业构成实质性公平竞争伤害)。这种政策延续与衔接将有利于吸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韩国大企业集团,吸引其对华投入更多的资金密集型项目。另外,中国还应在引进韩国投资的同时,利用相关技术外溢的机会,积极吸收韩国的高新技术,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促进引进消化再创新,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研发能力,以推动本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二)区域性对策

具体到中国各个区域,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提高利用韩资的质量:

1、中国东部: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例的建议

对长三角来说,应以助推本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为目标,进一步引进韩国投资。具体而言,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在不断提升硬件环境的同时,加强市场软环境建设,规范外商投资法律政策,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增强产业“筑巢引凤”的能力。其次还可通过有选择地抬高外资进入长三角的技术与环保壁垒来提升引进韩资项目的技术水平,增加技术外溢的价值,从而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还可通过加强与韩国著名公司的合作来利用其品牌效应,培育长三角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对珠三角来说,目前投资珠三角的韩国企业主要是电子消费类及零部件生产商。韩国企业投资珠三角,一方面是因该区域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成熟,另一方面是因毗邻香港,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对吸引韩国企业在珠三角投资具有重要影响。对此,珠三角应一方面充分利用好香港的优势和招牌“借鸡生蛋”,吸引更多的韩国企业到珠三角投资,另一方面,更要进一步夯实内功,规范政府法规和税费治理,整顿治安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吸引高科技企业和跨国集团总部的进入。从而影响和带动韩国投资的增长。

2、中国中西部:以东北和西部地区为例的建议

对东北来说,作为与韩国最临近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好人文地理优势。由于东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海、陆、空等相对发达的交通条件,只要在体制和政策机制上能进行更灵活的调整,相信不论是第一、二、三产业。都将会对韩国企业产生非常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黑龙江、吉林等省,应进一步加强与韩国的农业经济合作。因为东北的三江平原、松辽平原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这将有利于双方进行互补性投资合作。今后,随着国家东北振兴工程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将会给东北三省吸引韩资带来新的契机。而东北地区所要做的,就是要减少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和审批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着眼于利用已有的资源,围绕地区发展所亟须的项目有选择地吸引韩国企业的投资。

对西部来说,吸引韩资应立足于西部地区的既有优势,以引导韩国企业的投资方向。例如,结合西部大开发,可以凭借油田、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优势,吸引韩国企业投资于资源开发项目;凭借西部主要城市所具有的较充足的科技人才优势。吸引韩国企业投资于相关高科技项目;凭借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吸引韩国企业投资于旅游服务项目;凭借中国在西部开发中对环保的重视以及相关产业政策,吸引韩国企业投资于环境项目。另外,西部大开发吸引韩资应把重心放在核心城市上。核心城市投资环境一般相对优越,并且有较好的科研基础,有条件吸引韩资设立研发机构,从而更容易转化为西部地区的技术能力。